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晨,大學期間以“丁小點”為主要形象發表了一系列漫畫作品《開學了,又要過這種日子了》,一周內點擊量超過20萬次。從此,丁一晨走上了職業漫畫家道路,佳作不斷,作品常登微博熱門排行榜,粉絲劇增。
“美女漫畫家”是漫畫迷們對丁一晨的愛稱,她卻調侃自己“淑女的外表下有一顆長滿胡茬的爺們心”。和丁一晨面對面聊天,她時而大笑,時而拿起畫筆唰唰幾筆就替代了語言表達,活脫脫一個爽朗幽默的北方大妞。
記=本刊特約記者 鄭 娟
丁=丁一晨
學習繪畫,
耳濡目染下的水到渠成
記:你的第一本漫畫作品集叫《好想回到小時候》,里面描述過你從小學習繪畫的經歷。你和繪畫的緣分是怎么開始的?
丁:小時候,爸爸經常帶我去逛公園、動物園,而他每次回家后都會以繪圖日記的形式描述一天所見。我那會兒對圖形的識別能力比較強,看到爸爸的畫,能立馬認出來畫的是什么,我爸覺得我還挺有畫畫的天分,就讓我跟著學習。不過當時家人覺得研究藝術的人多數都比較落魄,很難養活自己,所以他們更希望我把畫畫當成興趣愛好,讓我不用特別系統地去學習繪畫的基礎知識。所以我學起來也就沒有太大壓力,屬于耳濡目染下的水到渠成。
記:練習繪畫久了會不會覺得有點枯燥無聊?
丁:不會。從小到大,我在畫畫方面都算是一個比較自律的人。每天規定要畫多長時間,就一定要畫滿,而且我小時候不怎么愛出去玩,就喜歡在家里坐著畫畫,我反而很喜歡這種狀態,無關外界評價,只是因為喜歡而畫。
記:許多中學生課余會參加一些興趣班,其中有的是自己感興趣的,有的則是家長要求的。你中學時有參加興趣班的經歷嗎?你是怎么看待這件事的?
丁:我上中學時,家長也帶我去上興趣班,不過因為比較感興趣,我都堅持下來了。但我知道當時班里很多同學其實學得很痛苦。在這方面,我給中學生朋友們的建議是:先獨立思考自己到底喜歡什么。如果是發自內心的渴望,我覺得應該試一下;如果是迫于外界的原因而學,那我不太建議繼續學習。
另外,像蜻蜓點水一樣,什么都去嘗試,遇到困難就放棄,時間長了會形成一種假性挫敗感——你覺得自己很忙碌卻一事無成,事實上你只是還沒有真正努力,長此以往,可能做什么事情都只有3分鐘熱度。
沒有偶像劇里的16歲,
要學會自己取悅自己
記:有什么高中時代的故事可以跟我們分享?
丁:剛上高中時,我特別討厭數理化生之類的學科,覺得反正高二會選文科,索性就不好好學了,結果成績一落千丈。當時我歷史比較好,歷史老師特別喜歡我。有一次我跟歷史老師談心,說起自己討厭學理科,老師告訴我:“并不是說用不到的你就不用學了,你將來也不會去考古,那你學歷史干嘛?學習不同科目,可以讓你成為一個在綜合素質、思維方式上都更全面的人。”我覺得老師說得挺對,就沒有繼續“墮落”下去。我建議大家不要偏科,可以試著去調整自己的學習態度,心態好了,學起來也就不那么痛苦了。
記:能不能用一張漫畫,描述你的高中生活?
丁:我剛上高中時,短發,剛發育,還駝著背。因為比較自卑,所以整天用頭發遮著臉,把自己藏在特別大的校服里面。我在北方上學,冬天特別冷,有時候我早晨洗完頭就騎自行車上學,濕漉漉的頭發在路上被凍住,我就在上課的時候弄自己頭發上的冰碴兒。下課后,愛臭美的女生聚在一起,會比誰的腿更細。那時候大家都要穿秋褲,我覺得穿上它腿顯得特別粗,就不愿意穿。但每天早上去學校前,我媽都要檢查我有沒有穿秋褲,所以我就跟我媽打游擊,每天到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廁所把秋褲脫了。后來我經歷了復讀,這是我比較灰暗的一個階段,直到我收到錄取通知書上大學,人生才開始變得明亮。不過這期間我一直堅持畫畫,經常參加學校的比賽,發表一些東西,給自己的生活找點樂趣。
記:也常有中學生朋友們吐槽高中生活乏善可陳,你可不可以給一些建議,讓大家能更善于發現身邊的“小確幸”呢?
