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文小麗


【摘要】如今網購已成為人們的主要消費方式,但我國城鄉差距依舊明顯,城市市場已趨于飽和。農村市場發展落后,地區間差異明顯,無論是產品的“上行”,還是“下行”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本文通過實地和問卷調查等方式對農村地區網購進一步調查,發現農村網購目前存在的問題,并對相關問題分析其根本原因。分析表明,要改善農村網購現狀,必須依靠國家政策和電商巨頭的拉動,逐步改進農村的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文化教育,提高農村消費者的網購意識,充分利用農村網購市場帶動電商發展,促進經濟發展。
【關鍵詞】農村網購 問卷調查 地區差異 前景
一、背景
現如今,網購已經逐漸成為一種人們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消費方式,為消費者帶來了諸多便利。送貨上門、物美價廉、種類繁多等因素是網購所受人們青睞的重要原因。然而,農村仍然有很多地方不能網購,諸多因素使農村網購發展緩慢。同時,不同地區農村網購有著不同的發展狀況,可以從中尋找到相應制約條件,并對農村網購對癥下藥,解決問題。農村網購目前普及率不高,但農村市場龐大,有著較高的發展空間。目前,越來越多的電商巨頭開始涉足農村,農村網購存在的問題正在逐漸被解決,必然會引起農村市場的巨大反響。
此外,互聯網的逐漸普及和農村網民數量的攀升激發了農村電商消費市場的潛力,根據阿里研究院發布的數字,過去三年淘寶農村消費占比不斷提升,從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上升到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9.11%,2013年僅在淘寶和天貓平臺上,縣域發出的包裹就達約14億件,截至2014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49億,其中農村網民人數已近2億。阿里研究院曾預測,到2016年,全國農村網購市場規模將有望增長到4600億元,成為網購市場的新增長點。農村網購逐漸占據網購市場,農村地區已經成為了目前網民規模增長的重要動力。
二、現狀調查
(一)調查對象
河北唐山、江蘇徐州、重慶巫山、貴州安順、寧夏固原、云南曲靖部門農村。
(二)調查時間
2016年7月~9月分別對固原、安順、武漢、巫山、曲靖進行調查,10~11月對徐州進行調查。
(三)調查手段
紙質問卷和電子問卷相結合、入戶對農村網購現狀進行深度調查、與農民進行座談并記錄農民對農村網購的了解及期望等方法。
(四)調查結果及分析
經過為期4個月的實地調查,共收集到2113份電子和紙質問卷,并對問卷數據進行整理,得到以下結果:
1.不同地區物流方便程度。
從圖中可以看出巫山、唐山、徐州這三個地區認為物流方便的比例超過50%,另外三個地區的比例均遠低于百分之五十,所以可以看出巫山、唐山、徐州這三個地區的人對于本地區的物流方便程度比較滿意,而另外三個地區則滿意度相對較低。
2.網購經歷的影響因素。整理后的數據顯示,收入是網購重要的影響因素,經濟發展情況不同導致收入呈現差異化,唐山、巫山、徐州農村總體收入在2500以上比例分別為63.48%、57.24%、51.63%,而曲靖、安順、固原為30.12%、36.75%、27.33%;30歲以下六個地區會網購的比例相差不大,基本在70%左右。在30歲以上,唐山、巫山、徐州、曲靖、安順、固原的比例分別為54.42%、49.18%、39.41%、19.17%、15.98%、22.8%,可見經濟發展較好的唐山、巫山、徐州地區30歲以上會網購的人數相對較多,而發展相對落后的曲靖、安順、固原地區人數較少;在文化程度方面,總體的趨勢呈現文化程度越高會網購的比例越高,但不同地區因為教育資源的限制,文化水平也有所差異,唐山、巫山、徐州的文化教育水平稍高于曲靖、安順、固原,即對網購所需基本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強,會網購的人數較多。
3.選擇網購的原因。從環形圖可以看出,種類豐富、范圍廣和價格便宜是最主要的網購原因,即使是不同地區,這兩個因素的人也達到了30%到40%,可以看出這兩點是人們選擇網購的主要原因,說明了農村實體市場的不健全、不完善以及高額的價差給農民增加支出從而有利于網購的發展;對于配送方便的原因,反映出固原大多數人沒有選擇這項很可能是因為配送還不方便,說明經濟建設需要加強;在網購成為時尚潮流這一方面,重慶、唐山、徐州接近30%會網購的人都認為這是其中的一個因素,而安順、曲靖、固原則比較低,僅10%左右,從這里我們又可以看出經濟發展的不同影響著人們的網購行為。
