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競
[摘 要]視頻偵查技術是公安類院校普遍開設的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程。通過分析視頻偵查技術課程的教學現狀,從視頻偵查技術課程體系的建設,分層分類教學以及課程考核方案三個方面進行了改革研究,以適應該課程教、學、練、戰一體化的特點。實踐結果表明,新的教學模式明顯提高了視頻偵查技術課程教學的整體質量和學生的整體素質,更符合公安視頻偵查人才培養的需要。
[關鍵詞]視頻偵查;教學改革;分層分類教學;形成性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7)03-0033-03
隨著“天網工程”、“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等大型安防工程的推進,視頻監控網絡覆蓋率不斷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也更為廣泛。近幾年來,視頻監控對于公安工作的作用正日益顯現。以視頻監控為載體的視頻偵查技術在指揮調度、打擊犯罪、維穩處突以及服務群眾等方面不斷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因此,培養視頻偵查技術方面的人才已經成為公安行業的迫切需求。近幾年來,全國各大公安院校紛紛開設了視頻偵查技術的相關課程,但是由于視頻偵查技術本身的發展歷史短,且技術更新速度快,至今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完整的課程理論體系。本文針對視頻偵查技術課程的現狀,在課程體系建設、分層分類教學以及課程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
一、視頻偵查技術課程現狀
視頻偵查技術是繼公安刑事技術、行動技術(即技術偵查)、網絡安全保衛技術之后的第四大公安專門技術。在理論研究方面,已經形成了以“十大戰法”為代表的視頻偵查技戰法;不少學者和專家就視頻偵查概念與內涵、應用規律進行闡述,有關視頻偵查的專著也相繼出版。2013 年公安部審定了視頻偵查中現場勘查、圖像信息收集等環節相關的八項標準和操作規范,這表明視頻偵查作為一項公安業務開始走向標準化、規范化的應用階段。然而,現階段各公安院校開設的視頻偵查技術課程普遍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一)課程體系尚未成熟
視頻偵查技術作為一門系統性課程在公安院校中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近幾年,國內許多公安院校相繼開設了視頻偵查技術或圖像偵查技術等類似課程,但教學內容及教學形式各異,尚未形成一套統一的、科學的教學體系。此外,視頻偵查技術的可參考教材較少,許多院校仍以2012年公安部五局主編的教材《視頻偵查學》作為主要的理論支撐和教學依據。然而該教材的出版距現在已有數年,且視頻偵查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書中一些理論和方法如今已不太適用。此外,對于不同專業的授課對象教師沒有進行分層分類教學,而是以相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一刀切”式授課,未能與各專業的培養目標相結合。
(二)考核方案不適應需求
課程考核方案是教學質量控制中的重要環節,與教學質量及人才培養密切相關。作為一門實戰性強的專業課程,視頻偵查技術的考核應以實戰為導向,遵循“教、學、練、戰”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注重案例分析教學、實戰模擬訓練等方式,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實戰能力。而現階段大部分公安院校的考核方式仍然以期末閉卷考核為主,這不僅脫離了公安實戰的需求,也忽略了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授課教師對專業課形成性評價的不重視;二是受實訓條件限制,缺乏模擬實戰所需的軟硬件設備。
浙江是視頻偵查“十大戰法”的發源地,且具備較好的視頻監控條件及配套軟硬件設備。作為承擔培養浙江公安人才任務的浙江警察學院,如何建設科學、完備的視頻偵查技術課程體系是一項極其重要的研究內容。
二、視頻偵查技術課程體系建設
毋庸置疑,科學的視頻偵查技術課程體系對于視頻偵查技術人才的培養、視頻偵查流程的規范以及視頻偵查工作的開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現階段對于視頻偵查技術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實戰經驗的總結以及技戰法的研究上,不僅缺乏貼合實戰、行之有效的指導理論,也沒有可作為依據的法定規范及流程。因此,視頻偵查技術課程內容的設置應以授課對象的培養目標為依據,從理論和實訓兩個方面實現教、學、練、戰的一體化。
(一)理論課內容設置
傳統視頻偵查技術的理論部分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即視頻偵查技術的基本概念,視頻監控系統的組成及現狀,視頻圖像處理的相關技術,視聽資料的檢驗鑒定,視頻偵查技戰法等。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視頻偵查技術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為使學生能夠及時掌握涉及視頻偵查相關的新技術、新應用,突出視頻偵查技術課程中所偏重的“技術”成分,授課教師應隨時關注相關領域的發展動態,將前沿的知識第一時間傳授給學生,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術及應用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其科技素養。
(二)實訓課內容設置
視頻偵查技術是一門專業性高、實戰性強的課程,其實訓內容設置應以實戰應用為導向,一般需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監控設備的使用與操作,視頻圖像的處理,視頻現場勘查,視頻信息的搜索與分析等。而隨著視頻偵查技術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其實訓課程往往需要一定的軟硬件平臺作為支撐。因此,實訓室至少需要安裝有校園監控實戰平臺、視頻圖像分析處理軟件等系統,使學生能夠在與實戰接軌的實訓環境中順利開展視頻偵查活動,完成模擬案件的研判與偵破。此外,實訓案例的選擇應多樣化,既要有來自基層的實際案例,也要有校園內的模擬案例,還要有公安部、省公安廳的比武案例,三者在培養學生視頻偵查能力上各有偏重。實際案例往往由基層教官提供,均是來源于一線的經典案例,這種案例可以讓學生了解實戰中的視頻偵查方法和程序;模擬案例則圍繞授課的相關知識點進行設計,可隨時根據教學內容和目的進行調整,具備靈活性和針對性,其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通過模擬案例掌握特定的知識點;而比武案例相對來說難度較高,其往往作為教學的延伸與拓展,旨在啟發學生思考,鞏固之前所學內容。
三、視頻偵查技術課程分層分類教學
