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瑋華
【摘要】財務舞弊一直是我國A股市場上的重點問題之一。本文以康芝藥業為例,分析其涉及舞弊的預兆信號,推測可能的舞弊手段,總結實際審查結果及其對財務數據的影響,最后對整個案例進行評價。
【關鍵詞】財務舞弊 會計差錯
海南康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改制成立,是一家以醫藥為主營業務、集科研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大型醫藥企業。公司于201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是海南首家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2013年公司遭內部員工舉報涉嫌會計造假,造假內容包括資金不入賬、設立兩套不同賬本、虛增利潤、粉飾業績、違規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虛構交易、隱瞞關聯公司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公司對此否認,在證監局調查后,認定公司存在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致使虛增利潤,但當事人無虛增利潤的主觀故意,按照會計差錯處罰,處罰金額35萬元。
一、涉及舞弊的預兆信號
事件中,舉報員工與公司各執一詞,公司究竟是否存在舞弊讓人真假莫辨。下面從外部環境以及當時對外公布的即現在已取消的2011年及2012年財務報告角度來分析公司存在舞弊的可能性。
(一)重大不利商業經營環境
瑞芝清是康芝藥業的主要產品,占其銷售收入的80%以上。然而在2011年,瑞芝清被披露具有不良反應。之后不久,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尼美舒利口服制劑禁止用于12歲以下兒童,這等于給了康芝藥業致命的一擊。這樣惡劣的經營環境可能為公司提供了舞弊動機。
(二)異常的會計科目
雖然公司主要產品瑞芝清受藥監局的影響銷售收入下降了70%,且2011年新推出產品度來林的銷售情況并不理想,但總營業收入并沒有出現大幅下降。通過附注可知,主要是由于公司擴大了成人藥的自產業務,新開展了成人藥的其他代理業務,占合并營業收入的26.12%,這個比例有過大之嫌,而且該業務的性質使其更易造假,可能存在虛增收入以提高業績的問題。另外公司未公布其營業收入前五名的客戶名稱而僅用數字代替。客戶1貢獻的營業收入占全部的22.16%,比例過大。
雖然公司的營業收入各年持平,但近兩年凈利潤明顯下降,是由于營業成本、銷售費用及管理費用過高。2011年僅維持了微利水平,有盈余管理的可能。
2011年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異常巨大,余額第一名為廣東大翔藥業有限公司,占比畸高。附注中解釋應收賬款增長原因是信用政策從3個月延長至6個月,但并未指出這樣調整的原因。此處有虛增收入之嫌。另外,壞賬準備比例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
(三)異常的財務指標
公司的毛利率降幅較大,原因是新發展的其他代理業務的毛利率極低,僅為5.39%。可見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較大損害。2011年及2012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及存貨周轉率都有所下降,說明公司的營運能力有所降低。其中應收賬款周轉率降幅較大,也說明公司應收賬款過多,存在問題。
二、推測的舞弊手段
根據上述對財務報告的分析及員工的舉報內容,推測公司可能采取的舞弊手段如下:
(一)隱瞞關聯方交易
公司2011年以后披露的前五大客戶雖均以字母代替,但從之前的財務報告中可以看到大客戶的名稱。其中第一大客戶廣州同慧與康芝藥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廣州同慧在2007年進行了一次股權變更,但是變更前后所涉及的人員,都是康芝藥業的經理或員工。縱使康芝藥業將廣州同慧的控股人進行怎樣的變更,其實際控制人仍然為洪江游。不僅廣州同慧如此,海南中瑞也是如此。通過變更法人代表或者控股人,將與康芝藥業關聯方的身份非關聯化。2011年“瑞芝清”事件后,他們紛紛出現在了公司的業務中,由于快速并購帶來的業績增長并不能使公司避免虧損,因此,康芝藥業又進行了一系列隱蔽的關聯方交易,可能想通過關聯方進行虛構銷售,從而避免虧損。
(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虛構交易
子公司通過虛構其他品種的銷售,虛增銷售收入。其先通過事先找到的過票公司違規開具藥品購進增值稅專用發票,同時康芝藥業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給事先約定的下家(客戶)公司,金額較大的有廣東大翔、海南宜通、海南昊德,并按開票需求,子公司財務部配合開出對應的采購入庫單,以及銷售出庫單,以完成單據的配套造假。這三家金額較大的下家公司均是康芝藥業銷售客戶名單的前五名,廣東大翔更是應收賬款之首。
(三)內外兩套賬,小金庫調節利潤
子公司設內外兩套賬,其中海口財務部核算外賬,廣州財務部核算內賬。同時為了應對證監、藥監等不同部門的檢查,營銷質管部還制作有兩套出入庫單據。借此,公司得以順利操控自身各種財務數據,也實現了巨額利潤悄然轉移。而其渠道,則是一個個隱秘的關聯公司。
三、實際審查結果及對會計科目的影響
上述舞弊手段大多取自員工的舉報,雖有其提供的證據及財務報告上的佐證,但無法辨別全部真假,只是推測。證監會在歷時一年的審查后,查出公司存在兩個違法事實。
一是提前確認銷售收入,虛增2011年利潤156.81萬元。該違法行為對2011年財務報表的主要影響為:虛增營業收入249.98萬元,虛增應收賬款292.47萬元,虛增營業成本48.25萬元,虛減存貨48.25萬元。對2012年財務報表的主要影響為:虛減營業收入249.98萬元,虛減營業成本48.25萬元,虛增應收賬款42.50萬元。
二是應計未計期間費用,虛增2011年利潤238.50萬元、2012年利潤230.79萬元。該違法行為與不規范的使用備用金有關,對2011年財務報表的主要影響為:虛減銷售費用467.64萬元,虛減其他應付款467.64萬元。對2012年財務報表的主要影響為:虛減銷售費用920.17萬元,虛減其他應付款452.53萬元。
在以上兩個違法行為的共同影響下,公司2011年扭虧為盈。證監會認定的這兩項違法事實涉及金額不大,且其主張公司領導均無虛增利潤的主觀故意,綜合考慮2011年改變盈虧性質的影響,做出了對公司的前述處罰。
四、評價
有業內人士稱,很多藥企為粉飾報表,會通過“走賬”等手段,把產品“左手賣給右手”,在虛增業績的同時,再把產品銷毀或更改出廠日期后送回市面流通。
因此在剛剛報出前審計總監的舉報時,人們普遍認為舉報屬實,康芝藥業確實存在舞弊,還有康芝藥業或將成為第二個萬福生科的說法。但不曾料到證監會的處罰否定了關于公司舞弊的傳言,僅認定了兩項涉及會計差錯的事項。有人評論處罰太輕,但針對處罰決定書中的違法事實這樣的處罰是恰當的。康芝藥業擺脫了舞弊罪名,在處罰公告當天股價大漲。難道之前的舉報內容是前審計總監無中生有嗎?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我們并不能得知背后真相,只能根據公開資料推測分析,懷疑舞弊存在的可能性。究竟是舞弊還是會計差錯,也許只有當事人才能最清楚了。
參考文獻
[1]宋龍梅.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識別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 2013.
[2]劉斌.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手段及識別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