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澤慶 鄭恒 劉其禮
[摘 要]高職護理教育屬于以培養“能力為本位”的教育。高職護理醫學基礎課程中的“三理”課程包括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教學重點為理論知識,實驗教學隸屬于理論教學,其實驗內容偏向于驗證理論和演示現象,忽略了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了提高高職護理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實現綜合性人才的培養,通過教學改革將“三理”的實驗課程有機整合,獨立開展醫學機能學實驗是必需而緊迫的。
[關鍵詞]高職護理;醫學機能實驗;教學改革;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 G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7)03-0053-03
高職教育以技術應用為核心,強調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高職護理教育亦秉承這種理念,旨在培養面向臨床護理和社區衛生保健第一線、具有較強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具備綜合職業能力的應用型職業技術人員。因此,作為高職護理教育應著重加強實踐教學。然而,當前高職高專護理教育仍以理論教學為主,與現階段高職高專學生由于動手能力差造成的就業難及中國臨床護理人才缺乏的現狀相矛盾,這就使得高職高專護理專業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高職護理醫學基礎課程中的“三理”課程包括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以往的教學重點為理論知識,實驗教學隸屬于理論教學,實驗內容偏向于驗證理論和演示現象,忽略了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借鑒其他高職高專學校的成功經驗,依據護理高職教育的培養方向,合并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這三門主干基礎醫學課程,開設針對高職護理學生的醫學機能實驗技術,以2014級和2015級高職護理專業的318名學生為對象,對實驗教學改革做了一些有意義的探索。
一、高職護理專業開設醫學機能實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包含高等職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2011年-2015年的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優化護理人員的隊伍結構,提高大專層次和降低中專層次護理從業人員的比例。如今,我國正大舉實施五年制高職教育,廣東省部分高職高專院校施行對口自主招生3+2分段中高職教育,即3年中職教育加2年高職教育的教育模式,用于培養一批社會所需的職業技術人員。
可以以綜合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作為護理緊缺型人才的培養重點,在教學中以突出綜合素質培養為主,加強操作性教學,著重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和服務水平。如今3+2高職的學生多數是中考后的畢業生,文化程度比高考后的畢業生低,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培養,學習方法需要指引。我們對新入校的護理高職生開設高職生理學課程。雖然他們在中職階段對生理知識已經有了初步了解,但當他們接觸高職生理學這樣一門綜合性強且難度又高的課程時,有的學生還像中職階段那樣知識點雖背得滾瓜爛熟卻不理解,學習存在極大的困難。學生對學習時常表現出畏懼情緒,教師的教學效果也欠佳。因為基礎不扎實,到了第二學期隨著藥理學、病理生理學課程的陸續開課,學生已遺忘了曾經學過的生理學知識,到了上護理專業課時,部分學生已將之前所學基礎知識點忘得差不多了,更談不上知識點、線、面的結合了。所以,為了讓高職護理學生擁有良好的綜合基礎,完成技能型緊缺人才的培養任務,醫學機能學實驗的開課是必需而緊迫的。
醫學機能學實驗是一門包括生理學實驗、病理生理學實驗、藥理學實驗的實驗性學科,其實驗對象是活體動物,是對活體動物進行各種生理活動及規律、病理生理改變以及藥物和機體的相互作用以及規律(療效與不良反應及其機制;藥代動力學及其規律)的研究。其所有的實驗結論都來自活體組織器官、活體細胞或動物的整體反應結果;對傳統實驗方法及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新是它的特別之處。它能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學生的動手和分析能力。“三理”實驗課程的主要實驗對象都是動物,通過使用相同的設備儀器觀測實驗動物的正常情況、病理狀態和藥物的作用等,能有效結合教學資源,讓學生們更容易適應教學內容,讓教師的教學效果更加理想。因此,將“三理”的實驗課程進行整合,獨立開設一門醫學機能實驗學課程是完全可行的。大部分的醫學院校已經開始普及這門學科,如果能在五年高職教學中把這項教學進行推廣,那么最終的受益人就是將來的護理工作者。
二、適應高職護理需求的醫學機能實驗技術教學改革實踐
(一)建立高職護理醫學機能實驗技術課程體系
