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承義+方偉
摘 要:安全于人來說至關重要。作為一名公安院校大學生,因其身份的不同,決定著其安全意識的不同。公安院校大學生安全意識主要包括基于大學生之身份的安全意識和基于預備警官之身份的安全意識。基于大學生之身份的安全意識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意識、環境安全意識、網絡安全意識、交通安全意識以及學習安全意識5個方面。基于預備警官之身份的安全意識主要包括執法安全意識、法律安全意識以及心理安全意識3個方面。
關鍵詞:公安院校 大學生 預備警官 安全意識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1(b)-0239-02
所謂安全意識就是指對人的自身免受不利因素影響的存在條件與狀態所持有的心理活動的總和。[1]與其他院校、專業大學生不同,公安院校大學生預備警官,是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后備力量。因此,作為一名公安院校大學生,其自身安全意識應包含的內容,與普通院校大學生既有相同之處,又有著截然不同的地方。
1 安全意識之共性——基于大學生之身份的剖析
“學生應具備的安全意識是指學生通過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對現實安全準確、清醒的認識,對外在客觀事物的安全狀態進行正確的判斷;對自己的行為有意識的進行決策和控制,使自己或他人免受傷害,成為知法、守法、護法、明辨是非并具有防范能力的公民。”[2]公安院校大學生在校期間是一名大學生,普通院校大學生所面臨的潛在危險,公安院校大學生依然面臨。具體而言,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其安全意識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1 食品安全意識
所謂食品安全意識就是指大學生能否對日常生活中就餐、飲食等方面的安全有著準確、清醒的認識。近年來,高校學生食物中毒的案例時有發生,其背后直接折射出當代大學生食品安全意識所存在的問題。通常而言,因公安院校實行警務化管理模式,學生在正常學習期間沒有外出就餐的機會,一日三餐穩定且相對安全,但是,在周末學生卻可以外出就餐,隨之而來的就是食品安全問題,基于價格、口味、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學生會選擇一些小飯店、路邊小吃就餐,由此帶來了一定的潛在危險,即使并未立刻產生不良后果,但從長遠角度看,依然會給學生的身體健康帶來一定的隱患。
此外,伴隨著互聯網購物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互聯網購買一些食品,基于互聯網購物的不確定性,很多食品難以保證正規廠商生產,極有可能是假冒偽劣商品亦或過期食品,一旦學生食用極有可能給身體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1.2 環境安全意識
所謂環境安全意識就是指大學生能否對學習、生活所處環境的安全有著準確、清醒的認識。在環境安全意識中,主要包括自身財產安全、人身安全等。在財產安全方面,大學生偷盜現象的存在并未因其是預備警官的身份而從未發生過。在人身安全方面,諸多大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過程中違反學校規章制度而使用、濫用電器、吸煙等情況時有發生,而一旦發生火災,受學習、生活環境中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以及大學生自身的行為方式、習慣、逃生技能等主觀因素的影響,極有可能發生意外事件,所有的這些均反映出大學生在環境安全意識方面的薄弱。
1.3 網絡安全意識
所謂網絡安全意識就是指在網絡信息時代大學生能否對個人的信息、財產包括虛擬財產的安全有著準確、清醒的認識。最近媒體頻報大學生學費被詐騙而自殺的事件,其背后所折射的則是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淡薄。伴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網絡在為人類提供便捷的同時,卻也為犯罪提供了溫床。在網絡信息時代,犯罪分子實施犯罪一定程度上要借助于個人信息的擁有、了解。大學生在各大網站注冊、購物時一般都會留下自己的各方面信息,尤其是在釣魚網站,不僅會導致個人信息的外泄,更會導致個人財產的損失。
1.4 交通安全意識
所謂交通安全意識就是在大學生在外出時能否對個人的人身安全有著準確、清醒的認識。盡管在公安院校實行警務化管理模式,但學生依然有外出的機會。外出時交通安全意識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出行安全。在行走、騎車時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一是交通工具安全。伴隨著網絡打車軟件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外出選擇網絡打車,基于網絡出租車注冊的相對隨意以及城市黑車的存在,由此也為大學生的出行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時見媒體有報某女大學生坐黑車而遇害或網絡出租車司機對女學生的非禮行為時有發生。
1.5 學習安全意識
所謂學習安全意識就是指大學生能否對個人在學習過程中的人身安全有著準確、清醒的認識。與地方大學不同,基于預備警官之身份,為提高其日后打擊犯罪的能力,公安院校會至少要多開設兩門具有特色的課程:擒拿格斗與射擊這兩門課程。在擒拿格斗這門課程學習過程中,曾發生過多次學生骨折事件。盡管在射擊課程中迄今為止并未發生過任何安全事故,但槍支畢竟危險程度高,一旦操作、使用不當,后果不堪設想,曾有學生在實彈射擊過程中因槍支卡殼而將槍直接對著老師報告說槍出現問題。所有的這一切,都是極大的安全隱患。
2 安全意識之特殊性——基于預備警官之身份的剖析
經過大學四年生活后,公安院校大學生將成為一名正式的人民警察。“天天有犧牲,時時在流血”是公安隊伍的真實寫照。故其安全意識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即能夠有效意識到未來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種潛在危險,并由此在校期間加強這方面的培養、學習。具體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2.1 執法安全意識
所謂執法安全意識就是指警察在執法過程中能否對自身的安全有著準確、清醒的認識。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警察在正常執法過程中極有可能發生襲警事件。作為一名公安院校大學生,能否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很重要。
2.2 法律安全意識
所謂法律安全意識就是指警察能夠對自身的執法行為是否合法有著準確、清醒的認識。警察在執法過程中可能發生警察濫用職權過度侵犯犯罪嫌疑人權利,從法律角度而言將導致警察自身安全受到威脅。亦有可能執法行為合法但犯罪嫌疑人無理取鬧惡意狀告警察的執法不合法。作為一名預備警官,能否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也很重要。
2.3 心理安全意識
所謂心理安全意識就是指警察能夠對自身的心理有著準確、清醒的認識。近年來,警察因心理問題而發生的自殺事件也偶爾發生。警察心理之所以不健康,原因有很多,影響因素之一就是環境壓力大所導致。作為一名公安院校大學生,能否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亦很重要。
3 結語
公安院校大學生安全意識之強與弱,直接影響著其在校生活、學習期間的自身安全,更間接影響著其日后成為人民警察時執法過程中的生命安全。在學生時代,其安全更多的關乎其家庭。在警察時代,其安全不僅關乎其家庭,更關乎整個社會。“警察可以犧牲,但即使犧牲也要死得其所……奉獻生命的前提是危險確實存在且別無他法!”[3]
參考文獻
[1] 李雋誼,方偉.論帶犬民警的安全意識[J].中國工作犬業,2014(5):36.
[2] 薛立輝.新時期大學生安全意識的探討[D].東北師范大學,2005.
[3] 方偉,李雋誼.論警察文化與警察傷亡[J].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14(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