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紅
【關鍵詞】 初中;地理教學;區域地理;定位;技巧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3—0120—01
區域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體現了地理學區域性的特點,又與高考密切聯系。近年來高考文綜試題中往往從地理空間入手,要求學生根據試題給出的地理信息進行正確的空間定位,分析推斷其他特征,如果空間定位不準,則一切無從談起。所以要想學好區域地理,首先就要對區域準確定位。因此,掌握區域定位的方法和技巧,是學習區域地理的第一道門檻,是解開各類區域地理試題的鑰匙。如何又快又準進行區域定位,從而提高區域地理的學習效率,筆者在教學中總結了以下方法。
一、經緯網定位法
利用經緯網中的經緯線定位是區域定位中最常見、最準確的定位方法。
1.可根據經緯度數值的變化規律來確定區域位置,常用的規律是:東經度越向東數值越大,越向西數值越小,西經度越向東數值越小,越向西數值越大;緯度數以赤道為界,北緯越向北數值越大,越向南數值越小,南緯越向南數值越大,越向北數值越小。
2.構建世界和中國的“心理地圖”。對于世界“心理地圖”的構建,首先選擇十條經緯線(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本初子午線、180°經線、20°W、160°W、120°E)進行宏觀空間分割,并識記這些經緯線穿越的主要大洲、國家、地形區、河流、氣候區等。然后選取重要國家或區域,進行輪廓特征和空間定位點的識記。比如,根據澳大利亞的輪廓,知道了其西部主要是120°E穿過,東部主要是150°E穿過,中部是南回歸線穿過。
對于中國“心理地圖”的構建,可記憶八條經緯線穿過的地形區。記憶口訣如:北回歸線東西穿,云南兩廣和臺灣;30°N岡底斯山橫斷山,四川盆地杭州灣;40°N塔里木祁連山,鄂爾多斯渤海灣;80°E天山山脈塔里木,青藏高原穿西部;90°E阿爾泰山吐魯番,可可西里孟加拉灣;100°E河西走廊祁連山,橫斷山脈泰國灣;110°E北起陰山貫三秦,南越巫山過海南;120°E興安虎聲吼,渤海水色秀,長江三角洲,臺灣海峽游。
對于心理地圖的構建,學生結合填圖記憶效果會更好,當學生對區域地理的位置有了一個大致了解后,可再進行“以點定面”的訓練,即先確定某點,再以該點為中心(或作為參照物)推測某區域的大致位置和范圍。參照點的選擇應具備代表性和典型性。如105°E和30°N相交點在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以東的地形區是長河中下游平原,以西的地形區是橫斷山脈。
二、地理事物特征定位法
根據地理事物的面積、輪廓、形狀定位。河流、山脈、世界分區、世界主要國家、中國省級行政區都有其各自的特征。比如,可根據河流的輪廓進行區域定位:“幾”字形的是黃河,“W、V”形的是長江,有大拐彎的是雅魯藏布江,兩次經過赤道的是剛果河,最長的是尼羅河,流域面積最大的亞馬遜河等等。根據我國各省的輪廓也可進行定位,湖北輪廓形似八角帽,湖南輪廓形似美女頭像,陜西形似跪俑,甘肅形似如意棒……記憶世界重要的海峽、運河也可根據其特有的輪廓進行定位。
三、相對位置定位法
通過與周圍事物在方向、距離上的比較,確定其地理位置。如,在學習中亞的時候可記住“哈吉塔連我肩,烏茲別克威海邊,里海岸邊土庫曼,中亞五國記心間”。
四、文字信息幫助定位法
利用圖中的圖例、注記、比例尺等輔助信息幫助確定地理位置。如“印度洋”文字幫助確定其西側的大陸是非洲;“5895米”的山峰是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8844.43米”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等等。
五、典型的區域特征定位法
可根據氣候特征、自然帶特征、動物特征、土壤特征、河湖特征、地貌特征、人文特征、太陽高度角的差值等進行區域定位。如,一地區的氣候特征是“冬季溫和濕潤,夏季炎熱干燥”可確定為地中海氣候,此氣候分布的位置是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全年溫和多雨”是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征,分布在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代表性的自然景觀、文物古跡、現代建筑物、文化現象等也可以進行區域定位。如景觀圖中顯示的是天安門,可確定所在地為中國首都北京。布達拉宮所在地為西藏自治區,等等。
區域地理是高考復習的基礎,而區域定位又是區域復習的基礎,因此,讓學生掌握熟練的區域定位是解答地理試題的基石和突破口。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