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西部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人們精神物質文化需求的不斷提升,夜消費成為了現代中國西部城市人和外地游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寶雞古稱雍州,陳倉、嘉陵江源頭,華夏九州之一,關天經濟區副中心城市,譽稱“佛骨圣地、社火之鄉、炎帝故里,周秦文明發祥地、青銅器之鄉,民間工藝美術之鄉”。寶雞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文化底蘊是建設西部不夜城寶貴資源。多元化的自然環境形成的地質景觀、山地景觀、峽谷景觀、湖泊等水景觀、冰雪景觀等地文、水文、氣候生物類旅游資源廣泛分布于寶雞。禮樂制度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青銅器和現存寶雞的一些周秦遺址體現并展示周秦文化的盛世吉金。寶雞是中國文明城市、中國環保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園林城市、中國森林城市、中國最佳美食城市和中國十大生態宜居城市之一,中華環境獎、中國人居環境獎獲得者城市。2014年陜西省在寶雞市成功舉辦了第十屆城市運動會。如此殊譽要求寶雞在弘揚與展示中給世界一個平臺和理由,這就需要弘揚寶雞文化,打造寶雞城市形象,重視寶雞夜消費經濟模式的發展。寶雞作為副中心城市肩載著帶動周邊經濟發展的責任,在目前傳統制造業“過剩”和新興房地產業“泡沫”問題凸顯的經濟環境下,以夜經濟為代表的服務業必將成為“調結構”背景下的寶雞城市戰略性支柱產業。因此,重視寶雞夜經濟的發展,挖掘寶雞城市的內在潛力,是實現寶雞城市內部整合、自我擴張和區域輻射的重要經濟舉措。延長寶雞經濟活動的時間,重視寶雞夜經濟的發展,這是在向時間和空間要效益,這是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做文章,是通過創新、提高和豐富寶雞居民及旅游者夜生活的形式、質量和內容,給寶雞這座中國西部工業重鎮和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創造更多的商業機會,以使寶雞的各種設施利用率得以提高,增加寶雞人的就業崗位和經濟總量,同時也可以提升寶雞市民的整體素質,豐富寶雞的城市精神。
寶雞市政府2015年出臺了《關于發展市區夜間經濟的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將立足現有基礎,力爭用五年時間三個階段推進包括太陽市中華特色小吃城,石壩河西府名吃一條街,西府天地農家美食村,新東嶺城市綜合體銀泰購物中心、洲際皇冠假日酒店和商業步行街,南客站時尚購物中心,經二路商圈,經一路商業步行街,金臺大道商圈等“八個夜間經濟示范點”建設;設立了夜間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累計投資1000多萬元;目前全市200多個秦腔亂彈、西府曲子、自樂班、秧歌隊、廣場舞、激情廣場大家唱等群眾性文化隊伍活躍在夜晚的公園等。寶雞盛大文化公司與陜西盛大傳媒聯合開展了大型夜文化綜藝娛樂演出節目—《寶雞大舞臺》等。盡管如此,寶雞在發展夜經濟發展方面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
第一,夜間經濟載體分散弱小,活躍度不高。寶雞除了八個示范點其余的夜市基本屬于自發的市場行為,大多是夏天路邊的零散攤位,結束時間晚,一般都持續營業到凌晨后,基本滿足了社會各層次人群納涼休息、便捷和實惠的市場需求。但是露天里經營,設施簡陋,餐具食品都沒有經過衛生部門把關,經營時街邊煙霧繚繞,結束時垃圾隨處可見,消費者在路邊街攤吃飯,基本沒有停車位。24小時營業的診所和藥店很少,所有大型的綜合性商場20點左右一律關門,以日常生活用品為主要商品的小門面21點左右打烊,其余街邊小店也會在同一時間關門。一到晚上九點以后寶雞城市的燈光就顯得有些微弱。
第二,市民消費觀念滯后,夜市季節性強。在中國西部,許多人習慣工作一天之后夜晚待在家中,加之寶雞是一座有著濃厚工業傳統的中等城市,大部分人的作息十分規律,工作時間一般都是朝九晚五的思想。冬季冷氣候漫長的特征也使得在寒冷時段的夜間出玩難以保持,冬季人們更喜歡晚上在家里“宅”著。當然,這些西部地區以往對服務行業重視程度不足,人們也沒有夜間消費的習慣,所以,即便變換工作時間但長久形成的觀念難以在短時間內更變。受這種觀念的影響,寶雞夜消費季節性非常明顯。有些四十歲左右的群體晚上出去也是聚餐、打麻將,而年輕群體覺得卡拉OK、看電影、吃烤肉、喝啤酒就是夜生活。雖然政府重點打造了八個示范區和推廣了一些具有寶雞特色元素的綜藝節目,但是這些夏天火起來的消費品它會隨著氣溫的降低而“遇冷”。
第三,夜間經濟形式單調,文化檔次與審美特色有待提升。寶雞夜間經濟形式單調,各業態缺乏應有的融合,雖有八個夜經濟示范區,但是吃住行游購娛美學醫的統籌管理沒有做到有效補充、共生繁榮和商娛結合。不僅商場關門早,而且公交下班早,警察巡邏少。這樣即使人們愿意夜間出去玩都會顧忌成本問題和安全問題。八個夜經濟示范點雖強調突出了周秦文化發祥地的人文特色,但文化檔次不高缺少審美內涵,便利店和快餐店隨處可見,24小時書店、茶吧沒有,高科技含量的消費方式“觀賞性文娛消費”和“參與性休閑消費”節目沒有。夜經濟整體規模不大、商品的新奇精美和差異性偏低,大多屬于吃喝玩一類。對寶雞傳統文化的挖掘只關注了秦腔亂彈、西府曲子、自樂班、秧歌隊和廣場舞等。
夜經濟是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而改變,都市生活方式的轉變而產生的一種經濟與文化相互交融的現象,它直觀地表現和映射著一個城市的消費水平和文化活力,并由此推動著區域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所以加快發展夜經濟,是中國西部經濟走向新起點的關鍵。
參考文獻
[1]邁克爾·波特.競爭戰略[M].陳小悅.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年.
[2]趙曄.外國如何發展夜經濟[J].東北之窗,2014,第19期:P53.
[3]王金鶴.遼寧夜經濟發展現狀及潛力研究[J].遼寧經濟,2013,第7期:P13-16.
[4]胡書金,張英英.如何推進城市夜經濟的發展[J].金融教學與研究,2012,第4期:P76-77.
基金項目:基于文化視角的陜西企業理財機制研究,陜西省科技廳(2014kRm32);中西方中小城市休閑經濟發展的對比研究——以寶雞為例,寶雞文理學院(YK2017005)。
作者簡介:岳艷(1986-),陜西寶雞人,碩士,講師,單位:寶雞文理學院,研究方向:中外文化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