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明
【摘要】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效果。方法 60例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作為觀察組, 同期60例下肢無病變患者作為對照組, 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檢查以及診斷, 分析兩組患者診斷后的相關指標。結果 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后可知, 觀察組患者內徑股總靜脈(CFV)為(13.66±1.44)mm、股淺靜脈(SFV)為(8.69±1.41)mm、腘靜脈(POV)為(5.74±1.41)mm、
頸周圍靜脈近端(PTV)為(2.94±1.06)mm、內側腓腸靜脈(MGV)為(4.40±0.38)mm, 均優于對照組的(7.84±1.49)、(4.26±1.28)、(6.88±1.34)、(2.11±0.88)、(3.03±0.52)mm,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CDFI值CFV為(8.16±1.10)cm/s、SFV為(4.84±1.26)cm/s、POV為(7.10±1.20)cm/s, 均優于對照組的(21.88±6.06)、(12.42±2.38)、(9.86±1.32)cm/s,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 診斷價值顯著, 可為患者臨床治療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 彩色多普勒超聲;下肢深靜脈血栓;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1.036
下肢靜脈血栓在臨床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危急癥, 主要表現為血液粘度高, 血流出現緩慢或血管壁產生損傷時, 患者極易產生下肢深靜脈血栓[1]。如患者處于急性期會出現肺栓塞現象, 而疾病晚期患者會產生深靜脈血栓后遺癥, 從而出現下肢永久性損傷。對于此類患者而言, 對其進行臨床診斷和治療意義重大[2-4]。此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效果, 現將研究過程以及結果進行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期間收治的60例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作為觀察組, 男35例, 女25例,
年齡38~80歲, 平均年齡為(63.2±8.4)歲;選取同期60例下肢無病變患者作為對照組, 男38例, 女22例, 年齡40~78歲,
平均年齡為(65.8±8.6)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PHLIPS iE Elite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檢查, 探頭頻率在5~10 MHz。選擇二維超聲探頭對其進行加壓, 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對患者進行診斷。對患者實行診斷時, 患者需放松, 對腹腔靜脈予以探查時患者應為空腹狀態。隨后采用仰臥位、俯臥位或者坐位。在進行仰臥位時, 患者的雙下肢應外展, 采用外旋位, 經患者解剖位置充分呈現需要檢查的靜脈, 順靜脈方向對患者的CFV、SFV、POV、MGV和PTV進行檢查。隨后對患者的髂外靜脈、髂總靜脈和下腔靜脈予以檢查。通過二維超聲、CDF以及彩色多普勒加壓等手段對患者進行橫切或者縱切檢查。如患者的血流信號充盈程度不良, 應指導患者用力屈伸腳趾, 隨后對其血流狀況予以觀察。如患者出現腫脹肢體, 應采用低頻凸陣探頭予以檢查。在對患者予以檢查時, 應調整最終表現的深度、速度以及濾波刻度, 并呈現二維圖像。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檢查后的內徑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經檢查后, CFV為(13.66±1.44)mm, SFV為(8.69±1.41)mm, POV為(5.74±
1.41)mm, PTV為(2.94±1.06)mm, MGV為(4.40±0.38)mm;對照組患者經檢查后, CFV為(7.84±1.49)mm, SFV為(4.26±
1.28)mm, POV為(6.88±1.34)mm, PTV為(2.11±0.88)mm,
MGV為(3.03±0.52)mm,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1.7561、18.0192、4.5396、4.6666、16.4769, P<0.05)。
2. 2 兩組患者CDFI值比較 觀察組患者通過CDF檢查后可知, CFV CDFI值為(8.16±1.10)cm/s, SFV為(4.84±1.26)cm/s, POV為(7.10±1.20)cm/s, 對照組患者通過CDF檢查后可知, CFV CDFI值為(21.88±6.06)cm/s, SFV為(12.42±2.38)cm/s, POV為(9.86±1.32)cm/s,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7.2551、21.8029、11.9841, P<0.05)。