我校開設醫學機能實驗技術已有十多個年頭,但以往課程主要針對臨床專業。不同專業醫學機能實驗課程應該要有所側重,實行分類教學。這門面向高職護理專業的機能實驗技術課程,應當突顯它的特色,即它能大力拓展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臨床思維,注重鍛煉和培養與護理工作崗位、工作任務相關的觀察能力和臨床操作能力,培養護理專業的創新觀念和團隊合作精神。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編寫了適用于高職護理專業的教學大綱,并且開設了醫學機能實驗技術這門課程,課程共28節課。在同一時間,我校相關教師按照高職護理專業培養人才的目標,主編了適用于高職護理專業的醫學機能實驗教材,教材已由人民衛生出版社負責出版。另外,還編寫了《醫學機能實驗技術教學大綱》和《醫學機能實驗技術考試大綱》兩本校本教材,制定了醫學機能實驗操作各項評分標準和實施細則。
高職護理教育最明顯的特點就是以實踐操作為核心,尤其重視實驗教學。因此,建設高職高專醫學機能實驗技術這門重要的實驗課程時,應通過整合“三理”學科實驗,避免在教學中出現重復交叉的內容;應削減有關的驗證性實驗,適當增加一些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以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我們參考張紅英等設計的問卷,對2014級和2015級318名高職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有52%和41%的學生對所開設的實驗項目非常感興趣或比較感興趣
(二)建立新的考核評價體系
以往大多數學生甚至部分教師重理論、輕實踐,認為實驗教學是輔助教學,部分學生不動手操作、不記錄數據、不分析結果、站著看、照抄其他學生的實驗報告;還有部分學生篡改實驗數據和結果。為杜絕此類現象,我們建立了一種新的考核評價體系。
1.總成績的40%來源于平時考核。在課堂上,考核出勤、紀律、實際操作及提問,課后小組內網上互評分,教師對每個實驗小組打分。
2.總成績的20%來源于電子版的實驗報告。我們采取在高職護理試行網上提交作業,教師網上打分的方式,根據學生書寫是否規范、記錄數據是否合理、分析是否全面進行評分。
3.期末實驗考核操作占醫學機能實驗學總分的40%。在考試之前給出實驗操作考核范疇,以個人或小組為單元抽簽確定每個小組或者個人的實驗考核項目。在考實驗操作的同時,要求學生有自己合理獨特的剖析和闡述。教師按照實驗的評分標準給學生的每一個步驟打上相應的分數。
由這3部分匯合而成的高職醫學機能實驗綜合成績,不僅能實事求是地反映學生對實驗操作和具體原理的領悟、把握情況,還能從側面清晰地反映學生的操作能力,科學客觀地評估了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這種考核評價體系能更加公平、客觀、具體地評價醫學機能實驗教學的效果,推動了學生自身創新觀念和能力的培養。
(三)利用網絡平臺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與交流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促進了師生很好地即時交流。我們為了更好地給高職護理學生提供及時的幫助,在建設校級醫學機能實驗技術精品資源共享課網站時,也搭建了機能實驗網絡教學平臺。在醫學機能實驗網絡教學平臺上,學生們可以獲取各個實驗項目的實驗操作指導、實驗操作視頻、實驗儀器使用指南、各種實驗試劑的配置方法等實驗資源,以此來開闊自己的視野,拓展自己的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實驗失敗率高、動手機會少、操作時間不足等問題。同時,我們實現了學生在線提交和教師在線批改電子實驗報告,學生每次實驗課結束后在網上平臺撰寫實驗小結和小組互評分。絕大部分學生使用一學期后,對機能網絡教學平臺的評價是正面的。
三、小結
機能實驗教學這門課程是高職護理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擔著培養具有創新觀念和技能的高素質、高技術人才的重擔。通過問卷調查我們認為,在高職護理學生中開設醫學機能實驗這門課程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醫學機能實驗教學是醫學教育中的基礎性操作課程,它在目前培育高技術、高水平的人才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高職護理教學中開設醫學機能實驗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任重而道遠。在課程開設中要不斷地摸索和分析可能出現的問題,探索課程構建及運行規律,使醫學機能實驗在高職護理培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 參 考 文 獻 ]
[1] 朱彩蓮,楊潤豐.廣東省中高職三二分段銜接及問題探討[J].繼續教育研究,2014(8):25-27.
[2] 王玨,孫國銓,俞月萍,等.關于建設高職高專醫學機能實驗教學平臺的幾點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5):30-31.
[3] 張春鶯,吳惠文,李錦平,等.完善機能實驗學考核體系培養護理技能型專門人才[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3):30-112.
[4] 黃雅平.如何提高高職醫學院校機能實驗教學質量的初步探討[J].海峽藥學,2013(5):286-287.
[5] 張紅英,撲日龍,李迎軍,等.醫學機能實驗教學改革效果的問卷調查與設想[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1):18-19.
[責任編輯: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