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軍
摘 要:合作學習是一種符合學生年齡、生理、心理特點和心理傾向的很好的學習方式。體育學科為學生提供了獨有的、開闊的合作學習與活動環境,以及充分的觀察、思維、操作、實踐的表現機會,對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勢。本文針對合作探究學習在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體育教學;合作學習;意識與能力;培養
長期以來,學校體育教學主要采用“講解——示范——練習”的教學模式。這種被動的教學模式,雖然教學過程規范,重視方法和手段的運用,注重學生的身體發展,有利于技術的掌握,但壓抑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不相符合。在自主、合作、探究三種新的體育學習方式中,自主學習是基礎,合作學習是關鍵。下邊談談在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的體會。
一、轉變觀念、營造氛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意識
中學體育課運用合作學習法對廣大師生來說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實施這種教學方法,首先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選擇,通過探究,解決問題。同時加強相關理論的學習,充分認識這種教學方法的時代意義,深入研究課程標準,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其次,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動員工作,讓學生明確探究學習的重要性,給學生營造一種自主學習的氛圍,而不是將正確的答案拋給學生,從而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探究欲望和興趣。另外,要不斷地吸取各地的有益經驗,以此來充實和完善該教學方法,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
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觀念,認識到“主導”與“主宰”的不同,不代替學生完成一切事情,在教學中,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準備活動這一部分,不一定每節課都由教師親自帶領學生練習。教師幫助學生在經過一定時間的動作積累后,可以放手讓學生分成四人一組,由當天的小組長負責帶領本組成員,按照一定的要求進行練習,這樣即使教師發揮了“主導”作用,又較好的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還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使學生更了解自己的身體部位及相應的名稱。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合作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優化教學方法,創設合作學習的空間
教學方法的選擇在教學中是極為重要的。如何根據學生與教材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教法,使復雜的教材變得簡單,使枯燥的教材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樂于學習,是我們在備課時要認真思考的。教師在選擇教法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及認知水平等特點,設計和創設學生合作學習的空間,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有盡可能多的合作練習、交流、討論、探究、嘗試、評價的練習與選擇的空間,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練、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單、雙腳跳的教學中,我為學生設計了“小紅帽過生日”請同學們去吃蛋糕,但要達到小紅帽提出的要求,才能得到獎勵的情境。這就要求學生四人一組,利用小沙袋,開動腦筋,積極思考,通過互相幫助,共同努力,完成要求,“吃”到香甜的蛋糕。再如在耐久跑練習中,教師將通常使用的集體練習法,轉化為自愿結合兩人一組練習法,比比看,哪一組能通過努力,不掉隊,互相鼓勵,完成練習。這樣的練習效果遠比集體練習的效果好了很多,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意識,互相關心的品質等。
三、正確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與能力
合作學習是一種方式,同時更是一種發揮個人與集體的智慧,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創新的學習過程。合作學習是一種團隊行為,每個人都必將為集體的勝利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發揮個體潛能。個體間只有相互理解、接受、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能力,支持集體活動的目的與動機,形成統一意志,才能獲取最大成效。例如:在利用跳繩進行初學跨越式跳高練習中,學生自愿結合三人一組,在教師沒有進行任何動作提示后進行練習,教師深入觀察,看到小組中的每一位同學都能開動腦筋,分工、合作,把自己想出的動作進行交流、嘗試練習,根據教師的要求不斷改進,使動作更趨于正確,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什么是合作學習,如何進行合作學習及在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后對他們今后進行更多領域的學習能起到什么樣的促進作用等,并且對學生在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及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在合作的伙伴中,形成信任、交流、了解,學會分工、合作,在寬松、和諧的人際關系中學習。在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敢于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嘗試練習。例如,教師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比一比哪組最先完成或哪組想出的辦法最多等等,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進行鼓勵性的評價及指導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處于一種不甘落后、躍躍欲試的興奮狀態,不諷刺和挖苦學生,體現教師對學生人格的尊重,通過教師運用各種類型的激勵性語言,始終讓學生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成功。應當看到的是,我們的學生畢竟還很稚嫩,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總會碰到困難,遇到挫折,何況學生的知識能力存在著差異,自控能力也不一樣,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對他們多鼓勵和多指導。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巡視其間,及時作一些必要的學習方式、學習內容等方面的指導,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要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批評。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學生樂學、會學,才能讓小組合作學習真正取得實效!
在合作學習中,要有效地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合作精神,激發學生成功和創新意識,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去發現、探究、解決問題、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