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昆
摘 要:玉米作為一種十分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為提高產量就必須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如為了提高玉米播種的效率和成效,可引入玉米機械化精量播種技術。本文就玉米機械化精量播種技術在玉米生產中的應用加以探討,為玉米的生產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玉米;機械化精量播種;技術
隨著國外一些新品種的引進,同時我國的生產力水平也不斷提高,玉米機械化精量播種技術也逐漸被人們所熟知,同時在我國的玉米主產區得到廣泛推廣。此技術是指用精量播種機械將玉米種子按農藝栽培要求的播量、株距、行距、深度精確播入土壤并隨即適當鎮壓的一種綜合性機械化種植技術,此技術包括種子處理、精量播種和化學防治等技術內容。
一、精量播種作業的特點
所謂精量播種就是指按照單位面積規定的播種量,在合適的播期內把相應的種子播種在要求的土壤位置上(前、后、左、右、上、下)。此技術在播種作業時的特點為:(1)這是最基本和基礎的作業(整地就是為了播種)(2) 剛播種完還不能確定播種作業的質量(當苗出土后就知道結果了)。(3) 播種完就基本上沒有補救的余地了(對產量的影響是必然的)。此播種技術的優點:首先是畝產能增產10~20%。因為單株獨苗在生長過程中所獲得的營養面積大,水肥充足,有利于培養壯苗;其次是能節省地力,因為單位面積的玉米苗減少了;再次是節省種子,一般相同面積比傳統方法播種節省種子50%,且不用間苗、定苗,所以非常省工。這種技術追求的目標為:首先就是苗全,不用間苗和定苗;其次是苗壯;最后是苗比較齊,有利于光合作用。
二、實現精量播種的條件
首先是種子,必須要品種優良(適合當地生長);尺寸一致;純度要達到100%;發芽率一致,達95%以上,發芽勢也要一致。其次是土壤,地面要干凈,上虛下實,以利于種子出土;且含水量在16%~18%最佳,防止干濕不均;最后是種子在田間的出苗率要達到100%,也就是說能發芽的種子就一定要能出苗。在次就是播種質量,行距、粒距、深度要一致,同時符合播種要求;種子與土壤要接觸充分;播種深度要一致。最后是播種機,型號要與當地實際相適應;質量要好,要耐用;可靠的性能。
三、玉米精量播種技術
1.整地。每年秋季要采用翻和耙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機械化深耕耙壓整地。保證翻耕作業后耕深厚度要達到22~25 cm,同時要保持耕深一致,不跑茬、不漏耕,翻后沒有立垡和粘條。翻耕后還要進行耙壓整地,使之達到松、齊、墑、平、碎、凈的要求,保持土層上虛下實的結構,能提高土壤蓄水保墑的能力,從而保證玉米種子播種的質量。
2.種子及品種的選擇。種子一定要達到國家標準,純度不低于97%,發芽率95%以上,凈度不低于98%,且種皮不能有破損;種子最好有包衣,在蟲害和鳥類較多的地區可用藥物浸種或農藥與種子混合且攪拌均勻播種。對于品種的選擇,要選擇玉米枝桿為緊湊型且產量高的品種。播種前要對玉米種子進行一些處理,方式如下:(1) 精選種子,提高種子的純度、凈度、發芽率和千粒質量。(2) 打開包裝晾曬3~5 天,以防種子受凍和受潮。(3)用40°~50℃的溫水浸泡,種子要低于水面15cm 左右。當水溫降至40°~50℃時,要保溫浸泡種子6~8h,當種子浸泡后開始膨脹時,便撈出濾水控干,裝入袋中,并放在火爐邊催芽,此時要保持溫度在20℃左右,最高不要超過30℃。要多灑水,多翻動,以使袋里的種子上下溫度保持一致。經過大概10~17h 后,種子的胚部會長出3~5mm 小芽,此時就不用在烘火了。(4) 斷根,采用篩子篩動種子,以進行斷根處理,之后在用清水漂洗一次,最后還要晾4~6h,當種子的表面不在發粘、同時呈現散落狀態時即可。
3.播種機具。玉米精量播種機械現在使用較多的有氣力式和機械式兩種,前者播種的結構復雜,精度高,但價格也較高,后者精度低價格低,在人們的日常生產中主要使用以下2個型號:(1)新型且實用的2-BMFS-2型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施肥機。此機器開溝機的動力是由發動機傳遞而來,采用的是直刀旋轉開溝方式,適應能力強,不用當心耕作地的條件是否允許;采用的是皮帶輪(或動力輸出軸)、鏈條和齒輪的方式傳遞,能保障開溝的精確無誤。(2)2BQM-2 型免耕氣吸式播種施肥機。這種機具是與小四輪拖拉機配套, 適用于在沒有耕翻的原茬地表上直接進行播種作業。能精播大豆、玉米等農作物。能一次性完成破茬、開溝、施肥、播種、鎮壓及覆土等多道種植工序。其株距、行距、作業深度、施肥量與播種量都能進行較大范圍的調整。同時這種機器只要卸下破茬器,就能進行傳統的翻、耙、壓等地表上的播種作業,真正的一機多用。注意事項:(1) 技術狀態檢查。部件完好無損,轉動部件、仿形機構要靈活,操作機構要輕便,行距要正確。(2) 懸掛式播種機和拖拉機連接時,前、后、左、右要在一條水平線上。懸掛式播種機呈前后水平(調中央拉桿)、左右水平(調左右吊桿)。左右下拉桿要掛接在左、右吊桿的長孔內,方便橫向仿形。(3)米間落粒數n 。n =行距(m)×計劃每公頃播的苗數/104(粒/m)。(4) 種粒間距離S 。S =1/ n ×100(cm)。(5) 先要試播,以檢驗播種質量,如果發現有問題,就要立馬解決。
4.播種。玉米機械化精量播種技術要求每穴1 粒,且播種的深度還要一致,以2.5~4.0 cm 為宜,旱地或者干旱年份播種可適當加深一點。播種后要覆土鎮壓,深度應一致,以增強土壤的保墑保水能力。播種時期應以耕作層土壤5~10 cm 處的地溫穩定通過10℃即可播種。通常采用的玉米精量播種法包括全株距精密播種、半株距或縮株距精密播種和半精密播種。所謂的全株距精密播種法是指按照玉米播種要求的株距來進行單粒點播。半株距或縮株距精密播種法又是指在播種時按照玉米播種要求株距的一半或大于一半來進行播種,這種方法就是采用精密播種方式但要適當減小株距,這樣就導致實際的播種株數要比要求的大得多,但是這種方法能提前預防出苗不全的問題。然而半精密播種法又是指在每穴播1~3 粒玉米種子,以保證每穴里至少有1 株以上的種苗,從而預防缺苗問題。
5.田間管理。加強病蟲草害防治,既可在苗前就除草,也可以在出苗后至5 葉前除草,還要及時中耕、澆水和排澇。如果是干旱半干旱地區,要使用精量灌溉技術澆水。早熟品種300-400 mm,中熟品種500-800 mm,晚熟品種800 mm以上,同時整個玉米生育期內不得少于350 mm。肥料最好使用玉米專用的緩釋長效復合肥,在苗期就一次性施入,用量要結合當地實際。
參考文獻:
[1]孫明濤.玉米單粒和精量播種對種子質量的要求及其栽培技術要點[J].種子,2013,32(4):120-121.
[2]劉欣.玉米精量播種機械化技術研究[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3(1): 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