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城南校區(qū) 徐海云
樂讀,讓語文課堂靈動起來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城南校區(qū) 徐海云
美國作家莫提默·J·艾德勒的《如何閱讀一本書》一書中提到“讀書的主要目的是增進理解能力”,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在課文后面的教學要求里,總能看到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背誦課文”這些學習要求,基于這樣的要求,教師就必須引導學生在文章中走一走,讓閱讀“動”起來,從而更加透徹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那么具體該如何做呢?
《說來聽聽 兒童、閱讀與討論》一書中提到“豐富的閱讀環(huán)境與讀者能否言之有物,有共生關系”,所以我們需要給孩子一個精心設計、陳列大量讀物的環(huán)境,需要特別重視對教室作為一個讀寫環(huán)境的規(guī)劃。那么,如何布置一個全語言面貌的教室呢?①一個充滿文字的讀寫環(huán)境,教室內(nèi)充滿了書籍、雜志、報紙、字典、符號、標識、海報和其他所使用的環(huán)境文字。②學習區(qū)和學習資源,全語言教室允許學生自己管理教室。③全語言的學習材料。對全語言課程來說,最適當?shù)膶W習材料莫過于學生需要、想要讀和寫的東西,例如休閑類書籍就是相當必要的,其他可用的學習材料還包括不同廣度、難易度和趣味性的故事與非故事類書籍,如傳記、知識性書籍,以及各式各樣的閱讀材料,包括特別在學校內(nèi)使用的資源,如字典、百科全書,和在一般生活中使用的資源,如電話薄、電視節(jié)目指南、報刊雜志。兒童在這樣“書式教室”的環(huán)境下學習,比較容易進入“狀態(tài)”,更能讓讀書成為習慣。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講的就是“讀”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這也是“靈動”閱讀的核心。不同的課文或是同一篇課文的不同段落,它的學習要求是不同的,所以閱讀方式也是不一樣的。例如課文《看菊花》中描寫菊花一句“黃的,白的,淡綠的,紫紅的,一朵朵,一叢叢,一片片……”學生前半句在快語速中理解菊花的顏色多,后半句語速越來越慢,聲音越變越高的韻律中感受到菊花的多。又如課文《最大的麥穗》中第7自然段是教學難點,學生需要思考“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含義。這里,學生需要在閱讀中思考、明理,所以反復默讀重點段落,結合生活中的事例思考,可以領悟字里行間蘊藏的深刻道理。
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我們應該放手讓學生動動筆,運用批注式閱讀方式進行實踐,提高學生的主題參與度。批注,指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疑以批語和注解的形式,及時寫在書頁的空白處,以幫助理解,深入思考的一種讀書方法。
在閱讀時,可做如下幾類批注:一是在重點段落處寫上評價感想。提倡學生在閱讀時寫下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以及或褒或貶的評價,這樣發(fā)揮了學生主體地位,也充分尊重了他們的閱讀體驗。二是在閱讀中遇到的障礙處進行質(zhì)疑式批注,學生邊讀邊思考,記錄下零碎的想法,然后通過交流,使自己的理解更系統(tǒng)完整,從而解決疑點。三是點評式批注,閱讀時對作品人物的評價,對作品語言文字(修辭、用詞、句式等)的點評,指出人物性格,寫下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也是加深對閱讀的理解。
批注式閱讀讓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積累,直接與文本對話,學生能夠形成自主閱讀的學習習慣,從而提升閱讀的能力,提高閱讀的質(zhì)量。
低年級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要從詞語入手,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形象思維占據(jù)優(yōu)勢,閱讀中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可以通過“演”。例如二年級下冊《晚上的“太陽”》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愛迪生的手心攥出了汗水。”這句話中的“攥”字,我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做任何暗示,而是讓一名學生上來讀文章,另一名學生表演愛迪生看到媽媽痛苦呻吟時的焦急情形,其余學生觀察他的表現(xiàn)。讀完后,學生就能體會愛迪生因為焦急而緊握拳頭的心情,也能體會“攥”比“握”的力度更大。
在師生共讀《親愛的漢修先生》時,我們遇到了“倒車”“倒下”兩個詞語,于是我們用文具盒當成汽車向后行駛演出了“倒dào,向后,往后退”的意思,用一個小布娃娃由站立到倒下演出了“倒dǎo豎立的東西躺下來”的意思,這樣通過直觀演示的方式深刻理解了“倒”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思,學生對詞語的理解也由模糊變清楚。
表演“課本劇”是學生樂于參與的一種形式,也是最容易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一種手段。在閱讀《小巴掌童話》時,學生們時而變成善良的小鼴鼠,時而變成會噴火又會噴水的好心龍,時而變成會飛的降落傘,學生們在表演前根據(jù)文本中的描寫選擇服裝、道具,他們還會認真地揣摩人物的動作、神情,通過語言來表達人物的心情,這讓他們感受到表演的快樂完全來自于潛心閱讀。
蘇霍姆林斯基說:“閱讀就是獨立地在知識的海洋里航行。我們的任務就是讓每一個學生嘗到這種航行的幸福,感到自己是一個敢于獨自闖進人類智慧的無際海洋的勇士。”作為老師,如果我們能幫助兒童打造“書式”閱讀環(huán)境,教會兒童做到趣讀、樂寫、善寫,那么你的語文學習生活一定會靈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