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香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毙〗M合作學習立足學生長遠發展,承認學生是獨立的可塑性的學習主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真正體現了小學教育的奠基作用,被越來越多的老師實踐。但是走進以小組合作學習為模式的新課改課堂,我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存在許多問題學生:學生展開討論時,老師不是自顧自地在看自己的教案,就是思考準備著自己下一個教學環節。教室里學生貌似討論熱烈,參與熱情高,但是仔細觀察傾聽,有的學生東張西望,有的學生低頭沉默不語,小組里面只有幾個學習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學生在發言,既沒有學生之間不同見解的交流,也沒有有理有據的爭論,這樣的小組合作交流是缺乏實效的。
認真分析原因,我發現問題的關鍵取決于教師的引導。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是既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又能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那么,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該如何發揮主導作用?
一、課前認真備課,科學預設課堂教學活動
課堂教學中,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內因。學生主體能力的增強需要加以培養、指導,學生畢竟是學生,他們對教材的解讀、對學習內容應達到的目標要求也是模糊的,必須在教師的導引下才能完成。所以,教師在上課前要研讀教學大綱、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既要明確學段目標要求,又要明白教材的單元目標要求和重難點,更要清楚當堂教學的目標要求和重點難點,確立三維目標,科學設計學習目標和學習流程,預設合作學習方式,對哪些問題是學生能夠獨立解決的,哪些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哪些問題需要學生在集體交流中分享彼此的智慧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預設是否需要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合作學習的時間長短等都應做到精心設計、精心安排、精心組織,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有的放矢地指導小組學習活動的開展。
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喚醒學生學習的意識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學生參與是新課程實施的核心,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熱情,給每位學生以期望和激勵,使每名學生都有成就感。因此,合作的內容、合作的方式不僅需要教師、課程的認同,也需要學生的認同,小組合作的內容要難易適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創設問題情境,把質疑的權力歸還學生,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合作交流學習,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合作交流的主觀能動性,小組合作的形式要靈活多樣,在探究中合作,說出自己所思、所感、所悟、所疑、所惑,使學生強烈地感受到學習和研究的樂趣。
三、要善于調控,指導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恰當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討論交流時,教師要做好引導,控制討論的局面,要從個人分工、學習的內容、展開的步驟、發言的順序、觀點的表達方式等方面指導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時學會傾聽別人的觀點,討論發言要圍繞主題。教師還要在巡視時參與其中,觀察學生表現,聆聽學生的發言,善于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優點與不足,提醒思想不集中、不積極參與討論的學生,鼓勵膽小內向的學生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給學習被動的小組提出建議,充當組織者和協調者,全班交流時,對發言次數多和發言機會不均等的小組進行適當的協調,讓人人參與其中,讓學生在合作交流分享中體會學習的成果與樂趣。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也有可能因為教師對學生的知識水平預料不準使預設的問題過難,致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陷入困境,出現討論的冷場,教師要根據情況及時進行點撥指導,逐步排疑解難,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在合作學習中教師還應該發揮好參與者的角色,參與到學生的探討中,傾聽學生的討論,適當發表自己的見解,或者以自己的發言暗示誘導學生如何發言,引導學生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言傳身教,使學生逐漸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習慣,提升合作學習的能力。
四、科學客觀的評價,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
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做好總結評價,小組合作學習也不例外。每一個環節的合作學習活動結束時,教師都要及時對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紀律表現、學習態度的主動與否、學習效果等給予總結評價。評價應當以激勵為主,堅持整體與個體評價相結合。既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表揚,也對表現好的小組進行肯定,要對存在的突出問題指出糾正。課后教師應結合課堂觀察、作業的批改反饋、和學生談話等方式搜集信息,反思小組學習的成敗得失,然后針對每個小組的表現再分別做具體的指導,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和建議,使每個學習小組都能有所改進,逐漸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良性循環。教師對小組合作的學習要求要循序漸進,讓學生體會學習交流分享的樂趣,使學習的效率不斷提高。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就是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評價者,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小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多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使課堂煥發出生機和活力,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注:此論文為甘肅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2012 GSG43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