丁:高一的時候,班里好多男生都沒我高,男老師也沒有特別帥的,我經常會想,為什么偶像劇或者漫畫里的16歲是那樣的——身邊都是帥哥和浪漫的事情,而我的16歲卻是這樣的?雖然有時會這么想,但我也會給自己制造一點“浪漫”。比如擠公交的時候,其他人都坐著,我沒有座位,我就會想象自己是皇帝,其他人是文武大臣,都對我俯首稱臣,逗自己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阿Q精神”。總之,像這樣多觀察生活中的事,再偷偷演繹一下,還是挺有樂趣的。
落葉飄在車筐里,
是大自然在向你問好
記:你創作的漫畫形象“丁小點”算是你自己的真實寫照嗎?你想通過“丁小點”告訴大家什么?
丁:一開始也沒有特別用心地設計這個形象,只是因為當時我留著和丁小點一樣的發型,而這樣一個形象畫起來比較快,就畫了。我也想通過丁小點去記錄一些心里想的東西,算是一個解壓的過程。我的生活平凡普通,沒有經歷過太多的風浪,記錄小事時比較得心應手。一片落葉飄在自行車車筐里,我都會覺得這是大自然在向我問好。我用畫筆記錄下來,就是希望這些小事能讓人心里微顫一下,獲得一些心靈慰藉。
記:你的漫畫總是能讓大家感同身受,用漫畫迷的話說,就是“就像畫自己的生活一樣”,你說過你的靈感大多來源于生活,那你是怎么把生活中這些容易被忽略的小事融入到創作中的呢?
丁:這得從我上小學時說起,當時語文老師總會告訴我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有靈感的時候一定要及時記下來,不然靈感稍縱即逝,等你想用卻想不起來的時候就會很痛苦”,所以我有靈感了就會及時記下來,但是僅僅“及時記下來”是不夠的,回到家一定要及時整理,不然記得再多也沒有用。
記:除了生活中的小事,你的創作靈感還來自于哪里?
丁:我們的一生太短了,可能也經歷不了太多的風浪,而看書、看電影其實是在看別人的世界、感受別人的人生,然后看能不能把從中悟出的大道理放到自己的小生活里。所以我愛閱讀和看電影。當然,也有人會覺得自己看了好多書但并沒有什么用。我建議大家要學會高效學習,讀到一些內容的時候要充分吸收,能夠舉一反三,這也是為什么老師經常讓我們背誦一些好詞好句、摘抄些好的段落,因為經過大腦的篩選、打磨后,這些記住的東西就是你自己的,可以靈活運用。我建議大家以后在看書、看電影的時候,可以試著鍛煉一下這樣的思維:書或電影中的情節發在普通人身上會怎樣?發生在自己身上又會怎樣?
關于未來,
最快的方法就是慢慢來
記:你大學時就開始在網上分享自己的漫畫了,而且是每天都更新,長時間堅持創作很難,你有過偷懶或想要斷更的念頭嗎?
丁:上大學以后有時間上網了,女孩子都希望在個人空間、主頁上放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所以一開始我在網上分享這些漫畫,是想得到別人的贊賞,有虛榮心的成分在。到了后來,每天堅持畫畫就成了自己跟自己較勁,算是對自己熱愛的東西負責。而且很多時候我都是剛畫完就迫不及待想給大家看,想及時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資訊分享,記錄自己進步的過程。總結下來就是“虛榮心使我進步”。直到現在,畫畫已經成了習慣,不畫反而難受,而且我也沒有想過自己不畫畫的樣子,我覺得既然選擇了畫畫,就要堅持下去,不會放下畫筆,因為半途而廢的樣子太丑。
記:從一名普通的大學生成長為職業漫畫家,你的親身經歷激勵了很多人,關于夢想和堅持,有沒有話想告訴還在追夢路上的中學生朋友?
丁:好多高中生給我發私信,傾訴他們的煩惱:“我將來不想過朝九晚五的生活,想從事自己感興趣的職業”“我很迷茫,一點兒也不喜歡自己現在的生活,該怎么辦?”……我覺得有這樣的想法是好的,人生可能會有一段時間比較迷茫,等到這段時間過去了,就會有塵埃落定的感覺,這時候回過頭看,那些迷茫的時光也是值得回味的。上學時大家的想法都很理想化:想當流浪歌手,想當流浪畫家,想徒步去歐洲……這些沒有錯,但我覺得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你要從事與自己的興趣愛好相關的職業,你得考慮它是否能夠支撐你的生活,只有滿足了吃飽穿暖的剛需之后才會有深層次的精神追求,有時候“興趣”與“面包”是有矛盾的。
腳踏實地,不忘初心,時間會把你變成你喜歡的樣子。所有的事情都要一步一個腳印,不要想著尋求捷徑,如果真有捷徑的話,可能捷徑越便捷,你離懸崖越近。其實,關于未來,最快的方法就是慢慢來。“不忘初心”也不只是簡單的“不要忘了當初的夢想”,我查過它的英文翻譯,有很多種,我最喜歡的是“Stay hungry,stay foo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