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玄博
摘 要 公路工程施工階段計劃合同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工程量清單管理、合同管理、變更索賠、計劃統計、責任成本管理等方面。通過在不同層面做好基礎業務工作,總結經驗,進一步強化成本和效益意識,來確保工程項目經濟效益的達成。
關鍵詞 公路工程 施工階段 計劃合同管理
在公路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與中標施工單位簽訂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后,就開始進入施工階段。施工單位為了確保經濟效益的實現,在施工階段要對施工生產的全過程進行全方位的有效管理。其中與計劃合同管理密切相關的主要內容包括工程量清單管理、合同管理、變更索賠、計劃統計、責任成本管理等方面,從這些方面的基礎工作再延伸交叉到整個施工階段項目管理的各個區域,才能更加有效地做好管理,確保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
一、工程量清單的管理
第一,一般情況下,公路工程項目上場后首先要對施工階段設計圖紙工程量進行復核、整理、匯總圖紙疑問,與設計單位充分溝通,深入了解設計意圖,然后再根據本項目招標文件以及公路工程國內招標文件范本所規定的計量規則,對施工承包合同工程量清單進行修正,確保施工圖紙工程數量足量入清單,而且對于施工圖紙增加的合同清單范圍之外的新增清單項目,要及時與建設單位溝通并確定合理的批復單價,這是保證施工單位經濟效益最基礎的工作,也是對建設單位的計量工作順利開展要做好的前提工作。
第二,根據設計圖紙工程量清單復核的結果,同時制定物資采購及機械設備上場的總體計劃,這是工程項目物資設備管理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條件。
第三,設計圖紙工程量清單復核的結果,同時也是一份齊全完整的工程量臺賬,對建設單位計量的工程量和對勞務施工隊伍計量的工程數量就可以對比分析,進而對工程數量進行有效管理。
第四,公路工程的工程量清單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根據施工生產的持續開展、設計變更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進行相應的調整,所以要在整個施工階段將其作為計劃合同管理的重點工作加以重視。
二、合同管理
第一,與建設單位簽訂的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是施工單位工程項目施工管理的靈魂。招標文件及補遺書、中標通知書、合同談判紀要、施工圖紙、批復的實施性施工組織等文件都是合同的有效組成部分,對整個施工階段必然發生的和有可能發生的相關事宜及處理方式都進行了相關約定,要充分研究和深入了解這些合同條款,才能在施工生產中通過有效管理從而實現質量、工期、效益等關鍵指標的實現,才能對變更索賠管理起到綱領性的指導實施意義。
第二,與勞務施工隊伍、材料供應商、機械設備租賃方、其他協調單位、專業分包商等單位簽訂的合同協議,與施工生產密切相關,要通過充分調查、貨比三家后慎重選擇,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價格,同時充分考慮合同條款,做好這些方面的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確保經濟效益不流失,同時做到資金周轉、材料供應、人員機械調配、外圍環境協調等各個方面管理意圖的實現,為施工生產提供良好的氛圍。
第三,對建設單位發生的計量和變更索賠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內容,對勞務施工隊伍、材料供應商、機械設備租賃方、其他協調單位、專業分包商等單位發生的驗工計價、資金支付是合同管理的延伸部分。貫穿整個施工過程的合同管理,尤其是驗工計價的管理,要認真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數量、物資材料消耗節超分析、合同外補充單價及費用控制等方面重點加強控制,這都是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管理的難點,要持之以恒。
三、變更索賠
第一,公路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各種原因而發生設計變更,設計變更會對工程項目施工難度、工程造價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要加強對設計變更的管理,就是要在充分了解施工項目設計意圖、合同單價、成本單價、施工方案經濟比選、現場施工環境等因素的基礎上,結合項目本身的實際情況,通過有意識的引導,爭取更多的批復,對工程施工質量、工期、效益三個目標完美結合。
第二,通常情況下,索賠是施工單位在合同實施過程中,對非自身原因造成的工程延期、費用增加而要求建設單位給予補償損失的一種權利要求。索賠費用成立的條件,與建設單位簽訂的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往往會有明確的約定,加強這方面的管理就是要通過對合同條款深入了解,有方向、有目標地去收集整理編制索賠事項資料,合理的挽回損失,確保效益。
第三,變更索賠工作是計劃合同工作的核心。在項目施工前期,要充分調查分析項目實際情況,通過有意識的主動尋找,指出變更索賠方向,列出變更索賠綱領,在施工過程中不斷調整,積極落實,通過有效的管理實現更好的經濟效益。
四、計劃統計工作
第一,制定施工計劃是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上制定周期性施工生產目標從而確保整個工期的進行,通過對施工計劃的完成情況的獎罰可以充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達到實現工期的目的,在施工階段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同時在階段性施工計劃的基礎上,可以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階段性物資采購計劃和人員機械調配方案,更加有效地控制對資金周轉、材料供應、人員機械調配等方面的管理。
第二,在公路工程項目建設中,工程項目建設的質量、安全、進度是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共同追求的目標,工程統計為項目建設管理決策層全面了解工程建設情況提供了最直接的信息,是管理者決策的關鍵。統計工作的特點是:工作繁瑣且及時性要求高。因此,在統計分析時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加強責任心是做好統計工作的基礎。同時,統計工作爭取能更深入一步,搜集各個施工項目消耗的小型材料、機具、水、電、燃油、周轉性材料、臨建設施投入等方面在施工過程中實際的消耗情況,通過整理,做到對單項工程施工成本的精細掌握,是施工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基礎工作。
五、責任成本管理
第一,責任成本管理總的概念是通過強化工程項目內部控制制度,限制施工成本,避免施工過程中的各種浪費,以達到增加施工單位工程項目經濟收益的目的。責任成本管理的實施就是在遵循目標一致性和成本可控性原則的基礎上,將包括上述的工程量清單管理、合同管理、變更索賠、計劃統計等方面在內的整個工程項目施工管理的范圍用制度確定下來,將責任劃分到具體業務的管理操作人員身上,在施工過程中動態調整,以實現管理目標。
第二,公路工程在施工階段,各項成本支出冗雜,責任成本管理就是通過將各項成本支出歸納到每個成本控制中心,以此達到確保經濟收益的統一目標。責任成本管理體系可以根據每個項目的實際情況,在責任成本總預算目標明確一致的基礎上確定各個成本控制中心,每個成本中心在一定的范圍內控制其成本支出。
第三,責任成本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將成本控制與具體的管理操作人員的責任掛鉤,通過績效考核的兌現,充分利用利益分配這個杠桿激發員工在成本管理中的積極性。所以,制定的責任成本管理體系的成本可控的操作性一定要強,責任成本預算編制要細化,分解到每個員工的責任上,充分重視責任成本管理的宣傳,克服畏難情緒,通過全面的績效考核來落實管理目標,提升整個項目的經濟效益。
六、結語
近年來,公路工程市場形勢嚴峻,市場競爭激烈,施工企業的利潤空間萎縮,要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就要加強施工階段的計劃合同管理,通過有效地使用各種管理手段,在不同的層面做好基礎業務工作,總結經驗,進一步強化成本和效益意識,確保工程項目經濟效益的實現。
(作者單位為中鐵十五局集團第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