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曉艷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課堂有效教學的關鍵。在初中階段物理知識的學習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與難點,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地引導學生去思考并解決問題。因此,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于學生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培養他們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是根本。主要提出了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中學物理;課堂教學;興趣培養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心理和生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對各種新鮮的事物都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但是在面對抽象復雜的物理知識時,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會有所降低,如果教師不及時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形成消極的思想,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要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教師就要采取合適的方式進行教學,從而使學生的興趣得到培養,使課堂教學的效果得到保證。
一、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對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是人類的天性,初中生更是如此。那么教師便可以巧妙地利用初中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恰當地設置懸念,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在設置教學懸念時,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學生熟悉的事物引起他們的思考,從而使其主動地進行學習探究,并在這個探究的過程中收獲知識。
例如,在教學“摩擦力”時,教師就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①我們在日常的走路中為什么能保持平衡不摔倒?②為什么碰到下雨或者下雪的天氣,摔倒的行人會比較多?③為什么粉筆能在黑板上寫出字?④在騎自行車時踩剎車為什么車就能停住了呢?⑤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現象呢?”通過提出這一系列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關的問題,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他們自主地投入到課堂知識的學習探究中。在問題的驅使下,學生在學習時也會更加認真地思考,從而找到生活中的奧秘與原理,進而為高效教學的實現奠定良好的基礎,并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運用實驗,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
實驗是物理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之一,物理實驗的直觀性特點有利于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使深奧的物理原理可以通過直觀形象的實驗呈現出來。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地運用實驗,使其在直觀地觀察中體會到物理學習的奧秘,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索欲望,進而使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得到保證,真正地實現新課程所倡導的有效教學。
例如,在教學“壓強”時,教師就可以先為學生演示一個看起來不可能的實驗——“雞蛋掉進瓶里”。在上課前,教師要準備一個廣口瓶、一個熟雞蛋、酒精、紙、沙土等;然后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進行操作:將沙土放入廣口瓶里,并將一塊浸有酒精的紙點燃后放入廣口瓶中,接下來迅速把煮熟的剝完殼的雞蛋緊蓋在廣口瓶的瓶口上,隨著廣口瓶中的火熄滅,雞蛋就掉入了瓶中。這個實驗會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激發他們內心的求知潛能,從而有助于學生在思考與探究中加深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并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構建出高效的物理課堂。
三、借助多媒體,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運用多媒體進行初中物理教學可以使教學的內容通過多種新穎的形式呈現出來,更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將多媒體與物理教學進行有效的整合,通過多媒體來呈現知識結構,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機械能的轉化”時,教師就可以先為學生播放游樂場里坐過山車以及摩天輪的視頻,并讓學生說一說“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機械能都是如何轉化的”。如果僅僅通過教師直接的講授,學生很難提起學習的興趣,而利用直觀的圖片與視頻,學生就會積極地將所學的內容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與能力。然后,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一邊出示圖片,一邊構建出相應的知識框架,將機械能的轉化過程通過實際的場景直觀地呈現出來。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從而有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總之,在新的教育教學背景下,采用多種新穎的手段開展中學物理教學是每一位物理教師的基本教學目標。在進行物理教學時,教師要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巧妙地設置懸念,充分地運用實驗,并有效地借助多媒體,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培養,學習熱情得到提升,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使得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保證,并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磊.合作學習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和實踐研究[J].快樂閱讀,2013(34).
[2]姜青峰.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的一點體會[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