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子
◎文/林清玄
鄭亞旗:像運作迪士尼那樣,“開發”鄭淵潔
◎文/木子
他是童話大王鄭淵潔的兒子,18 歲被老爸要求自力更生,開著奧迪去當搬運工,22歲后卻反過來成為老爹的『老板』,甚至放下狠話,要『開發』老爹,打造像迪士尼一樣的動漫王國……
10歲時,鄭亞旗被老爸鄭淵潔帶回家上“自家的私塾”。不久,小家伙被電腦深深吸引。摸索幾年后,他開始為IT媒體寫游戲攻略和硬件分析。后來他干脆和幾個網友聯合起來替人做網站建設。15歲那年,鄭亞旗接到了第一筆單,由此賺得人生第一桶金4萬元。
18歲生日這天,老爸送了一輛奧迪給他后說:“從今天起,你就成人了,以后要獨立生活。”接著就將其“掃地出門”。揣著“小學文憑”,鄭亞旗四處碰壁,最后干脆找到一家報社,先從搬運工做起,隨后又花了很短的時間建起了報社網站。對方很快聘用他做IT技工,并開出了不菲的薪水,而且不到一年就被提升為網絡技術部主任。
站穩腳跟后,鄭亞旗覺得老爹埋身書齋太過浪費,還不如加盟電視,做大童話王國。他給老爸策劃了一個電視欄目叫《鄭式胡說》。錄了幾期后,給兒子“打工”的鄭淵潔撂挑子不干了:“你讓我重復又重復,這活兒我不接了。”對此,鄭亞旗非常生氣。
2004年,鄭淵潔參加一個活動時,一位30多歲的讀者對他說:“我是看著您的書長大的,可現在的孩子不太喜歡純文字的東西了,我希望能給孩子買到皮皮魯和魯西西的連環畫冊,兩代人一起欣賞該多好。”鄭淵潔激動了,他決定按這位讀者的想法,進行新的童話創作。
老鄭回家后給兒子發短信:“我想通了,你的漫畫主意不錯。”其實亞旗以前曾多次提出把父親的作品做成漫畫,但他就是聽不進去。不料這回兒子卻杠上了,有了父親中途變卦的“前科”,他堅持要簽合同:“如果你違約,該賠償我多少就要賠償多少。”就這樣,出版“皮皮魯畫冊”的事敲定了。
2005年初,鄭亞旗創辦了《皮皮魯》雜志。不過,父子倆的這次合作卻換了位。鄭亞旗接到老爸新創作的60多份稿件,斃掉了一批,又打回一批:“你看看,你的文字根本沒有一點畫面感,你讓別人怎么畫?”鄭淵潔寫了20多年童話,很少有編輯斃他的稿子,這次,當爹的終于發作了文人臭脾氣:“再斃掉,你就不怕我不給你寫了?”亞旗卻淡定地說:“有合同在,你敢嗎?”
老子比兒子會寫童話,但兒子比老子會經營。經過鄭亞旗的策劃,2005年5月,由他做主編、鄭淵潔創作的《皮皮魯畫冊》出版后,當年銷量就飆升到500余萬冊,拿著高額版稅,看著老中青三代作者發來的贊嘆,鄭淵潔徹底服了!
當時,鄭淵潔的書每年能賣出100萬冊,就發行量來說,這個數字已是一個很好的成績,老鄭也很知足。沒想到兒子卻說:“太少了,《哈利·波特》賣得多火,您的書連排行榜都上不去,多丟人。您寫得并不比《哈利·波特》差,而且可能更適合中國小孩兒看,就是因為不懂包裝策劃,銷量才上不去。我就不信重新包裝后的皮皮魯和魯西西勝不了那個戴眼睛的魔法師!”
于是,他攛掇還堅持用筆和紙來寫作的鄭淵潔先習慣用電腦碼字,然后習慣每天更新博客和個人網站內容。最后,他慫恿老爹與電視媒體打交道,錄節目、講脫口秀。其實這些都是鄭淵潔在生命的頭50年里沒想過,甚至“特別排斥”的事情。
不過,鄭亞旗為他支的這些招真的還挺管用,第二年,他的書就賣出200萬冊,以后逐年大幅遞增。《皮皮魯畫冊》6年更是銷售2600多萬冊,印數創造了童話類圖書的奇跡。如今僅圖書業務,一年就能實現1.5億元的銷售額,且在紙媒發行量斷崖式下滑的大環境中,讓老鄭這幾年連登中國作家富豪榜!
2007年,父子倆還聯手創辦了“皮皮魯作文講堂”。當時,鄭淵潔打算找熟人,每周末租一個小學教室用用算了,可兒子堅決不同意,他說:“您鄭淵潔講課就得要最豪華的環境。”并建議租北京建外現代城的房子,老爹心疼地說:“那多貴啊!”鄭亞旗又跟他分析一通:“帶孩子來上課的95%都是媽媽,這里交通方便,地鐵就在樓下,有充足的停車位,還有購物場所。而且以后你找你的名人朋友來開講座,總不能在胡同旮旯的小學里吧!”
沒想到在上完第一堂課后,鄭淵潔下了講臺就得意洋洋地對兒子慨嘆說:“站在一個月租金兩萬的教室里講課,感覺真是不一樣!”
皮皮魯講堂大獲成功后,鄭淵潔對兒子的眼光和能力開始深信不疑。鄭亞旗覺得,父親的書盡管在這20多年里,累計銷售上億冊,但鄭淵潔童話品牌商業價值的開發度還遠遠不夠,他要像運作迪士尼那樣,逐步“開發”鄭淵潔!
