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靜淵

【中圖分類號】R463.7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2--01
“路徑”起源于美國工業界的“關鍵路徑CriticalPathsMethodCPM”。1957年,美國杜邦公司將“路徑”一詞應用于工業領域,它是杜邦公司為新建化工廠而提出的用網絡圖判定計劃的一種管理技術。該公司首次將“路徑”用于1000萬美元的化工廠建設,工期比原計劃縮短了四月,1年中節省了100萬美元。隨后“路徑”引起了醫療護理界的重視,并嘗試著運用于醫院的健康服務[1]。
臨床路徑護理是指對某一確定的疾病給予一整套的護理內容,規定了護士對患者進行的各種活動[2]。
1996年吳劍云把臨床路徑引入中國大陸,并主編了《臨床路徑實施手冊》;各大醫院相繼在單病種醫療管理、護理管理及健康教育中陸續推出了CP,取得良好效果[3]。
白內障為臨床常見致盲性眼病,因老化、輻射及代謝異常等多種原因引起的晶狀體蛋白質變性,導致單側或雙側視力進行性減退[4]。臨床多通過手術摘除混濁晶體、放入人工晶體的方法進行治療。
2016年1月~6月,我科對60例老年性白內障手術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1月~6月在我科老年性白內障手術患者共120例,按就診單雙日分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60例;對照組60例;試驗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61歲~76歲(65.8歲±5.4歲)。對照組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齡63歲~79歲(66.5歲±4.4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患者同意手術治療,自愿接受本研究,并簽署書面之情同意書;(2)排除合并有嚴重的肝、腎、心等臟器功能損害患者;(3)排除患有軀體、精神性疾病者;(4)排除合并有惡性腫瘤患者。
1.2 方法
1.2.1 試驗組:給予實施老年性白內障手術臨床護理路徑。(1)組建臨床路徑小組;(2)根據老年性白內障手術特點,護理計劃,醫生意見,患者需求及科室情況,制定臨床路徑表;(3)按預計住院天數,臨床路徑表從患者入院當天至出院,醫生與護士工作內容以表格形式列出。醫護人員嚴格按照制定的臨床護理路徑進行醫務工作,對患者相關情況進行詳細記錄。臨床護理路徑包括:入院宣教、護理評估、術前物品準備、患者身心準備、執行醫囑、患者觀察、術后心理、生活護理、出院宣教。
責任護士嚴格按照護理臨床路徑在患者入院當天予詳細入院宣教,使患者快速適應醫院環境;術前1天,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及行為干預,告知手術方式,術中避免咳嗽,如何配合醫生完成手術,術后如何正確臥位;手術當日,進行患者病情觀察,心理護理,休息,飲食及活動事項;出院當日,發放出院宣傳冊,教會患者正確使用眼藥水,告知復查時間,科室咨詢電話等。當天完成路徑護理工作后由責任護士表格上簽名,如未完成,須注明原因,保證護理工作按時按量完成。
1.2.2 對照組:對照組采用老年性白內障手術術前及術后常規護理,即提供舒適、安靜、清潔、空氣新鮮的病房環境;進行心理疏導,觀察病情變化等護理。
1.3 評價指標:對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和術后并發癥比較;患者滿意度比較;術后1月視力恢復情況比較。“患者滿意度調查表”由我院護理部設計,共35項,為百分制,﹥90分為滿意;85~90分為比較滿意;﹤85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結果
在整個試驗中無1例患者脫失。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比較,見表1.
表3說明試驗組視力﹤0.3的患者顯著少于對照組,P<0.01;試驗組視力在0.3-0.6之間患者、試驗組視力﹥0.6的患者顯著多于對照組,P<0.01、P<0.05.
3.討論
老年性白內障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國現已進入老齡社會,發病率較高[5]。
臨床護理路徑是臨床護理管理的重要工具,把診療護理常規合理化,使病程的進展按流程進行有效控制。能夠指導護士有預見性地、主動地工作,也使患者參與到護理過程中,是繼整體護理之后出現的新的醫療、護理服務模式。最終結果就是依據最佳的治療護理方案,降低醫患雙方的成本,提高診療護理效果[6]。
臨床護理路徑使老年性白內障患者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完成各項術前準備,縮短患者術前等待時間;護士發放臨床護理路徑表,使患者了解整個治療與護理流程,減輕心理障礙,降低并發癥,縮短住院日。臨床護理路徑通過嚴格控制,規范檢查化驗,手術材料費,抗生素的使用,護理費,治療費等降低住院費用。
實施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工作模式可以使醫護人員各項診療護理工作按照預先設計好計劃進行,保證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患者能得到最有效、最有利的醫療護理服務,避免因個人水平、能力、責任心的差異而造成遺漏、疏忽甚者差錯,有利于年資淺或新入科的醫護人員在短期內掌握本病種的醫療護理規范。
制定了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后,明確了不同階段的時間節點及每一階段的健康教育內容,使內容得到梳理和細分,護理人員根據健康教育路徑的規范完成相應內容的教育則保證了健康知識的完整傳授,也使患者及家屬能更明確下一步該怎么做,減少由于籠統帶來的知識網絡混亂,也減少了醫患之間的誤解[7]。控制住院費用、住院時間、滿足醫院、患者、醫療保險三方面要求;規范醫生行為,減少醫療行為隨意性,減少醫療資源浪費;臨床路徑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8]。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跨學科的,綜合的深化整體醫療護理的工作模式,是由醫生護士與其他專業人員對特定病種的診斷和手術進行有序性和時間性的診療計劃,增加了多專業的合作意識,提高團隊協作
精神和凝聚力[9]。
目前,全國已有眾多醫院成功將臨床路徑應用在老年性白內障疾病的例子,這也說明了這種高質量,低消耗的醫療服務模式正被人們接受和重視。這種醫療管理質量新模式,必將得到廣泛的應用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珍娥,上官青苗,武平.臨床路徑概念的提出和發展[J].中華醫史雜志,2010,40(6):341.
[2]趙改玲.臨床路徑在擇期剖宮產產婦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7)102.
[3]張翠萍,趙麗紅.臨床路徑在擇期剖宮產產婦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2011,9(7):649
[4]閆海云.全程護理干預對白內障手術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3):234.
[5]許和,閆金梅,李愛琴,等.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在貧困地區扶貧脫盲復明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醫學版,2006,23(6):43-45.
[6]聶明芬.臨床路徑在產科圍產期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1):116.
[7]陳小芬.產科健康教育臨床路徑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30):122.
[8]劉華平,肖銳.應用臨床路徑管理對187例生育保險剖宮產分析[j].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12,33(1):70.
[9]路陽,席峰,段燕,等.臨床路徑在醫院管理中應用討論[J].海南醫學,2011,22(8):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