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農村勞動力外流背景下的家庭離散與老人自殺問題透視

2017-03-28 17:51:56徐京波

徐京波

摘 要:勞動力大規模外流使得農村家庭結構的完整性受到極大沖擊,許多離散型家庭出現。離散型家庭主要包括留守家庭、隔代家庭和空巢家庭。通過對豫東地區8個村莊自殺案例的實證分析發現,在這三種家庭類型中,老人自殺原因存在較大差異:留守家庭中老人自殺的主要原因是婆媳矛盾。在隔代家庭中,撫養孫輩的經濟壓力與對孫輩照顧的代際矛盾是老人自殺的主要原因。而在空巢家庭中,日常生活照料與精神慰藉的缺失是老人自殺的主要原因。因此,應根據離散家庭類型進行分類,針對不同類型群體制定不同的制度與政策,從而構建可操作性較強的農村老人關愛服務體系。

關鍵詞:勞動力外流;家庭離散;農村老人自殺;空巢家庭;留守家庭;隔代家庭

中圖分類號:C9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17)02-0066-06

引 言

在農村自殺群體中,老人自殺率最高。景軍等在2010年指出,改革開放后農村女性自殺率下降,而老年自殺率上升,2000年以后的10年,老年人自殺占農村自殺總數的7919%,而20世紀80年代則只占24%[1]。劉燕舞在《農民自殺研究》一書中,預測未來10~20年內,中國農村老人自殺潮將加劇[2]。

目前國內對自殺較為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科,更多將其視為個體的生理或心理問題,缺乏對個體外社會因素的關注[3]?;谏鲜鋈毕荩S多學者轉而從社會學視角思考自殺現象及其發生機制,最為經典的分析當屬迪爾凱姆,他從社會整合與社會規則兩個方面對自殺的類型原因進行了分析,確立了以社會事實解釋自殺現象的基本原則。他認為“我們撇開個人動機和想法,直接考慮自殺是隨著什么樣的社會環境(宗教信仰、家庭、政治團體、行業團體等)發生變化的”[4]?;诘蠣杽P姆對自殺研究的社會學擴展,國內許多學者在對農村自殺問題研究中也開始關注社會因素。通過對相關文獻梳理,目前學界對農村老人自殺的研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探求村莊結構與農民自殺之間的關系。劉燕舞根據血緣聯結度和規則維控度,將村莊結構分為團結型社會、分裂型社會和分散型社會,不同的村莊結構導致不同的自殺特征:團結型村莊中年輕媳婦的自殺率較高;分裂型村莊中青壯年男子的自殺率較高;分散型村莊中老年人自殺率偏高[2]。(2)吳飛分析了“過日子”與農村自殺的關系。“過日子”是對農民生活過程的提煉,它是由出生、成長、成家、立業、生子、教子、養老、送終、年老、壽終等一系列事件構成。過日子中的某個環節沒有處理好就會引發自殺行為的產生[5]。(3)賀雪峰基于湖北京山的調查,提出了農民死亡觀與農村老人自殺潮之間的關系,當地村民“不信鬼神只信科學”的唯物主義態度塑造了這一地區農村老人自殺嚴重的特征[6]。(4)陳柏峰通過實證分析,探討了代際關系變動與農村老年人自殺的關系。認為代際變動產生的代際沖突和代際間關系失衡是老人自殺行為產生的重要因素。(5)楊華則從“結構—價值”變動的錯位角度分析了南方農村自殺潮。認為20世紀八九十年代是“結構-價值”錯位的時期,農村老年人價值觀變化較慢,鄉村社會結構快速變動,價值觀與社會結構互動導致農村老人自殺[7]。

總體而言,學界對農村老人自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論進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1)根據村莊結構劃分自殺類型過于籠統,在同一村莊結構中也會存在不同群體的自殺。另外,對村莊結構的劃分忽視了農村勞動力外流這一背景,主要是按照勞動力流出之前的村莊血緣關系和村莊社會規范進行劃分的。當今勞動力外流是農村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已經對原有村莊結構和社會關系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不同區域的鄉村社會呈現出的結構特征差異不再明顯。 (2)從死亡觀分析農村老人自殺現象,一方面仍然延續心理學或精神學科的研究思路,忽視了對社會因素的關注;另一方面“不信鬼神只信科學”的唯物主義態度具有地域局限性,僅僅適合對類似湖北京山地區老人自殺的解釋。另外,農村的“結構—價值”錯位這一視角是對上述兩種觀點的綜合。一方面,村莊結構較為宏觀,農民價值較為主觀抽象,對具體老人自殺問題解釋力不足;另一方面,這一錯位的產生時間局限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這一時期農村老人自殺問題不是特別突出,反而農村婦女自殺問題較為嚴重。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特別是2000年以后,農村老人自殺問題日趨嚴重。(3)“過日子”和代際關系變動兩個視角已經開始關注家庭對自殺的影響,但是兩者更多關注大量勞動力外出之前的家庭結構,這一階段的家庭結構盡管趨于小型化,但仍然是較為完整的,家庭結構并沒有離散。

