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毅

摘 要: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煤炭企業處于生死邊緣,有效開展降本增效工作勢在必行。設備資產占煤炭企業總資產40%以上,年均設備投入占總投入60%以上,加強設備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簡要論述了當前煤炭企業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以期提高企業設備管理水平,減少設備投入和使用費用,幫助企業度過困難時期。
關鍵詞:煤炭企業;運行成本;降本增效;設備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3.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4.062
當前經濟形勢十分嚴峻,國家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煤炭企業內外環境更是復雜多變——外有低價進口煤港口囤積,內有產能過剩至供需關系嚴重失衡,再加上環境問題日趨嚴重,給嚴冬下的煤炭企業加了層霜。為求生存、求發展,當務之急是要找到實質、有效的“降本增效”方法。集團公司年均設備投入占到總投入的60%左右,所以,研究有效的“設備管理”方法是極為重要的。
1 國內煤炭企業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設備資產底賬不清,數字信息化系統不健全
設備臺賬主要包括設備固定資產臺賬(一般為財務臺賬)、賬外設備臺賬、報廢在用設備臺賬和低值易耗臺賬等。煤炭企業經過十年的黃金發展期,60%左右煤炭企業已經組建了自己的設備信息化系統,其余仍為手記紙質臺賬。隨著產能的增加和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設備數量相比炮采時代增加了3~5倍。因為手記紙質臺賬在大數據面前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要求,而已建起的設備信息化系統多數停留在設備資產數據化時代,功能僅限于查詢、統計和日常的電子報表功能。總體來講,在現階段的設備資產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3個問題:①固定資產臺賬存在有賬無物的情況;②賬外、報廢在用、低值易耗等設備和配件存在未登記的情況;③現有設備信息化系統缺乏管控能力。
1.2 設備采購缺乏統籌考慮,資金缺口嚴重不足
通過對山西、河北兩地3個具規模性的煤炭企業的調查研究發現,設備采購上存在一個共性問題,設備使用信息反饋體系不完善,不能與采購系統緊密結合。出現的問題體現在,同種使用功能的設備在單獨礦井中有10個左右的廠家型號,所屬集團公司達20~30種之多。這樣做,不僅弱化了采購定價的話語權,而且設備質量參差不齊,難以控制使用維護成本;再加上現階段設備投入資金缺口較大,2015—2016年煤炭價格比2010—2013年平均降低近40%.這40%的降幅讓多數企業進入微利時代,更有部分企業開始虧損,面臨倒閉的困境。據調查統計,近兩年企業相比前三年設備維修資金投入有10%左右的小幅下滑,而設備更新改造資金降低80%以上,這就為生產工作埋下了安全隱患。
1.3 設備維修、存放管理相對滯后
煤炭企業在過去的黃金十年里,有充足的資金用來更新改造設備,長時間的已買代修、已外委代替自修的方式使自身的維修力量減弱,包括維修技術、人員、專業設備都未得到發展;再加上這些年機械化、程序化、自動化的應用,企業的維修力量已遠不能滿足生產需要。據統計,煤炭企業設備修理費用外委是自修的6~8倍左右,維修數量比基本持平,個別企業甚至自修數量要大于外委數量。由此可以看出,企業的自修能力未得到合理發展。另外,對于設備的存放管理,在數量上也增加了3~5倍。可是,設備存放場地多的增加1倍,少的基本未增加,只是尋找邊角的地方占用。這就造成設備堆積存放情況較為嚴重,尤其是采、掘、運設備最為嚴重;再加上存放養護工作重視度不高,造成完好設備存放過程中損壞,甚至報廢的情況接連發生,造成的經濟損失不可估量。
2 煤炭企業設備科學管理方法的研究
2.1 改革管理模式,建設設備管理信息系統
隨著企業設備數量的不斷增加,設備管理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必須跟進,要以實現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為基礎,提升科學管控水平為目的,建立一套包括設備查詢、流轉、計劃、評價和維修等業務全過程電子化管理,最終實現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流程化和精細化,提高設備運轉效率和質量,提升工作效率,輔助領導決策。設備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可參考圖1.
2.2 統籌發展,組建設備租賃、調劑體系
現階段,設備投入資金緊缺已經顯現,且日趨嚴重,設備投入不足將影響企業的生產安全。這時,企業就需要用現有的資金來滿足生產需要,即組建設備租賃、調劑體系。設備租賃主要是集團層面針對大型、價值高的設備,以租用的形勢購入,而后全盤考慮,租賃給各分公司使用,避免大型設備的重復投入。設備調劑則以集團層面組建調劑管理,各子公司的閑置設備相互調劑。新建設的設備信息管理系統為調劑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在全集團層面,通過調劑可避免設備的重復投入,且進一步盤活了資產,有效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通過調查某個已開展設備租賃和調劑的煤炭企業資料發現,2015年,該企業設備投入相對2014年減少近60%,2016年設備投入資金計劃比2015年的實際情況又降低近50%,可見成效可觀。
2.3 組建集團層次制修中心,強化制修力量
為了有效減少外委修理費用,提高制修能力,煤炭企業應建立起集團層面的制修中心。這樣可以有效開展高技術水平的修理工作。各子公司制修廠保留簡單基礎修理項目,其他項目由制修中心完成,制修中心可以組建一支高技術、高素質的維修隊伍,便于統一管理、統一學習;可以用有限的資金集中購置制修設備,檢驗儀器,從而提高制修質量;可以增加額外營業收入,技術力量的強化可以對外承攬維修項目,增收盈利。
2.4 設備存放保管工作實施精細化
開展設備存放精細化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設備擠壓和氧化銹蝕損壞,避免堆存遺失,減少使用時移動的運輸成本。設備存放保管工作的精細化主要體現在分類存放和設備保養方面。
分類存放主要有以下幾點要求:①盡可能擴充存放場地;②根據企業設備的實際情況整體規劃存放場地,不同種類設備
根據使用頻率、大小、設備狀態規劃出固定的存放地點;③制作設備存放下墊、上蓋、支撐架等用具存放設備;④掛牌管理,標明型號、數量等。
做好設備養護主要有以下幾點要求:①設備升井后浮煤清洗,可利用高壓水槍和沙槍,確保設備基本清潔;②大型設備升井后的管件部件拆解存放;③設備外露處防銹包裹,避免銹蝕、凍損等情況的發生;④建立設備存放養護臺賬,確保每臺設備心中有數。
3 結束語
強化設備管理是目前煤炭企業“降本增效”的有效方法,唯有踏踏實實做好做精設備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資金投入,降低運行成本,為企業的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李云花.如何加強煤炭企業固定資產管理[J].中國經貿,2013(16).
[2]謝蛟龍.淺談加強煤炭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J].煤炭經濟研究,2009(11).
[3]栗少嶔.試論如何加強煤礦企業的機電設備管理[J].管理觀察,2012(33).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