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鵬飛
摘要:由于初中生心理還不成熟,在體育課上常表現出膽怯、退縮、緊張等現象,所以體育教師應利用初中體育學科特點,發揮其獨特 作用,提升初中生心理素質。本文探索了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提升初中生的心理素質。
關鍵詞:體育教學 初中生 心理素質
中學是初中生人格發展與健全的黃金時段,由于許多初中生心理尚不成熟,所以初中教師一定要側重心理方面的教學。
體育活動既可以增強初中生的身體素質,又可以提升初中生的心理素質。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必須發揮自身作用,利用體育學科的特點,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
一、強化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面臨中考,初中生學習壓力過大,再加上學校與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模式,造成初中生的壓力無處排解,很容易出現逆反心理,傷害其身心。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將強身健體作為教學目標,還要對初中生展開心理健康教育,以此來提升中學生的心理素質。
體育運動可以促進初中生認知能力的發展,有助于其意志以及人格的形成。通過體育運動,初中生可以釋放內心的壓力,排解抑郁,調整心態,進而提升心理素質,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由此可見,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進而提升初中生的心理素質。
二、鼓勵學生主動投入體育運動
由于先天身體條件的不同,初中生的體育能力也各不相同,如體育能力較差的初中生就缺乏參與活動的興趣,致使體育教學培養初中生心理素質的預期目標無法實現。只有發揮出初中生的主體核心作用,才能激發出他們蘊藏的無限熱情與潛力,從而實現提升初中生心理素質這一教學目標。
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因材施教。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與初中生進行平等溝通,創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其次,教師要按照每個學生的具體特征開展教學。如對于身體素質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開展足球、籃球、長跑等活動;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開展一些簡單的體育鍛煉。這樣可以提升初中生體育鍛煉的自信;最后,針對學生的鍛煉成果,教師一定要給予積極評價,不斷鼓勵學生,以此增強初中生的自信心。
三、探索開展挫折教育
針對當前初中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這一現狀,筆者建議初中體育教師可以開展挫折教育,以此磨煉初中生的意志,達到體育鍛煉的效果。
體育活動通常是身體運動練習,學生通過長時間反復訓練,就能掌握動作要領。在這期間,初中生會面臨多次失敗,這是對其意志的一種磨煉。體育教師可以巧妙運用挫折教育,磨煉初中生的意志。第一,教師可以設置教學情境,有效磨煉學生的意志。如800米達標是中學體育考查的項目,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心理素質,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練習,磨煉學生意志;第二,教師要善于利用外部條件,如在惡劣天氣中進行訓練,以此磨煉初中生的意志。
四、舉辦競技類體育活動
競技類體育活動可以培養初中生求勝、競爭以及永不言棄的精神,激發初中生的斗志。教師可以多開展這類活動,以此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第一,在舉辦競技類體育活動期間,教師要重視學生間的協調,正確引導學生與人相處,適應環境,幫助學生擺脫狹隘思想,體會到集體生活的美好;第二,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同時為初中生制造更多的競爭以及合作機會,并在活動期間堅持以人文本、健康第一的原則,最終達成培養學生競爭及協作意識;第三,教師要認真評價比賽成績,創建合理的獎勵機制,獎勵成績較好的初中生,鼓勵成績較差的中學生。
綜上可知,體育教學肩負著培養初中生心理素質的重任。要想提升初中生的心理素質,教師必須不斷強化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時開展挫折教育,舉辦競技類體育活動,磨煉初中生的意志。通過上述這些途徑,教師可以全方面提升初中生的心理素質,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沈琳妤.初中體育課教學中學生體育習慣培養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29).
[2]王光宏.初中體育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摭談[J].學周刊,2016,(32).
(作者單位:江蘇省響水縣運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