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偉
摘要:隨著“營改增”政策的深入實施以及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使得企業的稅負也隨之發生了改變。“營改增”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徹底摒棄、解決了傳統的營業稅與增值稅并行時產生的重復增稅的問題,是各企業發展的福音。但是,稅收政策的變化在為企業帶來稅負降低的同時也為企業的納稅籌劃工作帶來的全新的挑戰。本文將就我國“營改增”背景下企業的納稅籌劃等問題進行探討,以期為促進企業的長遠、穩定、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納稅籌劃;問題;策略
一直以來,納稅籌劃是我國會計理論界和實務界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納稅籌劃是每一個企業在其經營活動中的重要環節,特別是對于我國企業而言,在特殊的歷史環境、經濟環境下,隨著稅制改革的逐年深入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日臻完善,納稅籌劃已經成為眾多企業在經營管理中掌握主動權和控制權的有效途徑。去年是“營改增”稅制改革的收官之年,作為我國稅制改革中的重要舉措,它的實施消除了服務業流通領域中存在的重復納稅問題。因此,分析“營改增”實施后對企業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并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何完善相關政策的具體應對措施。
一、實施“營改增”后對企業的影響和變化
(一)“營改增”的實施對企業經營成本結構的影響
在實施“營改增”后會對企業的經營成本結構產生影響。房地產企業也不例外,主要是通過直接與間接兩種方式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經營成本產生影響,對于建筑業而言,“營改增”的實施增加了其稅收負擔,根據稅負的轉嫁原理不難分析出:房地產企業的建設成本隨之增加;另外,通過對房地產企業的進項發票取得的影響來增加房地產企業的稅負,同時也就增加了房地產企業的開發成本。如:在房地產企業的總成本中,建筑安裝成本占到40%以上,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房地產企業可以將建筑工程分包給其他建筑施工企業來完成,作為房地產企業的上游企業、作為“營改增”中的重點行業,建筑業的稅負受到影響,使得建筑企業的稅收負擔上升,從而增加了工程的造價成本,而房地產企業作為建筑企業的下游企業必將會承擔一定的稅負轉嫁,從而大幅提升了房地產企業的建筑安裝成本。
(二)“營改增”的實施對企業凈利潤的影響
任何企業的經營目的都是為了贏得一定的利潤。目前企業中衡量利潤增加與否的最主要的、最直觀的指標就是凈利潤指標。如果用一個公式表示,企業的凈利潤可以表示為:凈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所得稅費用。從上述公式中我們不難看出,營業稅金及附加并未包含在營業成本中,如果我們假定在實施“營改增”后該項公式的左右部分保持不變,我們對公式右邊的內容逐項進行分析:“營改增”后企業獲得的營業收入中不包含營增值稅,此時企業的銷售取得的價款高于入賬收入,即:營業收入減少;企業的營業成本包含的內容較多,在實施“營改增”后有的成本費用是能夠抵扣的,營業成本會降低;在實施“營改增”后,企業的營業稅金大幅降低了,而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由于受到消費稅、增值稅額影響,也會發生明顯變化。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看出,在實施“營改增”后企業的凈利潤會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三)“營改增”的實施對企業經營規模的影響與重新調整
在實施“營改增”后,企業的經營行為會隨之發生轉變。如:對房地產企業而言,“營改增”的實施將影響其對材料供應商的選擇,在實施“營改增”前,房地產企業對于是否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并不介意,對企業的利潤也沒有多大影響,在實施“營改增”后,企業獲得進項稅額發票是能夠進行抵扣的,這就會對房地產企業選擇供應商帶來影響,是選擇購買小規模納稅人的產品,還是選擇一般納稅人的產品?這對企業的稅負、利潤帶來的影響是不同的。因此,房地產企業在價格差距不大的情況下,一般都會傾向于選擇那些具有較強會計核算手續,并能夠提供正規發票的一般納稅人購買材料。再如:在實施 “營改增”后,很多房地產企業的經營格局也發生了變化,他們更加傾向于向多元化格局的方向進行擴張。為了拓展新的業務增長點,很多房地產企業會拓寬業務內容,如:房屋精裝修、商業地產、物業管理、土地開發等,有的房地產企業還向媒體、教育等方面進軍,這些經營格局的轉變很好地幫助房地產企業抵御了市場風險的發生,為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轉變思想、積極應對,完善“營改增”環境下的企業納稅籌劃策略