4.會網購的人對網購產品的選擇。從圖可以看出會網購的人選擇網購的物品主要是服裝、飾品和生活品,從表格也可以看出不同地區對于物品的需求基本一致,網購的物品都主要是服裝、飾品和生活必需品,基本都在30%到40%之間,尤其以重慶巫山居多,達到了56.42%。
5.網購風險因素。由圖可以看出,網購人員對風險因素的選擇比較平均,這些都是網購存在的風險,但可以看出51.81%的人關注個人信息安全和46.51%的人認為付款方式不安全,同樣也是信息安全問題;同時有60.72%的人認為產品質量差,說明了網購商品的質量有待提高,不應該消費消費者的信任,同時對于收貨的關注以及售后服務的關注點也相對較高。同時看第一張表格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區對網購風險的意識基本一致,主要在意的也是物品的質量和信息的安全性,對于退貨成本高這一項,21.47%的安順選擇,究其原因在于地理位置處山區導致成本高和速度慢。
6.制約網購的因素。通過對整體問卷數據的整理過后發現不同地區人們對于農村網購發展的制約因素都大體相同,網絡不方便、不會上網或是很少上網、消費觀念跟不上、收貨不方便、擔心上當都成為了主要的因素,售后服務困難是考慮比較少的因素。
■
圖5 制約網購的因素
經過以上分析發現,制約農村網購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網絡發展落后。目前農村地區的網絡沒有全面普及,互聯網還沒有到村到戶,導致農村對互聯網缺乏認識。農民網購主要依靠手機,但絕大多數情況下智能手機只會用于通話,并非用于上網。
(2)文化教育水平低。文化教育程度決定著農民接受新知識的難易程度,而目前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的文化教育程度相對較低,尤其是西部地區,經濟和教育資源的限制和整體教育水平不高,大大降低了農民接受科技的熱情。
(3)消費觀念有待轉變。大部分的農村地區現在主要購買商品的形式仍是集市交易。對網絡購物缺乏質量信心,所需品集市足以滿足,不喜歡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等待上,更傾向于現貨交易。
(4)基礎設施亟需改善?;A設施牽連著物流問題,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如曲靖、安順、固原等地部分農村的公路、水電還沒有到村到戶,農民更加關心交通、生活便利的問題,不會考慮網購。
綜上所訴,不同地區的農村網購發展情況不同,經濟發展較好地區的網購發展形勢較好,緩慢的地區則相對落后,要改變當下農村網購的情形,必須著手于網絡水平的發展、文化教育的提高、消費觀念的轉變和基礎設施的改善。
三、對解決農村網購問題的思考
(一)加強農村網絡建設
現如今網絡的普及率越來越高,但城市與農村之間還存在明顯差異,農村的網絡普及率較低,使得農村接受外部信息的速度遲緩,不能及時與社會的發展接軌。農民對網絡的利用率低,導致農村網購市場不活躍,加大農村網絡的普及度已成為發展農村網購的首要任務,各級政府應該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聯合各電商巨頭進行網絡站點的設置,實現網絡進村,增加農村服務的便利。
(二)加強文化教育,對西部地區進行教育支援,促進教育公平
我國的西部地區教育落后,這也是問卷中出現曲靖、安順、固原的網購水平落后于唐山、巫山、徐州的原因。只有改善了教育問題,才能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才能增加農民對網購的接受程度,從而促進電商在農村的發展,增加農村的電商人才,帶動農村電商發展脫貧致富。
(三)大力宣傳網購知識,轉變農民消費觀念
農村現在多是集市交易,農民對網購的意識不高,因而促進農村電商發展時提高農村地區人們自身的素質和意識是十分重要的。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就應該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文化教育,宣傳網購知識,例如張貼宣傳海報、設置網絡宣傳欄等,或者是通過平面媒體等來對農村地區的人們進行文化教育,利用新媒體平臺宣傳農村電商成功案例,積極調動村民思想意識,加強人們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養。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物流體系發展
國家應加大力度對農村進行改善,增加公路到村到戶項目,同時改善農村的公路現狀,將公路建設納入電商發展規劃,并提高公路保養的質量。在改善基礎設施之后,加強物流體系管理例如通過規劃路線、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生產經營效益等,在農村地區加強“最后一公里”物流建設,在村落之間設置站點,方便收商品。
