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遠,詹學軍
(安徽新華學院動漫學院,安徽 合肥 230088;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安徽 合肥 241000)
安徽省崔崗藝術產業集聚區發展對策研究
李 遠,詹學軍
(安徽新華學院動漫學院,安徽 合肥 230088;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安徽 合肥 241000)
近年來,安徽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迅速,作為其重要載體的崔崗藝術產業集聚區,得到了安徽省政府的重視和扶持,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也存在不少問題。針對崔崗藝術產業集聚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包括遵循市場規律,以市場為導向,選擇優勢區位集聚,提高“文化”在創意產業中的存在價值;強調藝術村應該與企業、政府行業協會相結合形成一種共存相生的聯盟式產業集群關系,并通過產業集群的強大優勢,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同時,需要有一個社區活動的組織機構,形成社區組織與管理制度;另外,需要完善集聚區的配套設施,定期開展相關活動,提高知名度。
安徽文化創意產業;藝術產業集聚區;發展;對策
藝術集聚區是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一種文化經濟現象,是社會化的文化藝術生產空間,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其以規模化的集群效應取得了競爭優勢[1]。崔崗藝術集聚區是由原創藝術家自發的聚集而成長起來的藝術集聚區,由政府給予政策支持,投入建設資金,幫助藝術家和當地村民規劃發展,雖然形成時間短,但是已經快速發展成了由藝術家工作室、藝術展覽中心、鄉村音樂小鎮為一體的大型藝術集聚區,提升了藝術文化空間、促進了當地經濟增長,對安徽省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產業集聚區指的某種特定產業以及相關支撐產業,或者不同類型的產業,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的地理集中。在自身發展的需求下,這些相互關聯的產業或企業,與選擇集聚在特定區位的產業組織實體相結合,成為產業發展的新型空間載體[2]。
藝術產業集聚區是在城市內部為滿足城市、地區乃至國際藝術產品需求所形成的以藝術生產為核心,吸引關聯產業集中分布的特定區域,是由藝術家群體聚集形成的。中國的藝術集聚區發展時間雖然短,但是卻形成了非常大的影響。它將大量自由獨立的、分散的藝術力量聚集起來,改變了他們的生存方式,一些藝術愛好者、投資者、從業者也紛紛加入,營造了良好的藝術市場,產生了范圍經濟效益。
在國外,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創新型產業形態也在快速的發展,而藝術產業集聚以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為依托,早已成為這種新興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載體和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表現途徑。西方知名的藝術產業集聚區如美國紐約的SOHO區、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欣德利街、英國的伍爾佛漢普頓文化園區等。其發展有一個共同的過程,就是由文化藝術機構、文化企業、藝術家自發的入駐并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到政府給予各種扶持政策,再到多種經營模式共生發展,最終形成比較成功的藝術產業集聚區。其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在發展過程中,這些集聚區遵循市場規律、發揮集群優勢、注重創新競爭、形成多種有效的經營模式、完善基礎設施、合理配置整合現有資源、實現產業合理分工等[3]。
在國內,藝術產業集聚區大多也是自發形成的,北京798藝術區、宋莊原創藝術區、上海畫家村、大芬油畫村、藍頂藝術區等,都是極具特色的藝術集聚區[4]。但是,它們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一些集聚區雖然歷經艱辛,但最終因沒有獲得政府認可,與市場脫軌,經濟鏈斷裂,最終走向衰落;而另一些集聚區得到政府的認可和扶持,發展前景良好,其成敗的經驗也值得我們借鑒。產業項目一定要由市場自發形成,再借助政府資源扶持,打造出完整的產業鏈,和較為集中的交易市場,迅速形成產業集聚,但是要注意政府不能過度介入和干預。
近年來,安徽省著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其產業增速在中部各省中處于領先地位,目前擁有創意產業園區68個,集中在蕪湖、合肥。政府通過各種政策和措施去推動產業基地的建設,如爭取國家的支持、設立專項資金、建立創新機制、強化要素保障等,力求通過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的優勢,促進我省經濟的快速增長。
(一)崔崗藝術產業集聚區發展的現狀
藝術產業集聚區是衡量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標準。崔崗村是合肥藝術區的核心,因其清靜寧祥的鄉村氛圍、包容樸實的空間成本及自由開放的交流互動,使得第一批原創藝術家在2013年自發入駐。這種非政府主導、非機構操作、村民與藝術家共處一村的文化現象代表著兼達眾生的藝術生態結構,是一種開放心態與包容心理的產物,體現了市場主義的邏輯,雖極大程度異化了村落原有的要素稟賦,改變了傳統農業的經濟形態與傳統工業的資源形態,但藝術文化主體與村落主體互惠互利的價值獲取,形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后現代文化與前工業村落文明的聯手交接。