上述研究忽視了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導致的家庭離散這一因素。隨著工業化與城鎮化發展,大量農村勞動力從鄉村流向城鎮,從農業轉移到第二、三產業。這一人口流動的重要特征是大多數農民工不能以家庭為單位整體遷移,使他們的家庭處于一種離散化狀態[8]。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在2014年16 336萬外出農民工中,舉家外出的僅為2127%,將近80%的農民家庭處于分散狀態。這一變化使得農村家庭結構受到較大沖擊,聯合家庭、主干家庭、核心家庭等農村傳統家庭模式逐漸減少,隔代家庭、空巢家庭、留守家庭等不完整的家庭模式逐漸增加。在離散家庭中,由于家庭核心成員缺席,對家庭功能和家庭關系產生較大影響,從而會在贍養、扶病、精神慰藉、家庭矛盾化解等方面產生問題。本研究通過參與式觀察和深度訪談對河南豫東地區8個村莊進行了實地調查,獲得了較為豐富的經驗資料。因為河南省是人口流出大省,特別是豫東地區人口外流規模較大,農村家庭離散問題較為嚴重,具有典型性。因此,從家庭結構離散視角,對農村老人自殺問題進行分析,探討不同類型離散家庭中的老人自殺原因,從而提出分類干預的政策建議。

一、留守家庭與農村老人自殺問題

在勞動力外流之前,主干家庭是農村社會的主要家庭模式,夫妻和已婚子女組成的家庭,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三代同堂家庭。本研究為了將其與隔代家庭、空巢家庭進行區別比較,因此將留守家庭狹義界定為原主干家庭中的男青壯年外出打工,而老人、妻子、孩子仍居住生活在農村社區的家庭類型。在這一家庭結構中,導致老人自殺的主要原因則是婆媳矛盾。在原有主干家庭的婆媳矛盾中,兒子可以在母親和媳婦之間進行調解,具有“雙面膠”的作用。而現在具有調解角色的丈夫外出,使其“雙面膠”的粘合作用失效,婆媳矛盾缺少潤滑劑,矛盾難以消化,導致婆媳關系持續惡化。S1的自殺是一個典型案例。

S1S是自殺案例姓名中姓氏的第一個拼音字母,1是被訪者順序為第一個,下同。,女,64歲,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結婚后,生育了一男一女,老兩口與兒子兒媳、孫子孫女一起生活。由于在家種地收入較低,兒子常年在東莞電子廠打工,每年只有春節回家。老兩口在家種了4畝地,主要種植小麥和玉米,老伴兒身體不太好,其實主要是S1在種植。自兒子結婚5年來,S1與兒媳經常吵架,主要是因為一些日?,嵤?。比如:兒媳起床晚了,婆婆做飯晚了,照顧小孩照顧的不好了,兒媳不干農活了,婆婆嫌自己買東西買的多了等,有的時候還會大打出手。S1自殺的導火索是因為兒媳自己回娘家時間太長,把孩子放在家里讓她帶,而且家里麥收是春忙時節,忙不過來,心情非常壓抑。兒媳回來之后兩人大吵了一架,而且兒媳把家里好多東西給砸了,老人S1一氣之下喝農藥自殺了。

除了婆媳之間矛盾之外,還存在因妯娌之間矛盾而產生的婆媳之間的間接矛盾。這往往發生在多子家庭,父輩生育至少兩個兒子,而跟隨其中一個兒子居住構成主干家庭,而其他兒子與自己未婚子女構成核心家庭,不與父輩一起居住。當主干家庭和其他核心家庭中的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打工,父輩與其中一兒媳及其孫輩一起居住,構成不完整的主干家庭,其他兒媳與各自未婚子女一起居住,構成不完整的核心家庭。妯娌間原本生活環境和家庭教養各不相同,兩人之間之所以“親”,乃是因為嫁了同一家族的兄弟。事實上,妯娌之間是毫無血緣關系的,也是最容易產生矛盾的,而家庭核心成員的外出使其矛盾更加惡化。而妯娌之間的矛盾主要體現在老人對不同家庭的投入程度,她們往往認為老人對所在主干家庭的投入最多。X4的自殺較為典型。

