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治 楊雯
一、問題緣起
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以下簡稱PIRLS)所提出的“理解過程”這一閱讀能力評價核心要素,恰巧符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中所提出的“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一條教學建議,且要求更具體、更突出閱讀教學的本質。由此可見,閱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應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為分析四年級學生閱讀情況,以對教師閱讀教學行為的改進提出新的思路,我們選取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夜晚》和《太空漫步》這兩份閱讀材料,對4所學校約400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測試,測試結果顯示:“閱讀能力方面”學生提取信息、直接推斷的能力較強,解釋整合、評價鑒賞能力有待提高。由此可見,學生缺乏整體閱讀、聯系上下文的閱讀觀。“文學體裁方面”,學生較擅長記敘文題材的閱讀,閱讀科普文章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閱讀策略方面”,學生的閱讀速度較慢,欠缺閱讀策略。
二、教學實踐
1. “閱讀素養”模型建構。依據新課標,我們從研究國際PIRLS項目的成果和測試工具以及數據分析等文獻資料,把握國際閱讀素養研究動向,建構“閱讀素養模型”。
這個模型的五個能力維度是一個連續體,下一級是上一級的基礎和先決條件,其縱坐標為思維加工程度,橫坐標為文本利用程度,即閱讀能力層階越高,則所需文本材料越少越精煉而思維加工程度越廣越深刻。
2. “閱讀素養”培養目標細化體系建構。制訂“閱讀素養”總目標后,對各學段“閱讀素養”培養目標進行細化,將閱讀素養分為五個層級,分別對應課標相關要求,使得教學時的閱讀目標更為明確、更為具體,更多的直指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以及閱讀素養的提升。
3. “十字圖”推進閱讀教學,提升閱讀素養。
(1)建構“十字圖”,為課堂教學提供支架。根據閱讀能力目標,我們提煉出了“十字圖”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同時為課堂教學提供支架。以第二學段為例,模式如下。
(2)“十字圖”具體優勢分析。“十字圖”模式指向學生不同的閱讀能力。教師圍繞“十字圖”中的四個問題展開教學,學生由背景閱讀、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到分析閱讀,進而進行評價閱讀,反思閱讀(創造閱讀),層層遞進,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由一個“主動的閱讀者”走向“智慧的閱讀者”。“十字圖”模式觸及不同的思考對象。例如品味文本的語言表達、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等,有利于提高學生思維的廣度、深度,促進閱讀能力提升。“十字圖”模式的教學中,所設計的問題指向的是不同層次的閱讀能力的訓練以及觸及不同思考對象,學生將應用到更多的閱讀策略,如預測、想象、推測、整合、對比、聯結、質疑等。
三、課例分析
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引領下,我們課題組也開展了相關的課堂實踐以及課堂分析,以進一步評估“十字圖”教學模式的優勢與需改進之處。下面以六年級上冊《我的舞臺》的教學為例,進行課堂觀察與分析。
1. 制訂閱讀層級目標,為教學模式設計提供依據。在執教前,精心研讀教材,制訂了五個閱讀層級目標,為教學提供依據。例如,“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舞臺對我的神奇吸引力”這一教學目標,指向“提取信息與做出簡單推論”這一閱讀能力。又如,“欣賞課文寫作方法以及幽默、輕松、平實的語言特點”這一教學目標,指向“評價鑒賞”能力。
2. “十字圖”推進教學,為課堂教學提供支架。課堂中,我們以“十字圖”模式推進教學,以“四問”關注學生閱讀素養。具體教學如下:在“談什么”環節中,引導學生理清文章內容,感知文章情感。圍繞“怎么談”的問題,學生自主學習,發現文章篇章結構條理清晰,語言幽默風趣。在“認同嗎”環節中,學生質疑課題是否過于平淡,也評價了“苦中寫樂”的寫法。最后,在“與我有關嗎”環節中,學生講述了學藝經歷,談了對“舞臺”一詞的理解。
3. 課堂觀測數據分析。“十字圖”模式的構建,是否真的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是否是比較合理的課堂模式呢?為此,我們對這一節課進行了課堂觀測。經過數據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節課為對話型課堂,學生在課堂上的占有率為0.5,教師占有率為0.44,可見“十字圖”模式的構建,使得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人,在與教師的充分對話中,將進一步提升閱讀能力。與此同時,本課問題類型分布比較合理,記憶性問題和推理性問題占主要,創造性問題和批判性問題也占據了一定比例。其中,“記憶性問題”針對學生提取信息能力的培養,“推理性問題”對學生的直接推論和解釋整合能力有一定的訓練,“批判性問題”對學生的評價鑒賞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創造性問題”則是對學生創造延伸能力有所培養。值得關注的是,“十字圖”模式的課堂中,教師對學生質疑、創造、批判等高階閱讀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也要求學生在課堂中應用更多的閱讀策略以完成學習任務,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
研究與實踐證明,“十字圖”教學模式,注重問題的針對性、問題的層次性,著力閱讀方法的指導,積極在閱讀教學中滲透閱讀策略,盡力使得閱讀教學回歸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提升學生閱讀素養這一基本目的上。但是,“十字圖”教學模式的構建,仍在探索實踐中,還存在待改進之處。我們課題組還將在改進教師行為,構建提升學生閱讀素養的課堂模式上積極探索,繼續前進。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葉明治名師發展工作室 廈門市梧村小學 本專輯責任編輯:辛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