最終,父子倆達成了協議,鄭淵潔索性將自己的文字作品、影視版權、作文講堂、電視節目和演講等,全部交給鄭亞旗去運作,兒子成了他的“經紀人”。
2010年,鄭亞旗創辦了北京皮皮魯總動員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圍繞鄭淵潔的作品、及以“皮皮魯”為主打的人物形象,形成了它今日的業務板塊和商業模式:出版、皮皮魯講堂、游戲,和一個面向兒童的互聯網社區“Z星球”。他要把父親所創造的童話世界,搬到現實中,并進行商業化運作。
從做雜志、辦講堂,到制作網絡游戲,鄭亞旗沒有經歷太多掙扎的心理階段,他認為孩子接觸互聯網是大趨勢,但作為家長的70后、80后們,卻還不是很清楚應該讓孩子接觸什么。如果現在有專門為孩子做的網絡游戲,家長就會放心很多。
從2010年開始,鄭亞旗將其團隊開發的《皮皮魯和419宗罪》,定位為“與眾不同”的兒童游戲。“這款游戲的首要目的是娛樂,但是在游戲過程中,兒童會學到很多常用的法律知識。”過去,不少家長是不愿意孩子接觸網游的,但鄭亞旗后來卻發現,父母和孩子一起玩這款游戲的非常多。測試期間提出修改和改進建議的玩家中,居然有不少是孩子的家長。單沖這一點,他就覺得這件事兒算是干對了!
Z星球于2011年上線,現在已有幾百萬的孩子在這個社區注冊。用鄭亞旗的話說,它就像一個線上的主題公園。社區創辦了Z星雜志、ZTV、Z星時報、Z星學校、鄭氏家庭教育群;也有419宗罪、紅塔樂園等多款游戲。鄭亞旗說,“有點像進了迪士尼樂園一樣”。
一直有人說,鄭淵潔的童話不是寫給小孩看的而是大人。童話本身的寓意、諷刺,可挖掘的內涵,真不知比一些商業電影高哪去了。所以,鄭亞旗對做動畫片和電影很有信心。
他的信心得到動漫市場的認可,陸續有多家合作方找到鄭亞旗。“從2014年年底影視IP熱起來,一兩年的時間,有100多個視頻網站、影視公司找我聊授權,一線的我見了95%。”可能正是這樣的議價優勢,讓他的決策更慎重而緩慢。“我選擇合作方,最關心的是對方如何賺錢,不賺錢的合作一次之后,對品牌來說是爛尾樓,這事不能長久。”
鄭亞旗說,目前合作比較成功的系列是皮皮魯的安全故事——《皮皮魯送你100條命》,2015年已經和星夢工坊合作了兒童安全大劇場話劇,每場都是500人以上,演了100場。2016年,他又把這個系列的兒童安全動畫片改編權授權給了樂視,5分鐘一集,共100集,今年寒假就會上映。
而關于皮皮魯的一部大電影,最近也即將開始拍攝,鄭亞旗介紹說:“片中,皮皮魯和魯西西都會真人化,長大成高中生。再請最一線的當紅小鮮肉來演,配上大牌明星的父母和反派。”他說,制作成本在8000萬元左右,2017年冬季就能上映!
以后像《五個蘋果折騰地球》《蛇王淘金》《魔方大廈》等,都將搬上大銀幕,做IP影視化。他要把“皮皮魯”做成一個大品牌,像《米老鼠與唐老鴨》那樣,還要開發周邊產品。
鄭淵潔創造了一個停留在平面上的童話世界;而現在,鄭亞旗則極力把這個停留在印刷品上的世界,拉到一個現實的商業環境:讓父親創造的童話王國,在他手里立體、有創造性地呈現出來。這,或許就像在沙漠中打造一座城市、一個王國,對鄭亞旗來說,它是一個造夢的過程!
/生活智慧/
花費時間和浪費時間
◎文/林清玄
李小龍尚未成名時,在好萊塢教授武術。有一天教完武術,他和他的弟子,有名的劇作家史托寧·施利芳一起喝茶聊天,談到了“花費時間”和“浪費時間”的不同。
“花費時間是把時間花在某件事上。”李小龍首先開口,“在練功夫時,我們是花費時間,現在談天,也是花費時間。浪費時間則是糊里糊涂或漫不經心地把時間消耗掉。我們有時把時間花費掉,有時把時間浪費掉,至于是花費還是浪費,全靠我們自己的選擇。但無論如何,時間一過去,就永遠不會回來了。”
“時間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史托寧同意,“任何人偷走我的時間,就等于偷走我的生命,因為他正在取走我的存在。當我年齡變大時,我知道時間是我唯一剩下的東西。因此,有人拿著什么計劃找我時,我就會預估這項計劃將花費我多少時間,然后問自己,因為這個計劃,我愿意從我所剩的少數時間內,支取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嗎?它值得我花費這么多時間嗎?還是我只是在浪費時間呢?如果我認為這計劃值得我花費時間,我就會去做。”
“我把同一尺度用在社會關系上。我不容許別人偷走我的時間,我不再廣交天下豪杰,我只結交那些能夠使我過得愉快的朋友。在我的生命中,我空出若干必要的時刻,什么事也不做,但那是我自己的選擇。我情愿自己選擇如何花費時間,而不盲從于社會習俗。”
史托寧說完后,李小龍望著天空,一會兒才問,是否可以出去打個電話。
李小龍回來時,微笑著說:“我剛才取消了一場約會,因為對方只是要浪費我的時間,而不是幫助我花費時間。”然后他很誠懇地對史托寧說:“今天你是我的老師。我第一次知道我一直在跟某些人浪費時間,以前我從沒想過他們是在取走我的存在。”
我一直很喜歡李小龍的這個故事。我想,李小龍之所以以少數幾部電影就令人念念不忘,是因為除他的電影和無數榮譽外,他還有敏于深思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