X4,女,68歲,有三個兒子,目前老兩口與最小的兒子一家居住在一起,由于小兒子外出打工,所以與小兒媳婦及其兩個孩子居住在一起。大兒子和二兒子兩家單獨居住而且也都外出打工,其妻子與孩子留守在家。大兒媳婦、二兒媳婦認為老人幫小兒媳婦帶孩子、干農活,對她們的孩子不照顧,也不幫她們干農活。因此,大兒媳婦和二兒媳婦以此為理由不贍養老人。而小兒媳婦則埋怨大兒媳婦和二兒媳婦不贍養老人,不照顧老人,老人日常照料、看病等都是由她一家照顧。因為這些矛盾,大兒媳婦、二兒媳婦與小兒媳婦、婆婆經常吵架。X4自殺的導火索是因為老伴生病住院,X4向大兒媳婦和二兒媳婦要醫療費,兩個兒媳婦不給,引發爭吵,而且大打出手,老人一氣之下,在大兒媳婦家門口上吊自殺。

婆媳關系是一種重要的家庭關系形式,婆媳沖突是婆媳關系的不正常表現。新中國成立以前,在婆媳關系中,婆婆占據絕對優勢。新中國成立以后至改革開放之前,在婆媳關系中,媳婦地位有所提升,但是婆婆仍居主導地位[9]。20世紀80年代在初期至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伴隨著分家潮的出現,媳婦權力與地位上升,婆婆權力與地位下降,這段時間是婆媳矛盾的焦灼期,矛盾非常多[10]。在勞動力大規模外流之前,農村的婆媳矛盾已經呈現出嚴重態勢。青壯年流出之后,由于核心家庭成員角色的缺失使這一問題進一步加劇。從S1和X4兩個案例可以看出,在婆媳矛盾之間出現了斷層,這使得婆媳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矛盾時,只能選擇面對面的交涉,缺乏具有調解作用的中介人角色,而老人的兒子最適合扮演這一角色。因為他是老人的子女,具有血緣關系,成人之前一直與父母居住在一起,對母親有較深的了解。他也是媳婦的丈夫,具有婚姻關系,結婚之后一直與媳婦居住在一起,對媳婦也了解較深。但是這一重要的家庭角色,因外出打工而缺失,從而導致婆媳之間溝通路徑不暢,矛盾加劇,甚至導致自殺行為發生。

二、隔代家庭與農村老人自殺問題

隔代家庭是另一種不完整的家庭模式,青壯年夫婦外出打工,將子女留給父輩照顧,從而形成斷代,家庭主要由祖孫兩代組成。由于經濟壓力與傳統生活觀念,大多數老人選擇繼續留在農村生活。一方面從事農事活動,另一方面撫養教育孫輩。老人本應在代際繼承交接之后完成家庭主角退出,但是由于子代外出務工,家庭參與弱化,使老人重新成為家庭的主角[11]。在隔代家庭中撫養孫輩的經濟壓力與對孫輩照顧的代際矛盾成為老人自殺的兩個主要原因。L3的自殺是隔代家庭經濟壓力的一個重要體現。

L3,男,67歲,與老伴和兩個孫子一起生活,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女兒嫁到縣城,很少回家。兒媳婦出車禍去世,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兒子由于媳婦車禍去世,大部分錢都花在找對象上了,根本不往家匯錢,而且也很少回家。一個孫子在上初中,一個孫子上小學,兩個孩子的日常開銷較大。老兩口在家主要以種糧食為主,農閑時間L3幫人家蓋蓋房子打打零工。由于年齡越來越大,L3打零工的活越來越少,所以家庭負擔越來越重。去年L3幫別人蓋房子打零工時,突然暈倒,是腦血栓,花了大量醫療費,還是沒有徹底治好,導致半身不遂,為了不再增加家庭負擔,老人在治療期間選擇了自殺。

在對河南省“空心村”留守老人調查中發現,569%的被訪者仍然從事農事活動,344%的留守老人認為生活費不夠用,456%的留守老人生活費勉強夠用[12]。因為在許多隔代家庭中,既要負擔自己的生活支出,又要負擔第三代的生活費用,較大家庭開支,導致留守老人面臨較大的經濟壓力,從而從事過度勞動,使身體狀況進一步惡化,從而增加了醫療支出。因較高醫療費用而選擇自殺的老人不在少數。

