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向榮+徐陽



【摘要】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對胃腸道腫瘤患者營養狀況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86例胃腸道腫瘤患者作為觀察對象, 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3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教育,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觀察比較兩組的教育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營養評分(17.5±1.5)分高于對照組的(14.2±1.2)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營養良好率41.86%高于對照組的20.9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教育后觀察組患者的體質量指數、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教育后觀察組的生理機能、生理職能和情感職能三項生活質量指標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93.02%高于對照組的62.7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胃腸道腫瘤患者營養狀況,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健康教育;胃腸道腫瘤;營養狀況;生活質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1.093
Analysis of influence by health education on nutrition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gastrointestinal tumor patients HUAI Xiang-rong, XU Yang. Shandong Zaozhuang City Weishan County Huancheng Zaokuang Mining Group Tengnan Hospital, Zaozhuang 2776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fluence by health education on nutrition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gastrointestinal tumor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tumor as study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health education to conventional nursing. Education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nutrition score as (17.5±1.5) points, which was higher than (14.2±1.2)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nutrition score as 41.86% than 20.9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fter educ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body mass index, serum albumin and hemoglobi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fter educ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quality of life index score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physiological role and affection func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1).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satisfaction degree as 93.02% than 62.79%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1).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helpful to improv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gastrointestinal tumor patients.
【Key words】 Diet nutrition nursing; Gastrointestinal tumor; Nutritional status; Quality of life
胃腸道腫瘤是常見的惡性腫瘤, 該病在我國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1-5]。據報道[1]胃腸道腫瘤患者治療過程中多數患者有中重度營養不良, 影響治療和康復, 所以應該在治療中加強胃腸道腫瘤患者健康教育, 促進患者營養支持, 具有重要臨床意義。胃腸道腫瘤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食欲減退、嘔吐、腹瀉等癥[2, 6-8], 這些癥狀不僅阻礙營養物質吸收, 還加重機體內原有營養物質的過度消耗, 健康知識的普及有助于患者及家屬對于醫囑的依從性,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9, 10]。本研究探討健康教育對胃腸道腫瘤患者營養狀況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86例
胃腸道腫瘤患者作為觀察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3例。對照組中, 男25例, 女18例, 年齡46~72歲, 平均年齡(54.2±6.2)歲, 病程0.5~5.0年, 平均病程(3.8±1.2)年, 胃癌24例, 大腸癌19例。觀察組中, 男26例, 女17例, 年齡45~71歲, 平均年齡(53.6±5.8)歲, 病程0.6~6.0年, 平均病程(4.0±1.3) 年, 胃癌23例, 大腸癌2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癌癥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經詳細檢查確定無嚴重肝腎功能疾病、腫瘤疾病和內分泌疾病, 均自愿納入本次研究。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采取相應措施,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教育計劃, 由專業人員向患者講解胃腸道腫瘤知識和注意事項, 尤其是并發癥的針對性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 主要教育內容如下:①給患者講解食欲下降不利因素。腫瘤患者除自身疾病導致食欲下降外, 對治療恐懼、緊張和煩躁等心理會引起進食減少, 加強胃腸道腫瘤健康教育, 多與患者溝通, 促使患者理解飲食營養支持的重要性, 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增強其依從性。②根據患者自身狀況, 講解如何合理搭配膳食結構。針對不同病情予以營養支持, 由專業膳食專家設計飲食方案, 多食高纖維、高蛋白、易吸收食物, 保證充足營養攝入, 出現胃腸道不良反應的需控制飲食, 提倡攝入易吸收食物如流質飲食、半流質飲食等。③叮囑患者家屬要為患者創造良好飲食環境, 病房需要定期清潔, 創造舒適住院環境, 保持患者心情愉悅。④要加強患者口腔清潔, 宣教人員要幫助患者漱口, 指導其科學口腔護理。⑤對中度營養不良患者需給予營養支持治療, 咀嚼功能障礙患者采取鼻飼進食, 胃腸功能不全患者應用胃腸道外營養支持。