視頻偵查技術課程根據授課對象的不同,其授課內容、授課方式也會有較大的區別。一般來說,視頻偵查技術課程的授課對象分為公安院校學歷教育的學生、從事視頻偵查工作的在職民警及相關技術人員。而公安院校學歷教育的學生根據其不同專業在教學上應有所不同,較為理想的方法是采用分層分類的方式進行區別教學。由于職業技能培訓具備較強的專業性和實用性,且培訓周期較短,重在強化學員的專業技能;而學歷教育在培養學生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更注重其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兩者無論是在授課對象條件、課程內容設置及考核方案上都有著極大的區別。這里主要就學歷教育中視頻偵查技術課程的分層分類教學進行探討。以浙江警察學院為例,該課程授課對象包括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偵查學專業及其他專業,根據專業的不同需求,應突出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視頻偵查技術核心技能。
(一)刑事科學技術專業授課內容
刑事科學技術也被稱為物證技術,其主要任務是服務犯罪現場勘查及物證調查,研究對象主要是各種物證。2012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已將視聽資料納入證據范疇。因此,根據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學生的專業需求,課程應突出視頻資料作為證據的程序性和法定性,具體內容應包括視頻資料真實性檢驗、視頻中目標圖像的檢驗鑒定、圖像清晰化處理、視聽資料的出示與質證等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應始終圍繞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將該專業核心技能定位在視頻資料作為證據的使用上。
(二)偵查學專業授課內容
偵查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刑事犯罪行為、偵查行為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因此,視頻偵查技術的教學內容應圍繞“偵查”的基本行為形式展開,其教學內容的重點應放在視頻偵查的基本方法、視頻偵查的組織與實施、視頻現場勘查、視頻信息分析與研判等方面,以區別于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將專業核心技能定位在視頻的偵查程序與策略上。
(三)其他專業授課內容
有鑒于視頻偵查技術在公安工作中的廣泛應用,有必要針對其他公安類專業開設視頻偵查技術公共選修課程,旨在培養掌握一定視頻偵查技術的復合型警務人才。因此作為公共選修課,其課程內容應主要放在視頻偵查概念、視頻偵查設備、視頻偵查地位及其在不同警種工作中的應用等方面,將教學目標定位在夯實學生基礎、啟發學生思考上,使不同專業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四、視頻偵查技術課程考核方案
視頻偵查技術課程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及應用性的專業課程,僅僅依靠傳統專業課以及期末一次性卷面考核顯然無法適應該課程教、學、練、戰一體化的特點,且容易導致學生“平時松、期末緊”的不良學習狀態。根據國內外教育學家的觀點,課程的考核方式以終結性評價為主逐漸轉變為持續性開展評價已成為今后教育評價的變革趨勢。因此,集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于一體的考核分方案更能檢驗出視頻偵查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兩者占比各為50%左右。
(一)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又稱過程評價,是授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即時、動態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并根據評價反饋及時調整、改進教學方式,以獲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在視頻偵查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形成性評價可以采用討論、作業、實訓報告、階段性測驗等多樣化的方式實施,以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同時引導教師更好地設計教學方案,提高教學質量。筆者以視頻偵查技術課程中的監控圖像測量為例,介紹形成性評價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具體如表1所示。
(二)終結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指的是在教學活動結束后對課堂教學的達成結果進行評價。傳統專業課程的終結性評價一般采用期末閉卷的方式進行,不僅分值占比較大,且考核的內容往往停留在理論層面。視頻偵查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程。作為終結性評價,不僅應考核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更應注重檢驗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例如可設計一個綜合性的模擬案例,其中包含時間校正、監控圖像測量、視頻搜索、案情分析等知識點,要求學生在視頻偵查實訓室環境下,利用所學的各種軟硬件設備來完成考試。這樣的考核方式不僅能夠較好地通過實踐操作檢驗學生各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同時考題緊貼實戰,避免了學生所學與所用的脫節。但是由于此類考題需要經過精心設計,且需提前組織人員模擬,工作量較大,因此需要動員整個課題組共同設計完成。
五、結束語
視頻偵查技術課程是公安類院校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對該課程的教學體系、方法以及考核的改革應始終以培養應用型公安技術人才為導向。通過對該課程教學體系建設、分層分類教學以及考核方案的探索研究,不僅能使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的課程體系設計更為科學,同時還能以多樣性的方式加強形成性評價,使考核方案緊貼實戰,評價更為合理。
[ 參 考 文 獻 ]
[1] 段蓓玲.視頻偵查教學方法拓展性研究[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5(11):142-145.
[2] 李娜.視頻偵查課程內容體系建設研究[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學報,2015(3):78-80.
[3] 梁兵,代云鵬,李金嶺.視頻偵查體系建設之思考與探索[J].北京警察學院學報,2014(1):57-60.
[4] 梁武斌. “教、學、練、戰一體化”教學模式在《視頻偵查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北京警察學院學報,2013(5):100-103.
[5] 孫展明,尹偉中.論視頻偵查的幾個基本問題[J].公安教育,2015(12):32.
[責任編輯: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