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璐
淺析人文主義理念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馬 璐
高校英語教師順應當前黨和國家政府提出的“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在教學中有效融入人本主義理念,通過創造以人為本的教學環境,實行人文主義的教學模式,通過以人為本的教學評價等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完善自我、實現自我。
人本主義;大學生;英語教學
人本主義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在美國興起的心理學思潮,其代表人物羅杰斯和馬斯洛認為社會中的個體都有自我實現的需要,有趨于完善自我的需要,他們提倡轉變傳統教學中“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為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前提。進入新世紀,黨和國家政府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2010-2020)》中提出“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改革是當前國家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也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面對國家與時代提出的新要求,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有效融入人文主義理念,創新英語教學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高校英語教學中融入人文主義理念,其核心內容是激發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以人的發展為教育教學的重點,在充分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的基礎上,以維護人的根本利益、滿足人的個性化需求、滿足人的精神生活為目的,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一) 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
早在1994年,我國就在《中國21世紀議程白皮書》中明確指出:“21世紀中國的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搞好競爭與合作,做好人文性與科學性的統一,通過弘揚人的主體精神來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協調發展?!边M入新世紀,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社會帶來巨大轉變,以人為本的科技革新正在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變革的社會更加呼喚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高校英語教育中尊重學生的個性特色,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幫助其完成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時代賦予高校的必然要求,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
(二) 培養人才的必然選擇
“大學的使命在于育人而非制器?!碑斍案咝=逃芾砀母锏暮诵氖菆猿帧耙匀藶楸尽薄⒆鹬貙W生的個性差異,選擇多種教學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與高等教育的逐年普及,我國的大學教育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如何在教育中體現人文關懷,培養具有自身特色又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大學生成為各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重點。做好高校英語教學與人本主義理念的融合,創新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關注教師、學生的個體差異,理順高校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關系、高校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尊重教師教學的主體地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最終促進個體的全面發展。
(三) 英語教學的內在需求
在高校英語教學中融入人文主義理念,是英語教學活動的內在需求。隨著中國社會的日益開放,英語作為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是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大學生的重要途徑。高校英語教學中融入人本主義理念,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和永不放棄的精神。
(四) 高校教育管理創新的必然結果
進入二十一世紀,社會的飛速發展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千篇一律、整齊劃一、缺乏個性的高校畢業生已然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現代高校教育管理創新的人文關懷訴求是時代前行的方向,是二十一世紀我國各大高校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發展趨勢?,F代高校教育管理創新改革之所以強調人本主義理念,是因為“大學的使命不在于制器而在于育人”,大學的校園不是培養一個個如同模具鑄造版整齊劃一的產品,也不是培養只會服從命令毫無創新精神的人。大學教育的真諦在于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因此轉變“千人一面”的高校教育教學模式,在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體現人文關懷,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可供選擇的空間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高校教育教學活動有效融入人文主義理念,是當前高校教育管理創新的必然結果。
在高校英語教學中運用人文主義理念,要求教師創造以人為本的教學環境,實行人本主義的教學模式,進行以人為本的教學評價,全面激發學生的主體自覺性。
(一) 創造以人為本的教學環境
運用人文主義理念進行英語教學,首先要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這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知識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創設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這要求教師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學生主體需要的基礎上,有機結合英語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與創造性,通過有針對性地引導和交流,幫助學生認識世界、了解世界。
(二) 運用人文主義理念進行教學
高校英語教師要改革傳統教學方式,實施以人為本的英語教學改革,采用分層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任務教學法等方式,創新傳統英語教學課堂,切實做好高校英語課堂個性化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能力。通過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內涵,設置相應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學習、掌握英語語言技能體驗生活,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用充滿個性的理解去完成語言學習。教師還要注意變革傳統的考核形式,改變傳統以分數論高低的課程評價模式,將期末評價分為教師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兩個方面,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教師要充分運用人本主義理念,以學生為中心,既要考查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掌握程度,還要考查學生能運用英語感知世界、完成自我實現的能力。
高校英語教師在運用人文主義理念開展教學時,還需要注意正確理解人文主義理念的精髓,在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同時,也不能不加限制地任由學生個性無限膨脹,要處理好學生、教師、教學之間的關系,既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又要注意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在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學會運用英語探索未知的世界,在學習中實現自我。
[1]倪志梅.人文關懷視域下的現代高校教育管理[J].學術探索,2012,10:67-69.
[2]梁蘭.論人本主義教育理念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8,7.
馬璐,陜西省西安市,西京學院行健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