(一)加強相關培訓,不斷完善企業的財務基礎工作
首先,要求現代企業中相關的財務管理人員、中層領導人員、企業的管理者盡快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并積極參與相關的培訓。其次,加強對人才隊伍的培養。要想實現企業的納稅籌劃,人才是關鍵環節。一個企業擁有一個良好的納稅團隊才能實現最佳的納稅籌劃效果。在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中,納稅籌劃僅僅是一個方面,但是,由于不同的企業規模所擁有的財務工作人員各不相同,財務人員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如:有的企業中具有較高的綜合素養的財務人員已經走上了財務主管或者中層管理的崗位,他們即使是想參與到納稅籌劃工作中也是分身乏術。因此,各企業應針對財務工作者的現狀對其進行各項工作的培訓。可以分批次、分階段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可以對財務人員進行職稱晉升和崗位入職的培訓。
(二)加強對發票的管理,提升企業財務精細化管理水平
在實施“營改增”后,各企業必須加強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這對企業財務管理的精細化、科學化、合規性是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因此,各企業應該加強財務管理工作,加強納稅籌劃管理。如:企業可以利用固定資產集中采購、統一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方式進行進項稅額的合理抵扣。在實施“營改增”后,企業進項稅額抵扣的范圍逐漸擴大,不僅包括成本領域費用的擴大,還包括固定資產投入的擴大。“增值稅”專用發票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實現抵扣,從而有效地降低了企業的稅負。這就要求企業通過納稅籌劃的方式選擇一些能夠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企業。如:有的企業在“營改增”實施后,重新對自己的供應商進行了梳理和確認,放棄了原來那些分散的、規模較小的、缺乏規范性的供應商,而是選擇了那些具有較強的生產經營環境、規模較大的、財務核算完善的一般納稅人企業。
(三)深入研究相關政策,爭取更多政策優惠
在短時期內,“營改增”的實施會使企業的稅負不降反增,我國相關媒體也多次關于這一問題做出過報道。因此,這就要求現代企業必須積極與稅務部門、財政部門、政府部門進行良好地溝通與協商,積極深入學習相關稅收政策,正確減免稅金。我們預測,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國家結構性減稅政策的逐步完善,企業上下游抵扣鏈條會更加完整,市場的競爭也更加充分,企業也將會享受更多的“營改增”帶來的政策優惠。
(四)重構企業的經營模式
在實施“營改增”的大環境下,各企業應盡快適應“增值稅”的大環境,對企業的經營模式進行重構。如:房地產企業購進的材料獲得了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繼續采用原來的承包方式,那么建筑企業就會選擇能夠開具稅率為11%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從而大大降低了房地產企業的稅負;對于已經獲得增值稅專用的房地產企業存在少計增值稅進項稅額的現象,很容易使房地產企業的增值稅稅負增加。可見,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只有重新調整企業的經營模式,將企業的稅負控制在能夠承受的范圍內,從而實現稅負的降低和優化。
總之,隨著我國稅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實施,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在實施“營改增”后,企業經營管理的各方面都發生了變化。因此,各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趨利避害,避免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爭取更多的有利影響,為促進我國企業的發展、促進我國稅制改革、促進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壽榮英.淺析營改增對房地產企業稅收的影響及籌劃對策[J].財會學習,2016(10).
[2]蔣明琳,舒輝,林曉偉.營改増"對交運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J].中國流通經濟,2015(03):56-59.
[3]侯慧蔥.“營改増”后現代服務業稅收籌劃案例分析[J].財稅研究,2015(16):174-175.
(作者單位:廣東毓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