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農業委員會
開展專題培訓 促進產業富民
江蘇省農業委員會
日前,江蘇省農業委員會舉辦省重點幫扶縣農業產業富民工作專題培訓班,蘇北各設區市和省重點幫扶縣農經農業部門負責人、委掛鉤干部和處室主要負責人參加了培訓。培訓班邀請了全國先進工作者、時代楷模、原鎮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亞夫和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獲得者、江蘇萬順機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善紅作了專題報告。省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辦公室主任、省委駐豐縣幫扶工作隊隊長紀漫云結合在豐縣近兩年的幫扶經歷,談了工作經驗和體會。江蘇銀行總行副行長楊凱介紹了江蘇銀行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面的政策安排和具體做法。省農委祝保平副主任主持培訓班,并傳達了吳沛良主任對省重點幫扶縣農業產業富民工作的要求。
當前,省重點幫扶縣農業產業富民工作開局良好,為深入推進奠定了扎實基礎。一是層層建立工作機制。省農委專門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委領導親自擔任組長,相關處室(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并建立“四掛鉤兩清單”工作機制;相關市縣也建立了相應的領導機制、成立了工作班子。二是逐步構建政策體系。省農委在形成省重點幫扶縣農業產業富民推進工作方案基礎上,又相繼出臺2017年農業產業富民項目、產業化項目清單、農業龍頭企業掛鉤、監督檢查、工作宣傳等一系列配套文件,進行措施細化和責任落實。三是加快工作推進。9月初全省部署動員大會召開以后,省農委又舉辦了批發市場、農業科技、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園區、蘇南農經農業部門與幫扶縣的掛鉤對接會;組織專家到幫扶縣對接;聯系科研單位幫助制訂農業產業富民規劃;在豐縣舉辦農業產業富民專題培訓班;以專輯、專欄等多種形式及時宣傳工作進展和舉措成效。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要進一步深化對農業產業富民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面向未來提出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政方針和行動綱領,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改革發展的總設計、總指引,各地要全面把握新要求、直面新挑戰,切實履職盡責。農業產業富民工作雖然地方黨委政府是責任主體,但產業脫貧也是省農委的核心目標之一,掛鉤干部必須提高認識,克服局外人意識和畏難情緒,主動承擔責任,為低收入農戶脫貧實實在在做些事。
今后一個時期,全省農業農經系統要學習趙亞夫、周善紅同志愛心扶貧的博大情懷,用心扶貧的鐵釘子精神,精準科學扶貧的工作方法,以農業產業化項目為抓手,積極推動農業產業富民工作取得扎實成效。一是著力選好選準項目。農業產業富民項目必須立足富民,眼睛牢牢盯住低收入農戶,把能不能帶動低收入農戶增收作為項目取舍的主要標準。二是著力構建利益聯結機制。建立農業產業化項目與低收入農戶利益聯結機制,使低收入戶在土地租金、勞動薪金之外,還能享受到財政投資帶來的分紅收益,真正實現長效脫貧。三是著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把低收入農戶作為重點扶持對象,引導更多低收入農戶創辦或者參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四是著力發揮農業科技的作用。把低收入農戶作為新型職業農民全程培育、“智·能”家庭農場主培訓、村民科技學堂的重要對象。在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中,堅持把低收入農戶作為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重點對象。五是著力構建政策支持體系。各重點幫扶縣要研究制定政策清單,拿出真金白銀,在財政稅收優惠、農業設施用地保障、金融保險支持等方面重點要向低收入戶和經濟薄弱村傾斜。六是著力提高“四掛鉤”成效。掛鉤干部一定要力量下沉,確保把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掛鉤點,幫助地方辦實事、解難題,推動富民項目盡快落地見效。各縣(區)也要積極主動,爭取各方資源為我所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