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龐潤慧+劉曉



【摘要】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的生活質量情況, 并探討其影響因素。方法 6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家屬作為研究對象, 將其生活質量與國內常模進行對照分析, 并比較不同性別、不同關系類型患者家屬的生活質量情況。結果 除環境領域、精神支柱個人信仰領域外, 其他各項生活質量因子值均明顯低于全國常模,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除環境領域、精神支柱個人信仰領域外, 男性患者家屬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獨立性領域、社會關系領域、總體生活質量因子值均明顯高于女性患者家屬,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13、2.18、2.56、2.03、2.09, P<0.05)。不同關系類型患者家屬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獨立性領域、社會關系領域、環境領域、精神支柱個人信仰領域、總體生活質量因子值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F=17.73、17.15、6.12、12.96、9.21、10.34、13.51, P<0.05)。父母的生活質量相比其他關系類型要相對較差。結論 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的生活質量較低, 其生活質量高低與家屬性別、和患者的關系類型有關, 社會各界應關注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的生活質量, 并給予相應的社會支持。
【關鍵詞】 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生活質量;影響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1.094
Analysis of quality of life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relative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 LI Jie, PANG Run-hui, LIU Xiao. Tianshui City Third Peoples Hospital, Tianshui 74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quality of life in relative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 and to investigate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Methods A total of 60 relative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 were taken as study subjects, and their quality of life was compared with national norm. Quality of life in relatives of different gender and relationship were compared. Resul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area and spiritual pillar personal belief area, other quality of life indexes were all obviously lower than national norm,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With the ex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area and spiritual pillar personal belief area, male relatives had all higher physical area, psychological area, independence area, social relationship area and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values than female relatives,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2.13, 2.18, 2.56, 2.03, 2.09, P<0.05). The difference of physical area, psychological area, independence area, social relationship area, environmental area, spiritual pillar personal belief area, and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valu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different type relatives (F=17.73, 17.15, 6.12, 12.96, 9.21, 10.34, 13.51, P<0.05). Parents of patient had worse quality of life indexes than the other relatives. Conclusion Relative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 have low quality of life, which is related with gender and relationship of relatives. It is necessary for society to provide social support for quality of life in relative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Relatives of patient; Quality of life; Influence factors
精神分裂癥屬于慢性遷延性、非常難治且負擔較大的一種疾病, 通?;歼@種病之后患者不能正常生活[1-6]。本研究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2015年3~9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6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家屬進行調查, 分析家屬生活質量及其主要的影響因素, 從而為改善并提高患者家屬的生活質量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2015年3~9月在本院確診為精神分裂癥患者的60例家屬作為研究對象。其入選標準為:①患者是符合CCMD3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的精神分裂癥患者, 且病歷資料齊全;②研究對象的年齡均在18歲及以上, 且沒有過往精神病史以及無重大或慢性軀體疾病;③患者家屬要和患者共同生活滿1年上, 同時也是患者的主要照顧者。
