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科 葛百權 渠 明 馬兆別 渠敬華/江蘇省連云港市人大常委會
多元促進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
董春科 葛百權 渠 明 馬兆別 渠敬華/江蘇省連云港市人大常委會
農民工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群體。引導和鼓勵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有利于促進農民工在家門口就業,解決“三留守”等社會問題;有利于通過創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由農民工“輸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創業、致富一方”的乘法轉變;有利于盤活資源要素,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等。
農民工就業創業面臨的形勢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農民工就業創業呈現出三方面的特點:一是由低收入型向高收入型轉變。經過技能提升培訓和多年務工實踐,農民工務工收入會逐年增加。二是由體能型向技能型轉變。農民工通過技能培訓,逐步成為有一技之長的電工、焊工、裝飾裝修工和廚師等新型農民。三是由技能型向智能型轉變。通過電腦培訓,農民工學習裝潢設計、電子商務,開網店成為新時髦。
江蘇省連云港市共有農村勞動力174萬人,有創業意愿的約占比農民工的1/3。返鄉就業創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一是扶持政策有待進一步落實。部分地區財政用于返鄉就業創業的資金投入力度薄弱,農民工對支持返鄉就業創業的政策知曉度不高。二是就業創業培訓方式亟需改進。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實用性還不強,培訓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融資成為制約創業的重要因素。
促進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的對策建議
政府部門的重視和引導,是做好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工作的關鍵和前提。在招商引資時,應把“輸出勞動力、引回生產力”擺上更高位置,做到既抓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又抓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
一是做好調查。鑒于一些縣區對農民工返鄉意愿、就業創業需求不甚明了,建議在全市開展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普查工作,搞好建檔立卡,以此了解農民工的個體情況、家庭狀況、務工經歷、就業需求、創業意愿、面臨困難等基本數據,這既是個信息庫,也是鄉土人才庫。
二是強化幫扶。實行政府領導幫扶責任制,協助農民工解決就業特別是創業中的實際困難。建立核查與責任追究機制,確保各項優惠政策落地生根。加大農村交通物流等基礎設施投入,打通物流“下鄉與進城”的雙向快捷通道。依托現有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園區、物流園區等,整合發展一批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和就業創業園區。
三是創新培訓機制。探索整合培訓資源,適應企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把提高農民整體素質、提升就業創業技能作為關節點來抓。在培訓課程中,應重視傳授開設網店的知識和技能,加快推進電子商務下鄉;要加強創業輔導培訓,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從項目篩選、企業創建、融資指導,到市場開發和企業管理的綜合服務。
四是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建議制訂出臺連云港市推進普惠金融發展的實施意見。對于農民工反映就業創業貸款難、擔保難和創業風險問題,建議政府設立扶持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擔保資金和風險基金。金融部門也要探索放寬農村抵押物范圍,如允許農村土地經營權、林權、農機具等作為抵押擔保。
五是加強輿論宣傳。及時發現返鄉就業創業的典型,大力表彰、廣泛宣傳他們的事跡。積極開展“連云港市農民工就業創業之星”“返鄉就業創業優秀人員”“優秀農民工”評選活動,大力宣傳他們在統籌城鄉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強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的榮譽感、責任感和自信心,引導全社會尊重、關愛和扶持農民工就業,在全市掀起“返鄉就業光榮、服務創業光榮”的社會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