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麗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日語系列課程建設研究
——以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日語專業為例
吳麗麗
基礎日語系列課程(基礎日語Ⅰ-Ⅳ)是日語學習起步階段過渡到專業水平的重要途徑。課程的講授內容涵蓋了詞匯、語法、翻譯、閱讀等多方面的基礎日語語言能力相關知識。做好基礎日語系列課程的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日語專業辦學的鞏固發展、改革的必經之路,是培養優秀的日語人才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對日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思考和作為。
基礎日語;課程建設;應用型人才
基礎日語系列課程建設應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跟蹤日語教學改革發展趨勢,加強與兄弟院校及同行的交流,在教學內容、教材建設、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以研究為導向的課程教學等方面加強本課程的建設,加強師資培養,突出實踐教學、研究性學習和綜合性教學環境的特色,使本課程成為特色明顯、資源共享良好、具有一流教學水平的示范課程。
(1)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主講教師需要提高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并且盡可能地爭取師資方面的培訓或者教學實踐類型的培訓,使主講教師具備更高的任課條件和資格。(2)完備而豐富的課程內容和課程資源。包括教學大綱、教學日歷、課程總結、講稿教案、課件、習題集、試題集等教學文件。針對這些日常教學的課程文件,不僅是要達到完備完整的目標,還要做到與時俱進、有改革、有創新、有特色。(3)教材體系的建設。建設符合獨立學院的應用型、實踐型培養目標的教材體系,即主體教材+特色輔助教材,以及習題冊等。(4)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設。即由純理論課程變成“理論+實踐”的授課模式。因此,針對其中的實踐形式、實踐內容等方面都需要從零開始去思考、去改革。(5)研究型教學的建設。改變以往的教學和研究分別進行的形式,必須把教學和研究結合起來,形成教學基礎上的研究、服務于教學的研究。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素質培養、教書育人等方面努力做出適用于教學的具體研究。(6)自由、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打破以往的教師說、學生聽的純理論教學模式,增加更加新穎的、符合時代背景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手段和方法。(7)教學網絡平臺建設。在網絡教學、網絡課程、網絡學習的時代背景下,課程資源上網勢在必行,擬建設完備、豐富、涉及課內外多類知識的基礎日語網絡課程。
(一) 課程內容改革
在基礎日語系列課程的課程內容方面,進行改革性質的建設。以往的基礎日語課程教學內容主要是選用的教材中的知識體系,對教材外的知識涉及較少,導致課程內容不夠新穎、不能與時俱進。通過課程建設,擬在課程內容方面經過調研、討論、具體的實驗對比等方式形成具體的改革方案。
(二) 教材建設
教材方面的建設將主要放在輔助教材、習題集方面的選用上。計劃把適合獨立學院的應用型、實踐型的輔助教材和習題集引入到基礎日語課堂中來,對比以往的教學成績來檢驗學習效果,形成調研報告。
(三) 課程資源建設
關于課程資源方面,在以往十余年的教學歷程中,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資源,但其中變通較少、材料過于陳舊。通過建設,力求在各個細節方面更新和改革。
教學大綱要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等各個方面體現新穎、實踐性、應用性的特點;教學日歷應在理論課時、實踐課時、課后習題方面更加具體、科學的分配,并且思考課后作業習題方面的內容改革;講稿和教案的修訂擬體現以下兩點特色:一是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二是在傳統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充分利用電子設備,如網絡分享重點內容的微課視頻、PPT教案等,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試題庫按照教學大綱中的考核要求,分塊形成,如語音、語法、閱讀、寫作等各部分,并且結合國際日語能力考試中的題型、考點的形式不斷更新,力求能夠切實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查,以進行有效的學習效果評價。
(四) 教學網絡平臺建設
在網絡教學、網絡課程、網絡學習的時代背景下,課程資源上網勢在必行。擬將基礎日語系列課程建設的各類成果資源,以及教學案例、課外輔助書單、課外習題、國內外相關的學習網站鏈接、課程相關的科研資源等內容逐步上網并定時更新。
(五)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建設
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方面,打破以往的教師說、學生聽的純理論教學模式,擬增加更加新穎的、符合時代背景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手段和方法。課外方面積極開展日語角、技能訓練營等活動,變通枯燥的學習模式和匱乏的學習內容,使學生涉獵廣泛、知識應用靈活多樣,并將課程重點及難點內容形成系列微課視頻,作為改革成果。
(六) 實踐內容建設
在基礎日語課程的實踐環節,與其說是改革,不如說是從零開始的創造。積極思考市內實習、校內實習的實踐模式,力求能夠真正地讓學生把理論知識用于實踐,用于以后的工作內容中。
(七) 教學效果
通過統計、對比各類考核結果來體現具體的教學效果。這些考核包括日常的小測驗、課后作業和任務、期末考試以及國際日語能力考試這個非常重要的語言技能證書的考試。通過具體數值的比對來看教學效果的優劣,檢驗課程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方面是否能夠真正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否能夠完成培養計劃的人才培養目標。
(八) 師資隊伍建設
良好的教學效果和成績,離不開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因此主講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科研水平,并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應盡可能地爭取師資方面的培訓機會,或者實踐教學類型的培訓和研修,使主講教師不斷提升專業水準,更好地服務于基礎日語的教學。
[1]車金善.高級日語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J].世紀橋,2008(11).
[2]辛宇峰,以文化教學為依托,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2).
[3]劉世琴.關于高級日語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3).
吳麗麗,江西省撫州市,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