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發
職教教師的『最美』
李新發
近日,江蘇省開展“感動江蘇教育人物——2017最美職教教師”評選活動,營造全社會尊重技能、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品讀每位老師的先進事跡,深深感動之余,更加體會到職教教師對學生的大愛、對職教事業的使命感、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感。他們的大愛,讓一批批中高職學生成才成人;他們的使命感,讓中高等職業教育蓬勃發展;他們的責任感,為國家培養了數以億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職教教師肩負社會穩定的托底功能。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一直以來被社會認為學習習慣不好、學習行為不良,是小學和初中教育的“失敗者”,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這些中職生通過三年的學習,在工廠、車間、田間地頭發揮著一技之長,逆襲成為可塑可用之才,成就了人生的精彩。學生能取得這樣的成功,正是由于教師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讓這些不同特點的學生找到了自己發展的方向;通過人格魅力的感染,點燃了學生求知練技能的熱情;通過循循善誘的引導,激發了學生對學習、對成功的自信,為社會的公平與和諧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職教教師肩負階層流動的推動作用。據統計,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中,90%左右為家庭的第一代大學生,50%左右家庭背景是“農民與農民工”,且兩項數據還呈現上升趨勢,高等職業教育成為農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徑。這些家庭第一代大學生,特別是作為“農民與農民工”孩子的大學生,通過三年的學習,成為職場精英、工程師、技術員,走著與父輩不一樣的人生道路,改變他們自己和家庭的命運。學生能取得這樣的成功,離不開教師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理想,不斷追求發展的新高地;離不開教師教育學生努力學習,用知識和技能來改變命運;離不開教師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自己活出精彩。
職教教師肩負國家復興的偉大使命。當前,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完成“兩個一百年”歷史任務,國家正在實施“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全面推進產業調整轉型升級,實現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挺進,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在這個過程中,迫切需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作為支撐。職業院校作為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主陣地,承擔著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需要職教教師用仁愛之心去感染和影響學生健康快樂成長;需要職教教師用扎實學識培養適應產業調整升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需要職教教師通過言傳身教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當前,職業教育正處于提質增效的關鍵機遇期,職教教師職業吸引力不足制約了職業教育的發展,希望各級黨委和政府勇于承擔發展職業教育主體責任,營造尊重技能和技能人才、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服務于廣大教師的最迫切需求,支持職教教師專業的可持續發展,讓職教教師在社會上有榮譽感。職教教師要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教師為標準,“四個引路人”為行為規范,爭做最美職教教師,成就技術技能人才的出彩人生。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職業教育教師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