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航 吳艷華
摘 要:水文水資源是我國進行水利工程建設的關鍵環節。該文主要從當前我國水文水資源技術領域存在問題入手,重點對水文水資源領域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分析了我國水文水資源相關科技的創新以及技術發展、技術實踐,進一步提出了更加適宜的技術方案。并指明了水文水資源領域技術今后發展的方向,希望給行業相關人士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水文水資源 技術 應用
中圖分類號:TV21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1(c)-0105-02
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的焦點話題,如何科學利用資源實現加速發展是世界面臨的共同難題。水文水資源對于經濟進步和社會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保障價值和支撐作用。水文水資源技術是新時期控制理論、生態科學、信息技術等學科的綜合統一體,對于保障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中科學利用水文水資源有著至關重要的價值,在生態恢復、水系治理、環境保護、抗旱排澇、水資源管理等重要工作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確保社會發展速度的重要支撐。
1 我國水文水資源領域技術存在的問題分析
1.1 水文水資源監測與預測技術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近年來,部分地區洪澇與干旱災害的發生頻率一直居高不下,這與水文水資源監測與預測技術的落后性有著密切的關系,技術利用率不高,無法與國內經濟及社會發展相適應,為此,相關單位還需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對水文水資源領域的各項災害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
1.2 節約用水技術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當前,國內水文水資源利用管理體系尚未健全,很難從真正意義上實現水資源的節約利用。加上,我國水質污染治理技術的不完備以及水資源相關理論知識的薄弱性,需要相關單位加強對節約用水技術的研究和創新。
1.3 針對新型水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相關技術還存在一定缺陷
就目前而言,我國很多地區對于城市生活污水、雨水以及河水的開發利用還不充分,這對于水文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為此,相關單位應采取合理措施,加強對廢水的開發與利用,有效提升對水文水資源的利用率。
2 水文水資源領域技術應用與推廣
2.1 水文信息監測傳輸技術
為達到抗旱、防洪和減災的目的,需要進一步加強水文水資源實時監測、預警等相關技術及設備的推廣和應用。水文水資源信息監測傳輸技術主要負責實時監測和對大范圍土壤墑情等的分析工作,并通過衛星遙感信息技術、在線自動監測技術以及污水水質分析技術等實現對水文水資源的高效監測、數據分析以及遠程傳輸。
2.2 現代水文預測預報技術
為有效提升水文水資源預測預報的精準度,還需要相對延長水文預測預報的預見期,從而為防洪、抗旱以及減災工作提供優質服務,這也是當前水文預測預報技術主要的工作內容。所以,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相關單位應結合氣象及水文預報等技術,對現代水文預測預報技術予以深入分析和研究,并在水文預報中應用大量的氣象數值預報產品,有效提升我國預測預報水環境的變化以及防洪、抗旱水平。
五家子站始建于1957年,站址設在蛟河市天崗鎮,是汛期輔助站,報汛項目有降雨、水位、流量,觀測項目還有水溫、泥沙、冰情、水質等。該站預報根據站有天崗和五家子本站,中小河流自動測報系統建設完成后新增加自動測報雨量站2個(見表1)。
2.3 惡劣條件下的水文測報技術
要想建立與惡劣環境相適應的自動水文測報站,就需要加強該地區水文測報技術的研究和推廣。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一直居高不下,因此,相關單位必須加強對復雜自然環境、突發水時間以及重大自然災害地區相適應的水文監測自動測報裝置的應用和推廣,從而為相關部分應急預案的制定以及相關調度工作的開展提供優質服務。具體來說,惡劣條件下的水文測報技術主要包含水庫庫容測量、湖泊容積衛星遙感技術、應急監測技術以及自動測報技術等方面內容。為此,吉林分局制定了相關的自動測報系統運行管理辦法。
2.4 合理配置與調度水資源技術
為實現多流域及跨流域水資源的統一調配,必須加強對合理配置及調度水資源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具體來說,合理配置與調度水資源技術的相關內容主要包含對干旱半干旱地下水的優化配置和模擬技術、應急輸水技術、保護與修復區域地下水技術及流域工程體系調控技術等內容。
3 水文水資源領域技術今后發展的方向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水文水資源的問題會更加突出,為此,相關單位必須加大對水文水資源相關技術的探索和創新力度。同時,加強對信息化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有效提升水文水資源信息的處理水平和處理效率,并將這些信息應用于水文水資源領域中。
4 結語
總而言之,無論是水利工程的建設還是社會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水文水資源技術的支撐。經濟的快速發展,大大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環境資源問題,為此,只有大力推廣和應用水文水資源相關技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
參考文獻
[1] 韓吉玥.探討水文水資源領域技術的推廣和應用[J].科技與企業,2013(7):150.
[2] 郝亮,陳劭鋒.我國水資源領域科技創新取得階段性成果[J].科技促進發展,2013(5):9-17.
[3] 陳利華.森林水文研究[M].中國林業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