四、農村網購的發展前景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城鎮市場的飽和,未來電商的發展對象將轉移到農村,農村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和不斷擴大的市場規模。目前農村的消費方式趨于多元化,進行網絡消費的人越來越多。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15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我國農村網購市場規模在2105年約3530億元,相比2014年漲幅高達94.3%,據統計市場規模將在2016年達到4600億元或更多,這將成為一個新的突破??梢娹r村網購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電子商務正向農村經濟社會滲透。農村電子商務是互聯網技術、電子商務技術和農村經濟工作的結合,阿里巴巴已計劃在三到五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服務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通過農村淘寶村級服務中心,將建立起農產品、農村、農民的信用體系。
二是農村巨大的消費潛力以及生產力逐漸被釋放。近年來,互聯網在農村的快速發展,加速了農村對網購的了解,使農村地區、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潛力逐漸被釋放,加之外出務工人員數量的增加,在城市居民消費方式的影響下,消費觀念逐漸轉變,使得務工人員周邊人群消費方式也在逐漸發生變化;農村地區有很大的生產力,但是原來這個生產力是沒有地方釋放的,因為傳統渠道比較小,農產品的銷路一直是個困擾農民的問題,能進入傳統渠道的都是小眾,互聯網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農村通過互聯網去銷售他們的產品,提高收入,形成了農業生產力的釋放。
三是消費選擇多樣化。近年來我國居民的消費水平普遍提升,農村消費需求同樣提升,單一的集市體系已經不能滿足農民的需求,需要更多的渠道獲得商品。農村電商的發展正好解決這一問題,拓寬了農村的消費渠道以及增加了貨比三家的可能,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最適合的商品,提升了農村的生活質量。
四是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之后,支持農村電商的政策也不斷落地。國家對農村電商的發展一直給予政策支持,包括鼓勵高校畢業生、農村青年、返鄉農民工等積極參與農村電商。此外,國家還投入大量資金給予支持。
五、結語
經過為期4個月的實踐調查,發現目前我國的農村網購相對落后,地區之間呈現明顯差異。在調查的6個省份中,數據顯示唐山、巫山、徐州的農村網購目前的發展較曲靖、安順、固原好,進一步深究發現前三個城市的經濟發展相對較好,基礎設施、文化水平、網絡普及程度都相對較高,而后三個城市則存在明顯的劣勢,同時可見地理位置也是制約網購發展的重要因素。針對目前農村網購存在的瓶頸,應該先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在此基礎上發展互聯網,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大利進行網購知識宣傳,使農村的消費觀念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慢慢改變農村的消費方式。
同時農村這一板塊是目前電商巨頭的重點開發對象,農村的巨大消費潛力和生產力吸引越來越多的電商關注。目前城市電商發展緩慢,市場正逐漸趨于飽和,農村市場則可以引進大量的投資。未來農村的電商發展將實現上行和下行兩個維度,并通過上行不斷改善農村經濟,帶動GDP的增長,縮短城鄉之間的差距,減少貧富差異。
參考文獻
[1]金榮榮.農村網購中物流配送問題的思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2.
[2]雷澤坤.影響農村網購市場因素分析[J].時代金融,2016(11).
[3]魏躍軍.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現狀與對策[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1(2).
[4]朱品文.農村電商發展困境及對策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