1. 2 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選取的60例患者的家屬進行調查, 統一按照調查程序指導被調查者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問卷, 最后的問卷資料由專人進行負責收集并整理, 然后將結果和國內的常模作對比, 各項生活治療因子值越低, 表示生活質量越差[7-10 ]。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 多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患者家屬生活質量狀況 除環境領域、精神支柱個人信仰領域外, 其他各項生活質量因子值均明顯低于全國常模,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性別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除環境領域、精神支柱個人信仰領域外, 男性患者家屬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獨立性領域、社會關系領域、總體生活質量因子值均明顯高于女性患者家屬,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13、2.18、2.56、2.03、2.09, P<0.05)。見表2。
2. 3 與患者關系類型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不同關系類型患者家屬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獨立性領域、社會關系領域、環境領域、精神支柱個人信仰領域、總體生活質量因子值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F=17.73、17.15、6.12、12.96、9.21、10.34、13.51, P<0.05)。其中在生理領域及社會關系上父母質量是最差的, 其次是配偶和子女, 而同胞的生理領域質量是最高的;在心理領域及獨立性領域上父母的質量是最低的, 其次是配偶、子女, 同胞的心理領域及獨立性領域質量是最高的;在環境領域上父母質量依舊最差, 而配偶的則是最高的;在精神支柱個人信仰領域上父母質量和子女質量相對較差, 其次是同胞, 質量最高的是配偶。見表3。
3 討論
根據對患者家屬調查的結果顯示, 除環境領域、精神支柱個人信仰領域外, 其他各項生活質量因子值均明顯低于全國常模,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和國內大多數報道的結果是一致的[11-15]。
通過對不同性別及關系類型的患者家屬生活質量進行分析發現, 除環境領域、精神支柱個人信仰領域外, 男性患者家屬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獨立性領域、社會關系領域、總體生活質量因子值均明顯高于女性患者家屬,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13、2.18、2.56、2.03、2.09, P<0.05)。不同關系類型患者家屬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獨立性領域、社會關系領域、環境領域、精神支柱個人信仰領域、總體生活質量因子值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F=17.73、17.15、6.12、12.96、9.21、10.34、13.51, P<0.05)。作者發現, 父母的各項生活質量因子值相較其他關系類型更差, 其中在生理領域及社會關系上父母質量是最差的, 其次是配偶和子女, 而同胞的生理領域質量是最高的;在心理領域及獨立性領域上父母的質量是最低的, 其次是配偶、子女, 同胞的心理領域及獨立性領域質量是最高的;在環境領域上父母質量依舊最差, 而配偶的則是最高的;在精神支柱個人信仰領域上父母質量和子女質量相對較差, 其次是同胞, 質量最高的是配偶。
總之, 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的生活質量較低, 其生活質量高低與家屬性別、和患者的關系類型有關, 社會各界應該更加關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家屬, 在精神衛生知識上加強健康教育并給予相應的指導, 從而進一步提高患者家屬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永橋, 宓為峰, 王曉志, 等. 阿立哌唑與喹硫平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與安全性.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4, 28(6):505-507.
[2] 張振明. 以家庭為中心的干預對穩定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情及提高照料者心理健康的影響. 中國實用醫藥, 2014, 9(36):235-236.
[3] 王勛, 馬寧, 張五芳, 等. 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的評價方法(綜述).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14, 28(1):45-50.
[4] 田小元, 向永紅. 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4, 17(1):48-50.
[5] 蔣鵬. 阿立哌唑與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和對糖脂代謝影響的對比研究. 重慶醫學, 2014(1):96-98.
[6] 江桂芳, 郭大平, 謝麗君. 臨床護理路徑在精神分裂癥患者標準化管理中的應用. 醫學信息, 2014(26):337.
[7] 魯迎春, 何靜.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疾病負擔狀況及其影響因素.中國公共衛生管理, 2015, 31(1):94- 96.
[8] 張穎然.初發精神分裂癥與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心理狀況調查.社區醫學雜志, 2013, 11(22):27-28.
[9] 毛藝漩, 厲萍.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心理健康狀況及干預研究進展.精神醫學雜志, 2015, 28(1):74-76.
[10] 陳雄, 姚乾坤, 黃勝, 等.門診與住院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生命質量的多因素分析.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12): 2863-2864.
[11] 王文伶, 林展, 盧健寧. 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心理狀況及相關因素調查分析. 廣東醫學, 2013, 34(15):2405-2406.
[12] 李延紅, 姜長青, 辛剛, 等. 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的研究. 首都醫科大學學報, 2008, 29(5):555-558.
[13] 楊麗莉, 姜寶法. 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生活質量調查分析.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4, 5(1):103-105.
[14] 龔晴, 張昊, 喬穎, 等. 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生活質量調查分析. 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4, 52(s2):103-105.
[15] 楊麗莉. 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心理健康及生活質量調查. 山東大學,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