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俊
【中圖分類號】R4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2--01
1.心理護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說的是護理工作的重要性。現代醫學護理模式有以下三個方向:技術護理、生活護理、心理護理,心理護理與生活護理、技術護理相輔相成,有機結合,是現代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心理護理的作用日益明顯,在現有的護理體系下,心理護理在病人治療及康復的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被廣大醫務工作者所重視。心理護理是指在護理全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能,積極地影響病人的心理,以達到較理想的護理目的。
心理護理在臨床護理的工作中是個值得重視的問題。護士與病人接觸最多,如果每個護士都具備了一定的心理護理學知識,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護理質量。護士可以運用心理學知識去細微地觀察病人的各種變化,包括表情、動作、語氣等,從而正確地了解病人,做好護理工作,以期完成相應的治療康復工作。護士教育的奠基者南丁格爾早就指出“護士工作的對象不是冰冷的石塊、木片和紙張,而是具有熱血和生命的人類”。所以護理工作需要著眼于病人的各種心理因素,從以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去觀察了解病情,為病人的治療及全面康復提供有利條件。
2.心理護理在眼科護理中的重要性
總所周知,人在對于外部世界進行認知、感知的時候,視覺所提供的信息占據了很大的比重。當人的眼睛出現問題,患上疾病后,和外部世界的溝通、交流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在這個影響的干擾下,我們接受到的四周的信息量急劇減少,從而帶來了大量的未知的危險,這不僅給病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帶來了許多不便利的地方,同時也對于病人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憂慮和壓抑。此外,眼科治療中,大部分以手術治療為主,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對于手術本身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害怕手術不成功導致自己失明,所以,在眼科這個特殊的學科中,心理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由于病人自身眼睛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大部分是依靠語言去和外界進行交流,所以往往對于醫護人員的言語比較敏感,對于醫護人員有一定的抵觸情緒和不信任的心理,從而滋生出焦慮的情緒,這種情緒往往會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會較大的影響疾病的治療和康復。因此,加強病人的心理護理,對于進一步提高眼科疾病的臨床治療效果十分必要。
我們來看以下一組數據,我們眼科從2012年7月到2013年1月之間,共收治病人124例,我們將病人分成兩組,一組進行整理常規護理并加強了心理護理,共有病人66例,其中男38例,女28例,年齡在10-8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歲,另外一組只進行整體常規護理,有病人58例,性別及年齡大致與第一組相同。
3.眼科心理護理的方法
3.1 眼科病人的心理反應
眼科病人手術后主要會有以下三種心理狀態:1.術后緊張恐懼,此類病人對于手術寄予了比較大的期望,但是又會擔心手術效果不佳,或者出現意外,致使自身的心理處于比較緊張恐懼的狀態中,對于這一類的病人,我們需要詳細耐心地向病人解釋手術中的情況,講解手術的目的、方法及手術醫生的技術能力,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對于病人提出來的合理要求,可以在不違反相關規定和原則的情況下給予解決,以此來消除病人的緊張恐懼的心理,便于術后的恢復。2.術后焦慮,此類病人此類病人對于術后恢復信心不足,由于眼睛剛剛動完手術,不能正常的看到外界的事物,生活人有諸多不便,致使病人有焦慮的情緒,對于此類病人,我們需要通過安慰、開導等方式,詳細解答他們提出來的各種問題,解除病人的顧慮,用語言引導病人的思維,把他們帶入一個更為輕松的環境中去,最后使病人的心理負擔減輕,從而得到心理上的解脫,擺脫焦慮的情緒。3.術后冷漠,此類病人由于心理壓力比較大,產生了不小的心理問題,表現出來對于任何事物都漠不關心,對于自身的康復治療,采取一種不積極配合的態度。對于此類病人,我們除了應該會同醫生采取臨床的方法解決具體病癥之外,還應加強心理護理,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妥善的言語安撫病人,控制病情的發展,以幫助病人更好的配合治療。
3.2 心理護理方法
首先需要將病人放置在一個舒適安靜、溫暖的環境中,是病人得到很好的休息,盡量去避免各種干擾。其次,向病人介紹醫生的專業技能及以往恢復的成功案例,使得病人可以安心治療,消除思想上的顧慮,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樹立起積極樂觀的心態。護士應該向病人耐心講解相關疾病的知識,提高病人對于疾病的認識,并且盡可能的去了解病人的個性,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安慰和鼓勵病人,以消除病人的恐懼心理,從而取得病人的信任,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根據不同病人的情況,進行恰當的解釋和開導,消除病人因害怕視力減退而對于以后生活產生影響的心理顧慮。對于有文化知識的病人,可以設計好相應的問答,直接與其交流,打消他們的顧慮。由于本院地處城鄉結合部,收治的年老及文化層次較低的患者較多,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比較困難。對于這一類病人,應將相關疾病的知識與病人的家屬充分溝通,取得病人家屬的配合,以達到術后康復的目的。
心理護理,可以幫助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給予病人以心理上的安慰、疏導和支持,充分的調動起病人自身的積極情緒,主動去調整自己負面的情緒,解除心理上的負擔,緩解焦慮、緊張、恐懼的情緒,使得良好的情緒狀態與治療同步進行,以利于康復。
綜上所述,眼科病人特別需要高水平的心理護理,心理護理工作在眼科護理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學習,加強心理護理工作,來改進和提高眼科的護理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曉紅.關于臨床心理護理基本概念和實施原則的探討.護士進修雜志1998;13(1)∶44-46.
[2] 汪勇.護理心理學[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
[3] 戴曉陽.護理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