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
魅力E時代,我們在一起
——生態體驗課教學設計
王 璐
生態體驗;心理課堂;網絡溝通
設計理念:
小學六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網絡體驗,會使用一些網絡交流平臺。課前筆者設置一張調查問卷,了解六年級學生在網絡中一般做些什么,會使用哪些網絡交流平臺,以及在網絡交流中的一些困惑。問卷調查發現:由于六年級學生還是未成年人,他們對如何用網絡為自己的人際交往搭建一個交流平臺、如何處理網絡交往中的信息存在疑惑。網絡確實給人際交往搭建了一個嶄新的交流平臺,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人與人的交流更自在、更方便。但是,網絡的不正確運用,也給未成年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與傷害。本堂課中,筆者試圖讓學生體驗到網絡給人帶來的方便與快樂,引導學生正確運用網絡,傳遞正能量,理解他人,改善與他人的人際關系。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生態體驗活動中體驗到網絡給人帶來的方便與快樂。
2.引導學生正確運用網絡,避免不良信息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或傷害。
教學方法:課前調查,真實模擬生態體驗,iPad多屏互動。
教學對象:小學六年級學生
教學設計:
師:我們先來做個“你看我猜”的游戲,組內一位同學可以模仿、可以描述但不能說出老師出示的詞,組內其他同學猜,最先猜出的小組可以獲得“心有靈犀”組的稱號。
設計意圖:游戲是學生喜歡的體驗形式,在游戲中學生身心放松,參與的積極性高,并且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展示自己。在本節課開始設計一個考驗團隊合作的課前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生態體驗課區別于平時中規中矩的課堂,可以很放松。
師:王老師這次給大家帶了個禮物,同學們想知道嗎?
生:想!
師:王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歌曲《第一課》,大家掌聲鼓勵一下!(播放歌曲)
師:同學們喜歡這首歌嗎?喜歡王老師嗎?
生:喜歡!很喜歡!
師:歌詞中唱到一句“與伙伴在一起,擁抱美好”,你的伙伴是誰?你們平時在一起做些什么呢?
生1:我的伙伴是我的同桌,我們從小學一年級就坐在一起了,我們放假了也在一起玩。
生2:我的伙伴是他(指向伙伴),我們一起看書,一起旅游,他幫助我,我幫助他。
師:我們和伙伴在一起做了這么多有趣的事,相處很快樂,交往真融洽啊!可是,有時候我們之間也會產生一些小誤會。
生:是的。(點頭)
設計意圖:只讓學生感受到放松是不夠的,還要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以歌曲《第一課》開始今天的話題,用活躍的課堂互動,帶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體驗,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師:大家都知道我是我們學校“陽光小吧”的陽光姐姐,最近我們班有位同學在我的電子信箱投來了這么一封信。
(出示信的內容,隱藏真實姓名。來信的同學苦惱于不知該如何向同桌道歉。)
師:你們能幫這位同學想想辦法嗎?
生1:打電話道歉。
生2:寫信,當面可能會不好意思。
生3:我會當面說,但不會馬上,可能過段時間,不然多不好意思啊!
(教師出示QQ上當事人之間的交流。)
師:你們覺得用QQ交流解決矛盾怎么樣?
生1:用QQ好,因為不用見面,不會不好意思了。
生2:這樣不怕打電話不接,反正早晚會看到。
師:是啊,正像大家說的,網絡能給我們搭建一個嶄新的交流平臺,讓我們的交流更自在、更方便。
設計意圖:以一封來信創設情境,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說出自己的體驗。多姿多彩、逼真生動、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情境,不但是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平臺,也是獲得豐富情感體驗的平臺。
師:你們知道有哪些網絡交流平臺嗎?
生:QQ、微信、微博、郵箱……
師: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全民微世界”時代了,這是王老師的微信號,歡迎大家加我為好友,王老師建了個群,也歡迎大家加入。
師:真誠是溝通的前提,以后我們加入其他群時最好先告知對方自己是誰,在虛擬世界中真誠也同樣重要。
師:在微信上,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生1:能發送祝福、贈送禮物,能把我的快樂傳遞給大家。
生2:能分享圖片、照片。
師:你分享了什么內容的圖片?
生3:游玩的照片。別看是一張小照片,它可是我快樂的定格呢!
生4:還能分享我的喜怒哀樂。
師:王老師也很喜歡在微信上分享視頻。我是包龍標叔叔的好友,我分享了一個有關他的視頻,看了這個視頻,你想說些什么?(觀看視頻)
生5:包叔叔真是好樣的,是我們港下人的驕傲。
生6:包叔叔真是活雷鋒,我也要向他學習,去幫助別人。
師: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當我們看到像包叔叔的事跡這樣美的事情時,可不要吝嗇我們的贊美,讓我們一起為他們點贊。
設計意圖:互動分享體驗環節,激起了學生們的情感共鳴,觸發了學生對自身生活的感悟和表達,師生互動順暢自然。
師:拍個組員合照,分享進我們的群,看看哪個小組的笑臉最燦爛!
(學生們紛紛拍組內合照、隊員組照,分享燦爛笑臉。)
師:同學們拍的照片都很可愛,在熟悉的人之間分享能給大家帶來歡樂。不過,王老師建議不要把自己的照片隨便發給陌生人,避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師:一張張照片,一個個笑臉,在我們記憶中組成了一面溫馨的笑臉墻。哪張照片、哪個活動給你們留下了深刻的回憶?請和身邊的伙伴分享你的快樂。
(學生分享自己真實體驗。)
師:看著你們的笑臉,王老師也想轉發你們的笑容,分享給認識的每一個人。(現場微信轉發課堂中拍攝的笑容,做成微笑墻)
設計理念:體驗活動結束,學生在體驗中明白:要合理運用網絡,讓它成為學習生活的好幫手。
教學反思:
以學生的需要和關注熱點組織生態體驗活動,形成學生喜歡的體驗模式。這種體驗模式促進學生在放松心情的情況下重新認識自我、接受自我、展示自我,深層構建富有親近感、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魅力體驗模式。
G441
B
1005-6009(2017)48-0066-02
王璐,江蘇省無錫市港下實驗小學(江蘇無錫,214000)教師,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