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 態
夏日以來,南京市江寧區橫溪街道新楊社區吳楚東路兩邊撐起一頂頂綠色帳篷,當地瓜農在這里銷售正宗橫溪西瓜。這些帳篷上都印有編號,1個編號對應1戶瓜農,假如有顧客買到的西瓜不正宗,可以憑借帳篷編號找到商家。新楊社區為提升橫溪西瓜認識度,避免冒名,除了發放帳篷打造“西瓜大道”,還聯系制作6萬個印有南京田野瓜果合作社標識的包裝箱,以成本價出售給農戶,同時,統計本地瓜農信息并向他們發放橫溪西瓜銷售證。
常州市農委近日啟動“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標準化示范區”項目,項目建成后,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的標準化技術規程與模式將輻射全市稻麥輪作區,有力推動全市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
東海縣近年成立了土地開發整理中心,按照“保資源、保發展、保權益”的原則,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的高標準基本農田項目。近5年實施耕地占補平衡入庫項目75個,落實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89個,全縣通過土地整治項目實施,年均新增耕地超萬畝,實現了耕地“補充”大于“占用”。
淮安市盱眙縣是我國著名的“龍蝦之鄉”。近年來,當地龍蝦餐飲烹飪中藥材調料需求量很大,為此,當地積極引導專業合作社、農戶、種植園等為龍蝦產業發展培育種植中藥材,目前已發展相關合作社數十家。
鹽城市農委近日下發《關于開展鹽城市現代農業科技綜合示范基地申報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市開展現代農業科技綜合示范基地申報認定工作,年內將新建10個市級現代農業科技綜合示范基地。自2017年起,市縣兩級財政將對每個新建的省級示范基地和市級示范基地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的資金補貼。
《鎮江市服務農民工行動計劃(2017-2020年)》明確,到2020年,全市扶持農民創業80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率達80%以上,有培訓愿望的農民工免費接受職業培訓達100%。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全覆蓋,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覆蓋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2%。
泰州市近日召開農業保險工作會議,計劃推出“農產品質量保證險”。該險種主要針對特色農產品,如品牌大米、瓜果蔬菜、河蝦、香沙芋等。
3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沭陽人仲芹從朋友處了解到河南一個地方的村民通過編制稻草人發了財,就辭去上海的工作,到河南學習稻草人的制作技術。仲芹說:“過去稻草都堆在家前屋后,基本上就是個‘累贅’。而我這里按每公斤1—1.6元收購,跟蔬菜的價格差不多。”加工稻草人一年要用400多噸稻草,僅賣稻草一項村民就能賺60多萬元,30多位工人一年可掙工錢近百萬元。稻草人工藝品被廣泛應用于旅游景點、農家樂、游樂園、商場等地方,甚至包括一些城市園林、開業慶典等布景工程。沭陽近年來一直鼓勵農民探索綜合利用秸稈,全縣擁有秸稈加工企業300多家,產品涵蓋干花、草繩、草簾、編織帶、食用菌、秸稈壓縮飼料、工藝品等10多個系列,從業人員達2.6萬余人,每年為農民帶來務工收入2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