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東 沈于松/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委農村工作辦公室
扎實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點
陳向東 沈于松/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委農村工作辦公室
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是中央農辦、農業部確定的2017年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100個試點縣之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試點工作,成立了由區委書記任組長,區長為第一副組長,區委區政府分管負責人為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各鎮(街道、經濟區)、村(居)分別成立了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從而形成了區、鎮、村(居)三級黨組織書記抓改革和區四套班子成員掛鉤鎮(街道、經濟區),鎮(街道、經濟區)三套班子成員掛鉤村的責任體系。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政策業務性很強,且國家試點質量標準和要求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開展面廣量大的清產核資、產權界定、成員身份調查確認、資產股份量化等細節性工作。為此,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果斷調優配強改革試點的中堅力量。在區級層面上,區委農辦內設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辦公室,調整4人負責改革過程中的政策把關、業務指導和規范操作;在鎮級層面,調整充實了全區基層農經工作機構,同時要求各鎮在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掛牌的農經站進行實體化運作,3個經濟區和5個街道原來沒有農經機構和專職人員,現調整為在社事辦或經濟工作科增掛農村工作辦公室牌子,明確專人負責,同時核增領導職數1名;在村級層面上,明確村農村集體產權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下面成立宣傳發動、清產核資、人員身份調查確認三個指導小組,人數分別在5人以上,并必須有村務監督人員、村民代表參加。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經費采取區、鎮分級負擔的辦法,專款專用。區級層面主要負責宣傳發動、考察學習、組織培訓、資產監管和產權交易平臺建設等各項費用;鎮(街道、經濟區)負責鎮、村宣傳發動、人員培訓、清產核資和村(居)工作經費等各項費用,同時確保經費足額到位,不轉嫁負擔。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一項重大的制度創新,還處在探索試點階段,必須要研究制定較為詳實的工作方案和實施辦法來加以引導。為此,區委、區政府專門選派人員參加了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培訓班,聽取高層次專家的政策講解,組織相關人員到蘇州市吳中區進行現場觀摩,學習先進地區改革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同時,深入基層進行調研,聽取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在學習借鑒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區委深改組第9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亭湖區關于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意見》,明確了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等。為便于實際操作,明確改革試點各階段的具體要求;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還研究制定出臺了《亭湖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清產核資辦法》《亭湖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界定指導意見》《亭湖區農村社區股份合作社示范章程》等指導性文件,從而為全面搞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體工作規范。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一項全新工作,需要廣大黨員干部身體力行和全體村民的廣泛參與。為此,區委、區政府組織召開了全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動員大會,各鎮(街道、經濟區)亦先后召開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動員會議,村級組織召開了黨員干部會、村民代表會議,進行了層層宣傳發動;另外,區、鎮、村還利用新聞報刊、廣播電視、村務公開欄、專題宣傳片、發放“一封信”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改革,宣講政策,營造濃烈的輿論氛圍。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辦公室牽頭舉辦了由各鎮(街道、經濟區)農經職能部門負責人及具體負責改革人員、各村(居)會計、街道獨立核算組會計參加的培訓班,對改革的意義、步驟、重點和清產核資等業務進行培訓,使各農經主任、具體改革工作的人員、各村(居)會計、各聯組會計能比較熟練掌握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的步驟和內容。同時,各鎮(街道、經濟區)還結合階段性工作,舉辦了農村集體清產核資業務培訓班,對村組清產核資指導小組進行了業務培訓。在此基礎上,區、鎮改革辦人員還經常到村巡回輔導,面對面解決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創新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健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既是省、市開展農村“三資”管理專項治理行動的具體要求,也是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亭湖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和進場交易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所有鎮(街道、經濟區)、所有農村集體資產資源進場交易全覆蓋,累計成交額3.22億元,躍升全省縣(市、區)排名第10位;村級集體資金管理非現金結算和村務卡改革全面實施到位,研究制定了《全面推行村級集體資金非現金結算管理實施辦法》,實現了所有對象、所有項目、所有金額全覆蓋;“亭湖陽光村務”微信公眾號和手機“APP”信息查詢系統全面開通運行,全區113個村(居)信息資訊、工作動態、財務公開情況和其他有關信息都能通過手機點擊查看;以定項限額為主要內容的村級財務預決算管理得到全面加強,村級資金的使用和安排,嚴格按照預算進行實質性控制;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產權交易”綜合信息平臺已正式推廣應用,全面完成所有集體資產、集體資源和各類經濟合同數據錄入和信息公開發布,村級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全面啟用新的管理軟件。
在專項治理的同時,針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的意見》《亭湖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制度》,區委農辦、區紀委、區監察局聯合制定下發了《關于對農村集體產權流轉交易違規行為進行責任追究的實施細則》《亭湖區關于對違反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規定的責任追究辦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規定要求,從而在全區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要求的農村集體產權管理和保護制度。
自今年8月份來,區委督查中心、區委改革辦、區委農辦聯合組織督查,對面上改革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了3次專項督查,對存在的問題在《亭湖工作》中進行了通報,并適時召開了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確保各鎮(街道、經濟區)、村組重視程度再加碼,推進質效再加力,責任主體再加壓。與此同時,區委、區政府對各大塊的改革工作進行了嚴格的考核獎懲,在2017年底未完成清產核資任務的鎮(街道、經濟區)綜合考核扣減1分;在2 0 1 8年8月底前完成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任務的各鎮(街道、經濟區),獎勵5萬元;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改革任務的,對相關鎮(街道、經濟區)黨(工)委書記實行提醒談話,給予兩個月的整改落實期,在此期間還未完成改革任務的,對相關鎮(街道、經濟區)在年終目標任務綜合考核中實行“一票否決”,從而保證了全區改革向既定的目標按時保質推進。
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是扎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關鍵環節和前提基礎。亭湖面上的清產核資工作還存在集體往來賬目全部取得核對手續難度較大、少數集體資產的核銷難以得到村民會議通過、村組干部對清產核資結果心存顧忌等問題。按照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總體方案,今年底前要完成清產核資、產權界定目標任務,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確認清產核資結果。在資產清查、初次公示、重點核查、二次公示等清產核資程序的基礎上,各村組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對清產核資結果進行確認、公開。二是及時進行賬務處理。對盤盈、盤虧的資產,批準核銷的債權債務等全部調整入賬,弄清弄實集體家底,編制會計報表。三是全面建立資產臺賬。以村組為單位,全面建立集體資產臺賬,集體資源登記簿,并將在清產核資工作中所有的資產、資源和各類經濟合同及財務數據全部納入“亭湖區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平臺+產權交易綜合信息平臺”管理范圍,實現市、區、鎮、村(組)四級聯網。以村組為單位,對屬于集體掌控管理的集體資源、集體房屋、廠房、門面房、市場等固定資產進行測繪和四至界定,合成電子成果圖。實現清產核資適時查詢、適時分析、適時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