1. 3 觀察指標 ①體質量指數(BMI)為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到的比值, 單位為kg/m2。②生化指標包括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③采用微型營養評估法(MNA)評估兩組的營養狀況[3]:MNA評分>24分為營養良好, MNA評分17~24分表示營養不良, MNA評分<17分則表示營養低下。④應用SF-36量表[4]評估兩組患者生活質量, 主要測量生理機能、生理職能和情感職能, 分值范圍0~100分, 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⑤對教育措施的滿意度。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的營養狀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營養評分為(17.5±1.5)分, 對照組的營養評分為(14.2±1.2)分, 觀察組患者的營養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營養良好率為41.86%, 對照組的營養良好率為20.93%,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的體質量指數、血清白蛋白及血紅蛋白水平比較 教育前, 兩組患者的體質量指數、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教育后觀察組患者的體質量指數與教育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的體質量指數較教育前明顯降低(P<0.05), 且觀察組患者的體質量指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教育后觀察組與對照組血清白蛋白均高于教育前(P<0.05), 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教育后觀察組血紅蛋白高于教育前(P<0.05), 對照組血紅蛋白低于教育前(P<0.05), 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生理機能、生理職能和情感職能三項生活質量指標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為93.02%(40/43), 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為62.79%(27/43),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3 討論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教育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 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營養狀況發現, 健康教育對胃腸道腫瘤患者營養狀況的改善具有明顯的促進效果。觀察組的營養良好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MNA評分是評價機體營養狀況的有效標準[11-14], 觀察組經過教育后的營養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且觀察組的體質量指數在健康教育過程中未見大幅度變化, 說明了有效的飲食營養支持能夠較好的平衡吸收功能, 患者的體重不會因此出現顯著性變化, 而對照組對飲食營養方面的措施缺乏針對性, 因此體重出現顯著性下降。觀察組所采取的健康教育措施具有其針對性和全面性, 通過講解針對性飲食方案能最大限度的彌補腫瘤患者體內營養的缺失, 如病情嚴重的患者無法直接進食, 此時就需要根據患者情況予以腸內外營養支持治療。措施中還加強了心理健康教育, 胃腸道腫瘤患者因長期治療, 對治療的恐懼、不安情緒逐漸增加, 從而表現出不依從性, 食欲也會逐漸降低。經過宣教人員細心的照顧和幫助下, 患者的不良情緒得到緩解, 戰勝疾病的信心也隨之增強, 因此食欲也隨著增加, 營養狀況也會隨之不斷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同自身的營養狀況密切相關[15-18], 本次教育后觀察組的生理機能、生理職能和情感職能三項生活質量指標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 表明飲食營養支持能夠較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滿意度結果則更加表明患者對教育的肯定。
綜上所述, 健康教育是胃腸道腫瘤治療過程中必要的干預措施,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云香, 趙世峰.飲食結合心理護理改善胃腸道腫瘤患者化療后營養狀況的臨床觀察.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3, 20(6): 666-667.
[2] 楊敏.系統的營養護理支持及中醫特色護理對消化道腫瘤患者營養狀況的影響.西部中醫藥, 2015, 28(11):127-130.
[3] 付紅兵, 朱振新, 許超, 等.早期腸內營養對胃腸道腫瘤患者術后營養狀況、免疫功能的影響.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2, 6(17):5079-5082.
[4] 譚榮韶, 劉莉, 馬靜, 等. 營養風險及營養支持對老年胃腸道腫瘤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 新醫學, 2016, 47(5):335-339.
[5] 黃亞波, 楊偉偉, 陳彬. 老年胃腸道腫瘤患者化療前后的營養狀況變化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現代實用醫學, 2014, 26(6): 681-682.
[6] 謝小皎, 吳蓓雯, 閔捷. 胃腸道癌癥病人營養狀況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外科理論與實踐, 2013(3):264-268.
[7] 孫艷. 消化道腫瘤化療患者的營養狀況及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30):137-138.
[8] 丘惠嫦, 樓慧玲, 朱國輝, 等. 腸內腸外營養對胃腸道腫瘤保守治療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 現代醫院, 2011, 11(10):20-21.
[9] 卓銀霞, 賁艷麗, 李萍, 等. 腫瘤化療患者營養狀況及生活質量調查分析. 護理學雜志, 2011, 26(9):27-29.
[10] 張淼, 李研, 于麗影, 等. 飲食護理干預對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營養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 貴陽中醫學院學報, 2014, 36(2):126-128.
[11] 陳滿宇, 呂龍, 何秋山. 胃腸道惡性腫瘤患者營養狀況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 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6, 35(2):208-211.
[12] 覃日清, 張馨, 鄧麗彩. 胃腸道腫瘤病人術后飲食狀況調查分析. 護理研究, 2016, 30(16):2001-2003.
[13] 邱思宇. 健康教育與康復指導對婦瘤放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 贛南醫學院學報, 2011, 31(2):294.
[14] 于海俠. 健康教育對腫瘤 PICC 置管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11):279-280.
[15] 高銘云, 梁桂花, 韋燕萍, 等. 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營養干預及效果分析. 臨床誤診誤治, 2012, 25(9):60-63.
[16] 賈杏梅. 健康教育對結直腸癌術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分析.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1):312-313.
[17] 卓銀霞. 腫瘤化療患者營養狀況和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 石河子大學, 2011.
[18] 蔣大平, 張常華, 朱錦濤, 等. 營養支持對胃腸道腫瘤化療患者營養及不良反應影響的meta分析. 臨床與病理雜志, 2015, 35(z1):S10-S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