藝術、生活、商業三位一體是藝術家們、鄉政府、村民對崔崗藝術村落的定位。他們一致認為只有遵循安徽省文化創意產業布局的思路,不破壞原住居民的生活狀態,讓藝術家們在村落里以舒適環境的狀態從事創作,同時吸引一些咖啡館、書吧等商業進駐,這三位一體組成的崔崗藝術村才有無窮發展的生命力。在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思路的指引下,當地政府因勢利導規劃建立了崔崗藝術村創意村落,改善村莊基礎設施,使崔崗藝術村更適合藝術家居住和創作。于是藝術家接踵而來,畫室、攝影工作室、陶藝坊等都變成了藝術居住室。
(二)崔崗藝術產業集聚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在發展中偏離創意產業文化的定位
藝術村雖然在安徽省文化創意產業的導向下迅速發展,但是由于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影響,各地在名義上是以藝術村自居,實際上卻在各自發展經濟,忽略了對文化環境的保護。崔崗藝術村從一開始建立之初就是意在打造以藝術主旨的文化藝術產業,聚集了安徽省眾多的藝術名家創立藝術家原創基地,打造藝術品的創作、生產、流通基地。事實上,對于像崔崗藝術村發展模式而言,旅游、農家樂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藝術村發展模式。然而,關鍵在于對旅游的定位是什么,是商業?還是文化?其實,一味地以追求地方經濟增長并不是藝術村唯一的發展目標,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雖然沒有帶來顯而易見的經濟增長,但是他蘊含的文化力量可以激發一個民族、一個區域,乃至一個國家具有持久的發展動力。崔崗村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為了一味地迎合人們的各種需求,部分能為普通大眾接受和消費的工藝品開始進駐,一些打著文化藝術創意頭銜的工藝品店、奶茶吧、餐飲小店確實能夠為崔崗藝術村的發展帶來暫時的繁榮,但是實際上卻偏離了藝術村初始定位。
2.缺乏完整的產業鏈,產業貢獻度低
雖然近兩年安徽省的文化產業得到大力支持,但是受到多年計劃體制思想的影響,現階段理論研究和政策創新的不足,使得安徽省內的文化創意產業與發達省份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崔崗村當地政府雖然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但是由于其形成時間較短,在安徽省乃至全國的影響力小,有些合肥本地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崔崗藝術村的存在,入駐的藝術家數量較少,集聚效應不強,作品的知名度不高,使得崔崗村文化產業發展緩慢,尚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產業上游的創意設計環節較為薄弱,有待進一步提升;產業下游的銷售接近空白,缺少電子商務推廣運用和專業的銷售公司參與;而旅游、食宿、娛樂等延伸產業還處在發展的初期,導致產業貢獻度非常低。
(一)對崔崗藝術產業集聚區準確定位,將藝術與產業有效的結合
文化創意產業具有很高的附加值,主要提供具有個性化的文化創意產品。它需要遵循市場規律,適應市場需求,以市場為導向,選擇優勢區位集聚,提高“文化”在創意產業中的存在價值。安徽省的文化創意產業還處在發展的初期階段,不夠成熟穩定。雖然省內很多地方都紛紛投入到這場建設當中,但是大多建立的藝術產業集聚區都存在著大而全、定位不明確的問題,這直接導致藝術集聚區的創意產業淪為低檔的銷售雜貨店,不倫不類。
崔崗藝術集聚區處于發展初期,應該抓住良好的歷史機遇,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合理配置資源,采用有效的產業化模式發展藝術創意市場,給自己準確的定位,是中高端商品畫的創意生產模式還是低端的復制生產模式;要在安徽省美術市場消費當中起到主導作用,逐步形成由原創設計帶動商品復制生產的經營模式;面紛亂復雜的消費市場,找準自己的定位,要兼顧到藝術追求與產業發展兩個方面,在發展的不同階段,采用適應市場的不同經營策略,在市場中發揮自身的獨特的藝術優勢,使藝術產業能夠持續穩定的發展。
(二)藝術村應該與企業、政府等形成產業群聚,形成較完整的產業鏈
產業集聚是在某一個特定的區域內,一系列相互發生連接性的機構或者企業,所展開既競爭又合作的相互關系,其優勢可以更好地節約成本,促進信息流通和合作的目的,譬如,宋莊、周村都是知名的產業群聚案例。宋莊藝術家村的運營具有高度的組織性、規劃性。聚集區內的各項行政事務都有專業的人負責,如藝術家的入駐、地產的開發、展覽的策劃等,在專業組織方面,成立了藝術村藝術家協會,方便藝術村與地方政府進行溝通,這是藝術工作者與地方主管部門之間的信息流通與政策扶持的雙贏成果,值得其他同類藝術村借鑒。例如大芬美術家村在集聚區內形成了商戶間頻繁的協作關系,從創作生產到銷售,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一些配套的相關產業也很齊全,如畫框裝配、顏料、畫筆、培訓、物流等發揮了良好的集聚效應。通過產業集聚,促進了藝術家之間的交流,提高繪畫的技術,加快信息傳遞,激發創意的靈感。崔崗藝術村應該與企業、政府行業協會相結合形成一種共存相生的聯盟式產業集群關系,通過產業集群的強大優勢,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這將更有利于崔崗藝術村的健康發展。
(三)建立政府組織機構,加大扶持力度,推進集聚區持續發展
藝術產業集聚區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政府的介入和扶持政策要有一定的限度。政府應認可藝術產業集聚區的地位,并給予政策扶持和產業的整體管理,要加強集聚區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如藝術館、廣場雕塑、休閑街區等,要幫助集聚區引進和留住創意人才,對愿意入駐的高級別藝術家給予優惠政策。另外政府要定期投入資金用于各種活動、參與各種展會,擴大其影響力,使得產業能夠持續穩定的發展。