在另一部分隔代家庭中,第三代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用則由父輩和子輩共同承擔,從而產生“給多少錢合適”“錢怎么花”“錢都給誰花了”的矛盾。許多外出務工子女擔心或懷疑匯給老人的錢,更多地花在老人自己身上或者老人其他子女的孩子身上,當老人向子女要孫輩生活費和教育費用時會產生較大沖突。W5的自殺與上述矛盾有較為直接的關系。

W5,女,71歲,與老伴和大兒子的孩子、二兒子的孩子一起生活。大兒子和二兒子夫妻都在外打工,常年不回家。因為W5老兩口年齡較大,不能從事農事活動,收入基本上靠兩個兒子供給,兩個兒子每三個月給匯1 000塊錢。隨著老大孩子上初中,要住宿,而且各種資料費越來越多,花銷越來越大,所以錢不夠花,老人就向老大多要一些錢,一個月多給200塊錢。結果老大兒媳婦非常生氣,說老人向老二要錢少,向他們要的多,向他們多要的錢都花在了老二孩子和老人自己身上了。過年回來,老人向兩個兒子要點錢,去看病,老大不給,說他們平常比老二給的多,里面已經包括老人看病的錢了。后來因為這事情吵來吵去,老人一氣之下喝藥自殺。

W5的自殺是由于父輩與子輩之間產生了信任危機,特別子輩對父輩失去了信任。一方面,外出打工使子輩與父輩之間空間距離拉大,從而導致兩者之間的情感距離與心理距離拉大。另一方面,外出務工子女長期缺席農村生活場域,對父輩與子輩的留守生活質量缺乏準確判斷。在傳統鄉村社會,家庭成員的信任度是比較高的,這是基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互動、互助,彼此之間建立了信任機制。子輩長期生活在鄉村社會之外的陌生人社會,已經遠離基于血緣關系為基礎的熟人社會,所以其行為方式、意識觀念都已經發生了變化。

在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中,祖父母與孫輩之間更多是一種情感上的互動,而在隔代家庭中,祖父母要承擔起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撫養、照看等多種責任[13]。由于留守老人年齡較大,對孫輩的照料工作力不從心,在照料孫輩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安全、教育、生活等問題。因為這些問題祖父母會產生愧疚感,也會使兩代人之間產生矛盾。

X2,65歲,女,兩個女兒,沒有兒子,與老伴和小女兒的4歲外孫一起生活,組成隔代家庭。老兩口種點地,平常兩個女兒也往家里寄錢,家里的生活還算可以。有一天,老伴下地沒有回來,X2在廚房準備做午飯,小外孫在堂屋自己玩耍,不小心將給老伴燒好的開水弄灑了,導致大面積燙傷。治療花費大量醫療費也沒有完全恢復。X2自己非常自責,老伴也對她大罵一通,最終的導火索是女兒回來對老人的責備,而且話說得很難聽,并且不再讓老人帶孩子了,X2在自責和別人的譴責中選擇了自殺。

在調查中發現隔代家庭分為“生產性為主”隔代家庭和“消費性為主”隔代家庭。前者祖輩在“45~59歲”之間,外出務工子輩在“20~30歲”之間,孫輩在“0~9歲”之間,在這一類隔代家庭中,父輩具有一定的勞動能力,身體較為健康,完全可以勝任對孫輩的照料,甚至將其視為日常生活中的樂趣。而后者祖輩年齡較大,一般在“60~74歲”之間,子輩在“30~40歲”之間,孫輩一胎在“10~15歲”之間[14],重孫輩在“0~9歲”之間,有的祖輩照顧一個孫輩,有的同時照顧兩個孫輩。老年人經濟壓力較大,而且身體狀況較差,照料孫輩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在訪談中許多老年人認為自己不能勝任照顧孫輩的工作,往往是勉強維持祖孫兩代的生活。因此,在對孫輩的照料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和代際矛盾。而老人自殺現象也往往發生在“消費性為主”的隔代家庭。

三、空巢家庭與農村老人自殺

與留守家庭、隔代家庭相比,空巢家庭成員結構較為單一,子輩和孫輩都不在身邊,主要由留守老人組成。許多空巢家庭都是由留守家庭和隔代家庭轉化而成的。由于兒子在城市生活質量的提升,留守家庭中的兒媳婦和孫子也會遷入城市。另外,隨著隔代家庭中孫輩的成人,也會因升學而離開家或外出打工。農村空巢家庭往往是留守家庭和隔代家庭后一階段的家庭形式。因此,空巢家庭成員的年齡較大,一般在75歲以上。在空巢家庭中,日常生活照料與精神慰藉的缺失是老人自殺的主要原因。X7的自殺與缺乏日常生活照料存在較強的聯系。

