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銀團貸款在銀行間的實踐,其在集成信貸資源,完善風險管理,促進同業合作等方面優勢明顯,本文通過對黃山市銀行業金融機構銀團貸款情況專項調查發現,銀團貸款規模雖穩步增長,但風險管控不容忽視,銀行、監管層、政府部門都應該采取對應措施,確保銀團貸款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銀團貸款 農商行 風險管理
隨著銀團貸款在銀行間集成信貸資源,完善風險管理,促進同業合作等方面的積極效應逐步顯現,各銀行業金融機構銀團貸款業務迅速發展,但相應風險也不容忽視。近期,對黃山市銀行業金融機構銀團貸款情況進行了專項調查。
一、基本情況
至2016年末,黃山市21家銀行業金融機構中有11家開辦了銀團貸款業務,銀團貸款余額43.76億元,占同期全部貸款余額的5.66%,貸款主要投向鐵路、道路工程等建筑業、制造業及房地產業,上述三個行業銀團貸款余額35.18億元,占同期銀團貸款總額的80.40%。黃山市銀團貸款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銀團貸款規模穩步增長。2013年末,銀團貸款余額19.50億元,占同期全部貸款余額的4.11%,同比增長14.50%;2014年末,銀團貸款余額31.37億元,占全部貸款余額的5.96%,同比增長60.87%;2015年末,銀團貸款余額30.98億元,占同期全部貸款余額的5.26%,同比增長56.55%。至2016年末,銀團貸款余額同比增長41.25%。
二是農商行成銀團貸款業務主力。目前,黃山市11家開辦銀團貸款業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中,7家農商行已全部開辦,占開辦銀行的63.4%,其他銀行分支機構4家,只占36.6%。
三是近四成貸款投向域外。至2016年末,黃山市37.06%的銀團貸款用于異地項目,近四成貸款投向域外,支持本地經濟發展的效果減弱。如,轄內某農商行約80%的銀團貸款均作為參與行發放到其他地區。
四是貸款質量不容樂觀。2012年,黃山市銀團貸款未出現不良,2013年不良率小幅上升至0.72%,2014年、2015年,隨著銀團貸款余額大幅增加,不良率也上升至2.17%和2.56%,高于同期全部貸款平均不良率0.46和0.78個百分點;至2016年末,不良率為3.19%,高于同期全部貸款平均不良率1.09個百分點。
二、風險管控情況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思想懈怠,銀團貸款風險管理技術滯后于貸款增長速度。在銀行銀團貸款增長較快的情況,部分行風險防控意識不強,思想懈怠,業務開展極不規范,貸款管理要求不落實,未實行貸款全流程管理,部分管理環節脫離視線。如有的行尚未制定本行的銀團貸款管理辦法,有的行未及時對本行的銀團貸款管理辦法進行修訂等,缺乏標準化操作規程,且行與行之間信息不互通,造成銀團貸款風險管控乏力。如轄內農商行參與的銀團貸款均在系統內組團,日常管理工作主要依附牽頭行,貸款審查簡化,風險管控存在較大漏洞。
2.跟蹤防控不夠,銀團貸款監測困難。銀團貸款多為大額固定資產貸款或項目融資貸款,期限一般較長,借款人在貸款存續期間,銀行一般很少跟蹤貸款資金的流向和使用情況,沿用的是貸款合同管理,一般不干涉企業貸款運行情況,加之經營情況難以準確預測,尤其是受市場影響較大的行業,市場風險極易轉化為借款人風險。
3.缺少協調機制,貸款成員之間協調不暢。牽頭行和參與行之間并未建立定期協調機制,信息共享滯后。如由某農商行牽頭,其他4家農商行參與向黃山華泰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發放的一筆銀團貸款,至2016年末,該農商行已將該筆貸款歸為可疑類貸款,但仍有3家農商行將其歸為關注類貸款。
(二)風險因素分析
1.房地產風險傳導給銀行。據調查顯示,黃山市銀團貸款的不良均暴露于房地產業。受經濟下滑、房地產調控影響,全市整體房產銷售持續低迷,部分借款人經營狀況惡化,導致還款能力不足,未能按協議規定還款。投向本市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5筆貸款中有4筆已經出現不良,上述房地產企業貸款本息均已逾期超180天,其中一家公司貸款本息逾期336天。
2.牽頭行與參與行信息不對稱。據調查了解,在實踐中,參與行在與借款人溝通、貸前條件落實及貸后管理等方面都較為被動,主要由牽頭行來完成,重要事項決定權也往往取決于牽頭行意志,參與行的權益有時就難以得到保障。如,某農商行受邀參與了外市某農商行牽頭的13筆銀團貸款,客戶均為外市當地企業,受地區限制,所有貸款手續均由牽頭行代為辦理,該行對客戶信息了解甚少,且無法實行有效的貸后管理,目前已有兩筆發生逾期,一旦風險加劇只能被動接受。
3.抵押物存在流失風險。如某公司以土地和在建工程提供抵押,風險出現后,雖然牽頭行采取了措施,要求補充部分抵押物,但因其拖欠工程款,債權人已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法院對其所有資產采取司法凍結(含抵押),加大了抵押物實現難度。
三、相關政策建議
(一)銀行層面
一是健全銀團貸款管理制度。關鍵要完善銀團貸款操作規程,制定標準化業務文件,實行貸款全流程管理。要落實牽頭行、參與行的責任和義務,牽頭行應督促客戶經理、業務部門認真開展盡職調查、加強貸前審查,定期進行走訪、做實貸后管理,并及時將情況反饋各參加行。其他參加行也要獨立地對貸款可行性進行嚴格審查,并主動向借款人、牽頭行詢問貸款有關事宜。
二是做好各成員銀行之間溝通。牽頭行和成員行之間應加強定期溝通,及時了解貸款戶各種信息變化情況,一旦發現可能引起降低貸款償付能力的行為,牽頭行應立即通報銀團各成員,召開貸款人會議,及時阻止險情的發生。同時,參加行也應積極參與貸款管理,并保存可追查的軌跡,實現對客戶管理信息的共享。
三是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銀團貸款往往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開發等與地方經濟、民生相關的行業。一旦貸款出現不良,項目停滯不前或貸款資金無法歸還,不良影響波及面大。各成員行應與當地政府的加強溝通、及時匯報、爭取支持,全力維護銀行債權。
(二)監管層面
建議加強窗口指導。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對銀團貸款業務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開展業務監管培訓,加強銀團貸款參與者隊伍建設,規范和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銀團貸款業務經營行為,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提升服務效率。
(三)政府層面
一是建議地方政府密切關注國家經濟金融政策,立足我市經濟及產業結構實際,出臺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引導貸款的有效投向,創造有利于銀團貸款發展的政策條件。
二是積極發揮扶持引導作用,不斷優化銀政企交流環境。支持銀行加強與行業主管部門及企業的溝通與聯系,定期召開政銀企座談會、新興產業項目推薦會等,向銀行業金融機構推薦有競爭力和有效需求的企業。
作者簡介:畢汪靜怡(1991-),女,漢族,安徽黃山人,安徽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專碩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