崔崗藝術集聚區在安徽省文化創意產業的導向下也在不斷地壯大,藝術創作者數量也在不斷地增加,但是目前藝術村的集群化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遠沒有像香港牛棚藝術節、火炭藝術開發日的品牌模式在社會上產生深遠的影響。崔崗藝術村除了藝術家的積極活動外,更需要有一個社區活動的組織機構,形成社區組織與管理制度。政府通過設立這種組織機構,體現對藝術創意產業的扶持政策,專門用于支持藝術社區組織的各項活動和基礎建設。同時,藝術村的藝術家們除了自我提升藝術技藝產生佳作外,不應該忽視國際藝術社區組織呼吁的培育、推廣藝術的職責。藝術家們應該積極地參與創作,摒棄閉門造車、單打獨斗的舊觀念,以開放的胸襟、堅韌的毅力投入到藝術活動中。
(四)完善集聚區的配套設施,定期開展相關活動,提高知名度
藝術集聚區就像是一個博物館,還承擔著文化傳播的功能。其在建立之初并不是赤裸裸的經濟利益,最主要的意義就是為了實現藝術與文化的目的,擔當公共美術館的角色[5]。藝術村作為一種特殊的城市文化空間,將帶動整個社群文化,影響著城市文化生態的發展。通過對安徽省崔崗藝術村的調研活動可知,定期開展的工作室創作展演活動,除了可以吸引大批社會群眾來參加藝術村工作室的觀展活動,而且也可以提高民眾的審美修養,培養潛在的收藏家。最主要的還是通過藝術村的展演活動使藝術村更夠更具有凝聚力,產生藝術激發的功能,為藝術村的藝術家提供一種互相交流、彼此溝通、共同創作的空間,讓單個的藝術家不至于迷失于自己的狹小空間中,而是通過藝術家彼此之間的對話、碰撞、交流產生新的藝術靈感,獲得新的藝術創造。這種同行藝術家之間的相互交流,能夠賦予藝術家之間更多的創作靈感,給藝術家帶來同行認可與反饋,同時增強藝術家的自信心,有利于藝術家之間建立彼此的信任感。
[1]肖雁飛,殷為華.試析新經濟時代下創意產業區的發展背景和條件[J].世界地理研究,2008,(1).
[2]曾耀農.長株潭城市群文化產業發展的空間布局[J].湖南商學院學報,2016,(3).
[3]方慧艷,殷為華.安徽省加快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戰略對策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s3).
[4]張雯.藝術家群居狀態和藝術集聚區發展特征的對應與差異[J].大眾文藝,2015,(1).
[5]張淑梅.內蒙古藝術產業集聚區發展模式及路徑選擇研究[J].內蒙古大學學報,2015,(5).
(責任編校:陳婷)
Countermeasures for Art Industry Gathering Area Development in Cuigang, Anhui Province
LI Yuan, ZHAN Xuejun
(School of Animation, Anhui Xinhua College, Hefei Anhui 230088, China; School of Fine Art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41000, China)
In recent year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re developing rapidly in Anhui province.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uigang art industry gathering area has obtained Anhui provincial government’s attention and support, showing a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n allusion to problems of Cuigang art industry gathering area,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ollow the market rules, be oriented by the market, select locations with advantages to gather, and raise the value of “culture”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emphasize that art village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enterprise, the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association to shape a coexistence of allied industrial cluster relationship and form a relatively complete industrial chain based on the advantage of industrial cluster; at the same time, we need an organization for community activities and form 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in addition, improve the facilities in the gathering area, carry out relevant activities regularly and raise awareness.
Anhui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rt industry gathering area;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2017-04-13
安徽省人文社科重點項目“安徽省文化創意產業導向下的藝術村發展研究——以崔崗藝術村為例”,編號:SK2016A0449。
李遠(1980— ),女,安徽界首人,安徽新華學院動漫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詹學軍(1965— ),男,安徽蕪湖人,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G124
A
1008-4681(2017)04-00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