X7,女,79歲,老伴去世三年了,兩個兒子及兒媳常年外出打工,孫子被X7和老伴帶大后也都外出打工,一個女兒外嫁到浙江,平?;静换丶?。X7一個人居住在大孫子的房子里,平常自己照顧自己。眼睛患有白內障,眼睛視力逐漸下降。老人要去看病,但是子女都不在身邊,沒有人帶她去,導致她病情加重,左眼失明,右眼模糊。這也使得日常生活更加不便,許多家務勞動無法完成。X7幾次給在外打工的子女打電話讓帶她去看病,子女都以工作太忙而推諉。老人在絕望中選擇了自殺,由于自己居住,平常與村里其他人來往較少,自殺后一周左右才被發現。

在傳統鄉村社會,子女是老人晚年生活照料的重要提供者。而隨著農村大量勞動力外流,使得日常生活照料的家庭資源減少,老人更多屬于自我照料。而且空巢老人都經歷過繁重農事勞動和照顧孫輩的任務,因此健康狀況較差。在豫東8村調查中發現,8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有慢性病,30%以上的老年人有嚴重疾病,有曾經住院治療的經歷。通過X7這一案例,可以發現空巢老人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生活尚能自理,一旦出現疾病,日常照料缺失這一問題將會凸顯,不利于老人康復[15]。雖然農村合作醫療、農村養老保險等社會政策已經普及,但是對空巢老人而言,病情的及時發現、住院期間的照料和出院后的康復照料等工作,上述政策是無法完成的。在空巢家庭中,家庭照料資源缺失的同時,社會化照顧資源嚴重不足,在城市社會較為常見的社會養老機構、社區便民服務及來自志愿者的照料資源,在農村社會發展較慢,甚至處于真空狀態[16]。日常照料缺失,特別是生病期間日常照料的缺失,導致空巢老人生活更加艱難,健康狀況更加惡化,從而產生累贅感、受歧視感和自責感,使他們選擇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另外,精神慰藉的缺失是空巢老人自殺的另一原因。在留守家庭和隔代家庭中,由于與兒媳或孫輩一起居住,精神上還有依靠,孤獨感較弱。而在空巢家庭中,由于子輩和孫輩的外出,導致情感上和心理上孤獨,寂寞感增加,很容易患上抑郁癥甚至有輕生的念頭[17]。Z6的自殺是精神慰藉缺失的典型體現。

Z6,女,82歲,自己獨居,老伴已去世兩年。兒女和孫輩都常年在外打工,平常很少回來。原先老伴在世,孫輩由她照看,精神生活還算豐富。隨著老伴病逝、孫輩外出打工,老人的精神狀態發生了較大變化。平常基本也不串門了,與鄰居交往頻率減少。由于老人沒有電話,與子女基本上沒有聯系。Z6去世前還經常自言自語,有的時候還會大哭。由于老人所居住的房子位置較偏僻,周圍鄰居都外出打工,房子都已經空了,因此Z6自殺后十多天,才被前去給她送結婚請帖的村民發現。

Z6這一案例,是筆者在豫東X村調查期間親身經歷的一起自殺事件。與Z6一樣,農村空巢老人生活方式單一,精神生活困乏。子女外出務工回家頻率較低,而且空巢老人年齡較大,不會使用手機、網絡等通訊工具,與子女聯系較少,從而導致子輩與父輩之間情感疏離。另外,休閑娛樂活動缺乏,這是因為休閑娛樂設施供給不足,在調查的8個村莊中,都沒有文化廣場、路燈、老年活動中心等公共設施,晚上基本上在家看電視,看完電視睡覺。白天一部分身體狀況較好的老人要從事農業勞動,身體不太好的老年人,白天的活動范圍也僅局限于自己住宅內,因為當今農村外出串門聊天減少,鄰里關系逐漸疏遠。以上我們可以看出,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更多局限于家庭范圍內,空巢獨居老人精神慰藉更加缺乏,因為在子女外出之后,配偶是精神慰藉的重要提供者。配偶去世,會對空巢老人在精神上產生更大打擊,從而產生消極情緒。因此,調查獲取的案例中,空巢獨居老人自殺數量更多。

