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律
在古典時期書法與生活的關系極為密切,書法是文人生活不可或離的一部分,書寫的實用性基礎是其與文人生活最為基本的紐帶。毛筆書寫退出實用書寫領域是這一紐帶的斷裂與消失,書法成為了 “游魂”。二十世紀以來的大展廳陳列成為其復生的重要形態,由于展廳展示要求的推動力是外在的,不是書者的本真要求,因此書寫被賦予了諸多 “書寫”本分之外的欲求,于是 “偽”書行世。 “歸真”成為了少數書者在經歷展廳展示后的內心吁求。

查律書法作品
歸真就是剝去不該有的欲求,回到本分。書寫之本分在于書寫的純粹性,書寫的純粹性在于書者的純粹性。純粹性之難,即是歸真之難。書寫本質上是精神的物化活動,純粹的精神物化活動才是 “歸真”的“書寫”。手忘筆而筆自運,心手相通的高超技能與境界是不斷磨練探索的結果,需要時間與智慧。心通古今的情懷是超拔世俗的永恒性追求與顯現,心靈力量的豐厚非一朝一夕所能致。歸真是理想,是境界,是一生之求。
生活由物質和精神兩部分組成。衣食住行是人在世間的基本要求,在此 “世”上,對此有不同層次的要求,書者也一樣。書者是一群特殊的人,在衣食住行后面很快地會加上 “書”這個精神性的要求,而且 “書”更會在不覺中居于首位,在立體的生活構成中占據較多的時間與較高的位置。書寫的生活已經不可能回到古典時期,實用書寫基本已經被電腦、手機取代,書寫何為?——書寫在于體味書寫的意蘊,同時展現書寫的樂趣與價值。在書寫中 “歸真”,日復一日,只是在歸真之途中,人在路上走。
未行之前先定方向,路途是具體而艱澀的,路途中的意義在于與目標的不斷接近,目標只是方向上的點,一個又一個。目標不是被規定的,目標是在行走中漸漸明確并確立起來的。書法是屬人的,書法之變在人手中,人之變在他的途中。我們在自覺不自覺中參與書法,是一個個在途中的參與者。只有 “歸真”的參與者才會為“書法”之河所接納,他的跋涉才是能為之自豪的經歷,在經歷中有所收獲,有所貢獻。途中風景燦爛,途中亦多迷茫誘惑,人在世中不只有書法,人生之途與書法之途交互離即,唯在一心。
查律展覽前言
查律是海寧查氏的后起之秀。海寧查氏自一世祖定居海寧袁花鎮至今年恰好660周年。三世祖查澄家訓首句即言:“凡為童稚,讀書為本?!焙幉槭弦?“文”著稱,以詩文書畫為特色。查律受家風影響自小習字,后入海寧師范學校,修美術,攻書法,書法得陳浩先生指點入門徑。后入南京藝術學院書法大專班學習,其后又在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大學研學書畫,再從徐利明先生攻讀碩士學位,從盧輔圣先生攻讀博士學位,從朱良志先生做博士后,現任職于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書法系。
查律是個學者型的藝術家。其研究領域廣涉書法、國畫、篆刻諸科,以中國傳統哲學、美學的視野來思考具體的藝術問題,試圖打通書畫篆刻諸科的界限,闡述其中的核心理論問題。查律的藝術實踐是在深厚學術素養的基礎上展開的,其創作具有較為深刻的學術內涵與獨特的審美價值。
查律是從海寧、從嘉興走出去的藝術家,這次回到家鄉展出近期的書法、繪畫及篆刻作品,希望能為本地的藝術創作者及廣大藝術愛好者帶來諸多啟示。

查律書法作品

查律書法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