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劍波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迅猛發展,養殖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起到促進的作用。目前,我國已經生豬養殖工作已經由重質量取代重數量的養殖,養殖戶開始逐漸應用生態豬的養殖技術,獲得的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較為理想。本文對生態豬養殖技術進行全面分析,并總結其發展趨勢。
關鍵詞:生態豬;養殖技術;發展趨勢
相對于傳統的養殖技術來說,生態豬主要是通過放牧式、無公害、綠色的方式進行養殖,其食物以喂食青草為主。生態豬養殖對保護環境有一定的幫助,還可以生產無公害綠色的安全使用豬肉,這種養殖新理念值得全面推廣。生態豬養殖技術具備的養殖鏈條較為完整,其生態循環過程比較良好,生豬通過這種方式養殖具有口感甘甜、肉質細膩等基本特征,是我國食品加工生態化以及畜牧養殖產業的必然發展趨勢。
一、生態豬常見的養殖技術
1.生態養殖技術。生豬養殖的工作中需要有效控制環境污染的情況,同時要確保養殖場周邊有合理的氣候條件以及環境,對培育干凈、健康的生豬有一定的幫助。目前,我國生態豬中常用的養殖技術主要是通過國際先進的早期斷奶隔離實施分段飼養技術,科學的隔離仔豬以及母豬,以針對性的飼養體制培育不同階段的生態豬。同時,在附近的草地或者山坡上放養生態豬,可促進豬頭的肉質整體提升。
2.綜合利用沼氣。生態豬養殖戶在選擇養殖場所時,應該盡可能選擇地勢較高的場所,且需要確保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在設置沼氣池的位置時盡量選擇較低的位置,對順利排放污染物到沼氣池中有一定的幫助。通過沼氣池發酵豬舍的排泄物后,可促進污染物中含有的細菌獲得有效殺滅,通過發酵生成的沼氣可為養殖戶提供一定的能源,其沼液可以用作有機肥料對農作物進行澆灌,促進化肥用量明顯減少,使生態豬養殖間接的經濟效益明顯增加。
3.遺傳改良技術。雖然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生態豬養殖技術與我國群眾的需求互相符合,但是相對于預期效果來說,其在瘦肉率、生長速度方面還仍未達到理想的效果。大部分養殖戶在生態豬養殖工作中僅重視引入國外的優質品種,但是無法達到瘦肉率高、生長速度快等需求,且飼養的生態豬在風味以及口感方面達不到消費者的要求。所以,養殖戶應該選擇優質的雜交技術以及選育技術,促進有效結合優質品種的工作有效實現,為加快我國生態豬養殖戶可持續發展速度提供良好的條件。
4.遠程監控技術。目前,我國少數地區在生態豬養殖中將先進的自動監控設備安裝在豬舍內,并進行生態豬養殖參數設置的工作,從而實時監控豬舍內濕度、溫度等環境因素,同時每隔一段時間在系統數據庫中發送獲取到的監測數據。養殖戶在生態豬養殖工作中根據監控設備發送的監測數據合理的調整環境,確保能夠為生態豬的生活提供最佳的豬舍環境。另外,還應該在數據庫中錄入生態豬免疫情況、健康情況、品種等方面的信息,通過分析實際變更情況完成數據的更新工作。采用上述遠程監控的方式,一旦生態豬養殖出現疫情、疫病,根據數據庫獲取的信息,在較短的時間內確定導致發生疫情、疫病的主要原因,確保養殖戶的經濟損失能降到最低。
5.重視生態豬疫病處理與防治工作。不管是采用哪種生豬的養殖方式,均有可能出現疫病的情況,一旦疫病不斷發展與傳播,則會嚴重影響養豬戶的經濟效益。所以,生態豬養殖期間需要重視疫病處理以及防治技術的推廣工作,防止生態豬養殖期間產生疫病帶來嚴重的損失。生態豬養殖期間要合理的制定疫病的處理以及防治方案,一旦養殖場發生疫病,要向上級動物防疫部門及時通報,并立即隔離觀察產生疫病的生態豬,全方位消毒處理整個豬場,對于與患病生豬接觸過的生態豬,要加強觀察,一旦出現疫病,要立即實施質量。飼養者在發現疫病之后,要促進自身科學治療意識明顯提高,防止抗生素高頻率、大劑量的應用,以防病毒變異造成進一步傳播疫病。另外,生態豬疫病處理與防治工作要以尊重預防作為原則,建立合理的免疫計劃,每隔一段時間完成免疫注射疫苗的工作,使生態豬疾病抵抗能力有效提高。
二、生態豬養殖的發展趨勢
1.立體養殖發展模式。生態豬立體養殖模式主要是在地理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全面的優化生態豬養殖的類別,促進養殖密度明顯增加,從而使養殖效率有所提高。養殖戶通過資源的合理利用,使整體經濟效益明顯提高。例如,“雞-豬-蠶-魚”等養殖模式則是通過生物學中食物鏈全面利用的方式優化養殖工作,充分利用各項優質的資源,使養殖工作中污染與浪費的情況明顯減少,促進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2.自然放牧與種養模式的結合。相對于傳統的養殖模式來說,生態豬自然放牧模式存在的差別較大,生態豬于自然放牧模式背景下的活動范圍并不固定,其能夠以自由的方式完成取食工作,與自然模式下豬生長工作更加接近。加上自然放牧模式北京下,自然環境與生態豬相互結合以更加緊密的狀態呈現,構成自然界中常見的生物鏈模式,不僅可達到環境保護的要求,還可促進生產的生態豬具有自然、綠色等特征,獲得消費者的廣泛好評。
3.農戶-公司-基地的養殖模式。目前,農戶-公司-基地的養殖模式在生態豬的養殖中更為容易推廣,該養豬模式主要是通過生態豬養殖基地完成養殖流程、養殖技術統一標準的設定,接著采用公司大力推廣的方式鼓勵農戶加盟其中。而農戶采用生態豬養殖基地制定的養殖流程與技術規范完成養殖生態豬的工作。生態豬養殖基地可根據農戶的實際情況,在疫苗、飼料、種豬等方面提供針對性的技術支持,還可根據農戶生態豬養殖的速度提供銷售加工等方面的商業支持。
三、結語
生態豬養殖具有復雜性、系統性等基本特征,目前,我國在發展生態豬養殖中獲得的進步較為明顯。但是仍然有少數的養殖單位無法轉變傳統的價值觀念,導致全面發展生態豬養殖技術受到一定的阻礙。因此,相關人員需要重視生態豬養殖的關鍵技術以及意義,采用不斷探索實踐的方式,加快我國生態豬養殖道路的可持續發展速度。
參考文獻:
[1]王良軍.探究生態豬養殖技術及發展趨勢[J].農業與技術,2015,v.35;No.243 22:164.
[2]孫宗志.生態豬養殖技術及發展趨勢探討[J].南方農業,2016,v.10 07:75-76.
[3]王廣慶.生態豬養殖技術及發展趨勢調查報告[J].江西農業,2016,No.81 03:12.
[4]黃龍寶.豬的生態養殖技術及發展趨勢[J].鄉村科技,2016,No.111 15:11-12.
[5]李科文.生態豬的養殖技術及其未來發展的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6,No.539 1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