四、結論與討論

目前學界對農村老人自殺的研究更多局限于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前的農村社會,研究中所搜集的老人自殺案例也是發生在這一時期。但是這一時期的鄉村社會自殺群體較為分散,包括老人自殺、婦女自殺和青壯年勞動力自殺,老人自殺不是特別突出。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部分村民外出務工,但是數量較少,而且更多流向距家較近的縣城或周邊鄉鎮企業,回家頻率較高,這一時期的家庭結構較為完整,主干家庭與核心家庭是農村的主要形式。農村老人自殺潮的出現是在2000年以后,在調查的豫東地區,這一時間階段也是勞動力大規模外流的時期。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使得農村家庭結構的完整性受到沖擊,許多離散型家庭出現。在離散家庭中,由于家庭核心成員缺席,對家庭功能和家庭關系產生較大影響,從而產生了許多家庭問題,這些問題與農村老人自殺存在密切聯系。因此,本研究從家庭離散視角分析農村老人自殺問題,不同的離散家庭類型,老人自殺的原因存在差異性。離散型家庭主要分為留守家庭、隔代家庭和空巢家庭,在這三種家庭類型中,家庭成員構成是不同的,因此所存在的問題和矛盾也是不同的。在留守家庭中,老人自殺的主要原因是婆媳矛盾,主要包括婆媳之間的直接矛盾和因妯娌矛盾而產生的婆媳之間的間接矛盾。在隔代家庭中,撫養孫輩的經濟壓力與對孫輩照顧的代際矛盾成為老人自殺的兩個主要原因。在空巢家庭中,日常生活照料與精神慰藉的缺失是老人自殺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見,應根據不同的離散家庭類型進行劃分,深入挖掘不同類型的離散家庭中所面臨的生活困境和生活需求,制定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從而構建現實性與可操作性較強的農村老人關愛服務體系。

參考文獻:

[1] 景軍,吳學雅,張杰.農村女性的遷移與中國自殺率的下降[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20-30.

[2] 劉燕舞.農民自殺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1.

[3] 陳柏峰.代際關系變動與老年人自殺——對湖北京山農村的實證調查[J].社會學研究,2009(5):157-176.

[4] 埃米爾·迪爾凱姆.自殺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143.

[5] 吳飛.“論過日子”[J].社會學研究,2007(6):66-85.

[6] 賀雪峰.農村老年人為什么選擇自殺[J].熱風學術,2009(3):5-1.

[7] 楊華.“結構—價值”變動的錯位互構:理解南方農村自殺潮的一個框架[J].開放時代,2013(6):46-53.

[8] 劉筱紅,施遠濤.“四化同步”發展下留守婦女家庭離散問題治理研究——基于中西部六省農村的實地調查[J].人口與發展,2014(1):81-89.

[9] 郭俊霞.家庭關系變遷中的已婚婦女自殺現象研究——以鄂南三村為個案[J].思想戰線,2015(5):81-87.

[10] 劉燕舞,王曉慧.農村已婚青年女性自殺現象研究——基于湖北省大冶市豐村的個案分析(1980-2000)[J].青年研究,2010(1):65-79.

[11] 周獻德,沈新坤.外出打工對中部農村留守家庭生活社會適應的影響分析[J].河南農業科學,2009(11):138-140.

[12] 鄭永扣.河南社會治理發展報告(2016)[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226.

[13] 孫奎立,孫岳,王文峰,等.農村隔代留守家庭兒童生存策略研究[J].社會工作與管理,2016(1):61-67.

[14] 李全棉.關注隔代家庭[J].人口研究,2004(4):33-35.

[15] 朱強.家庭社會學[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177.

[16] 張大勇,于占杰.家庭支持網與農村空巢家庭養老問題[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3):334-339.

[17] 陳成,杜興瑞.我國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問題與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2013(9)84-8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少妇熟女| 国产黄色免费看|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微拍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不卡| 色久综合在线| 亚洲a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亚洲色图欧美| 青青久久91|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日本二区| 国产美女91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级毛片|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蝌蚪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亚洲a级在线观看|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熟妇无码人妻| 福利片91|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国产免费黄|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欧美人人干|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欧美人人干|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网站男人都懂| 日韩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网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91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9966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国产黄色免费看|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亚洲无码37.| aaa国产一级毛片|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中字无码av在线电影|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一级毛片免费的| 国内自拍久第一页| 97成人在线视频|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欧美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在线a视频| 日韩天堂网|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二区三区无| 国产区网址| 午夜影院a级片| 成人福利视频网|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