3 討論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的周圍血管病變, 患者在術后或者長時間臥床時極易引發此病。與此同時, 引發下肢靜脈血栓的主要因素為下肢靜脈血液出現滯緩現象, 靜脈血管中內膜細胞產生損傷或者血液形成高凝狀態等[5-7]。機械性損傷或者化學損傷會引發靜脈壁產生損傷, 手術應激對血液的凝血情況起到促進作用, 在手術過程中以及術后對患者進行輸血同樣可對血液的凝血情況起到促進作用, 從而產生下肢深靜脈血栓[8-10]。此外, 患有心腦血管以及糖尿病患者極易產生下肢靜脈血栓, 靜脈栓子脫落形成動脈栓塞, 產生不良臨床結局。 傳統診斷方法則是對臨床表現予以觀察, 并采用病變范圍的有創檢查進行輔助診斷, 對于較為典型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而言, 例如下肢腫脹、下肢疼痛等患者并無顯著的臨床特異性, 急性期深靜脈血栓會在短期中產生擴延或者栓塞等, 所以及早診斷臨床意義重大[11, 12]。彩色多普勒超聲是目前臨床中廣泛應用的一種影像儀器, 此儀器具有良好的特異性以及敏感性, 同時可以對患者進行動態觀察, 具有良好的重復性, 對患者而言并無創傷[13, 14]。與此同時,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操作過程中較為簡便, 無輻射, 可經多普勒技術對血液動力學變化進行觀察。此外還能夠將患者的生理信息和解剖信息予以提供, 并為患者溶栓治療提供科學的依據, 進而為患者治療獲取一定的時間。在對患者進行檢查時, 需要將探頭和血流角度進行調整, 進而將病變位置準確的呈現。血栓回聲情況和患病時間存在一定的關系, 新鮮血栓表現為低回聲, 伴隨血栓時間的增加, 回聲加強并不顯著[15, 16]。
因為新鮮的血栓并無回聲表現, 為此需要采用探頭對靜脈進行壓迫, 從而查看是否出現變形現象。本研究對兩組患者均選擇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檢查, 觀察組患者內徑情況以及CDFI值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能夠看出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臨床中診斷價值存在。
綜上所述, 臨床中對下肢深靜脈血栓進行檢查以及診斷應選擇彩色多普勒超聲, 從而獲取正確的診斷結果, 并且彩色多普勒超聲可將下肢靜脈血栓的分布進行清晰的呈現, 為臨床治療提供相應的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 王瑜.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應用價值分析.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4(6):1017-1018.
[2] 虞曉龍, 李尊, 鄭建剛, 等.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13, 29(1):51-54.
[3] 文關瓊.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 大家健康旬刊, 2014(23):44.
[4] 李小梅, 李秀玲.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6, 16(94):791-792.
[5] 邱爽.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應用價值研究.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3, 12(8):617-618.
[6] 劉俊哲.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價值分析. 醫藥前沿, 2015, 5(28):32-33.
[7] 周志丹.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應用價值分析.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5, 26(12):2798-2799.
[8] 段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價值.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 22(24):2717-2718, 2727.
[9] 張杰.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價值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5(7):190-191.
[10] 李兆明.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價值. 江蘇醫藥, 2016, 42(19):2149-2150.
[11] 郭麗.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106例分析.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6, 1(3):88.
[12] 賈春慧.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價值分析.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6, 23(6):188.
[13] 龔秋語.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臨床分析.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 28(31):154-155.
[14] 王巍, 王瓊, 鄭海寧, 等.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與肺栓塞的相關性. 臨床軍醫雜志, 2015, 43(11):1165-1167.
[15] 呂玉俠.二維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價值.中國醫藥導刊, 2010, 12(12):2058-2059.
[16] 曹佳, 李春娟.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分析.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99):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