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偉權
【摘要】 目的 觀察骨關節炎患者應用中醫治療的臨床效果并探討其價值。方法 116例骨關節炎患者, 根據不同的治療方案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8例。對照組應用常規西醫治療, 觀察組應用中醫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4.8%, 對照組患者為81.0%,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2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發生率3.4%, 對照組13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發生率22.4%,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骨關節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 應用中醫治療療效確切、安全性高, 可作為臨床首選治療方案予以推廣。
【關鍵詞】 骨關節炎;中醫治療;臨床效果;價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5.058
Investigation of clinical effect and value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for osteoarthritis patients ZENG Wei-quan. Guangzhou City Zengcheng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1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for osteoarthritis patients, and to investigate its value. Methods A total of 116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treatment schemes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4.8%, which was 81.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re were 2 case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ong with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3.4%. The control group had 13 case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with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22.4%.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patients,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shows precise curative effect and high safety. This method can be promoted as the preferred clinical measure.
【Key words】 Osteoarthrit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 Value
骨關節炎是常見疾病, 發病部位多見于軟骨結構及關節外緣[1], 因此在骨關節炎患者中, 又以軟骨結構破壞、骨關節邊緣增生為主?;颊邔顷P節炎的認識不全面, 沒有采取科學的預防和及時的治療都會讓病情加重。該病易反復發作, 表現為骨關節疼痛和僵直, 對患者工作及生活困擾較大。傳統西醫治療會讓患者承受巨大痛苦, 抽液與關節注射的疼痛甚至會讓關節變形, 致殘率較高[2], 且骨關節炎好發于老年群體, 越年長治療難度越大, 治療效果越差。為此, 本院對116例骨關節炎患者分別采用中西醫兩種治療方法, 以觀療效, 現作出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為2015年7月~2016年12月于本院就診的116例骨關節炎患者, 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一的晨僵直和骨摩擦音, 排除有潰瘍病史、上消化道出血、對研究藥物過敏者。根據不同的治療方案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8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5例、女23例;年齡48~77歲, 平均年齡(67.2±3.7)歲;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8±1.2)年。觀察組患者中男33例、女25例;年齡47~76歲, 平均年齡(66.4±3.9)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9±1.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患者采用常規西醫治療, 在注射關節玻璃酸鈉的同時口服藥物。0.5%碘伏涂抹在患者發病位置進行皮膚消毒, 選擇關節穿刺點, 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實施穿刺, 在關節腔中插進穿刺針。若患者關節腔有積液, 需要先抽取積液, 關節有空隙后注入2 ml玻璃酸鈉(國藥準字H20000643, 產品批號:20151103, 規格:2.5 ml)。注射完畢后活動關節, 讓玻璃酸鈉在關節腔中均勻分布, 同時予以患者口服雙氯芬酸鈉膠囊(國藥準字H10960217, 批號:1511281),
50 mg/次、1次/d, 10 d為1個療程, 連續治療3個療程。
1. 2. 2 觀察組 患者采用中醫治療。①飲劑方劑:白芍、茯苓、地龍、獨活、遠志、木瓜、蘇木、鹿銜草、熟地、石斛、補骨脂、紅花、防己、山茱萸肉、桃仁、石營蒲、牛膝、甘草?;A劑量5 g, 山茱萸肉、紅花、地龍、防己、牛膝、白芍、地龍3份;石斛、遠志、茯苓4份;獨活、熟地、甘草、石營蒲、蘇木2份;鹿銜草、木瓜6份。若患者存在其他辨證癥狀, 需要結合其病情變化加用薏苡、牡蠣、澤瀉、附子、肉桂、沒藥、細辛、透骨草、乳香等藥物。水煎服用, 早餐前、晚餐后各1次, 劑量150 ml。②中藥熏洗:將上述藥材水煎后的藥渣做熏洗用, 另加入寬筋藤、桂枝、羌活、草烏、威靈仙、白芷煎煮15 min, 之后倒入300 ml醋, 將患者患肢用浴巾覆蓋后熏蒸。1次/d, 10 d為1個療程, 連續治療3個療程。③針灸推拿:阿是穴為針灸主要穴位, 輔助穴位取血海、關內、陽陵泉、膝眼等穴, 20 min/次, 1次/d;推拿手法為叩擊、推、揉、撫摸等, 10 min/次, 1次/d, 10 d為1個療程, 連續治療3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評價中醫證候, 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痊愈:中醫證候減少>95%, 患者關節變形、僵直癥狀徹底消失;顯效:中醫證候減少75%~95%, 患者關節疼痛、僵直、腫脹等癥狀基本消失;有效:中醫證候減少35%~75%, 患者關節疼痛、僵直、腫脹等癥狀有所改善;無效:中醫證候評分與患者臨床癥狀均與治療前無改變。治療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 包括腹瀉、感染、便秘、皮疹等。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痊愈21例, 顯效18例, 有效16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94.8%, 對照組患者痊愈12例, 顯效16例, 有效19例, 無效11例, 總有效率為81.0%,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便秘1例, 腹瀉1例, 感染0例, 皮疹0例, 不良反應書生率為3.4%, 對照組患者便秘2例, 腹瀉3例, 感染5例, 皮疹3例, 不良反應書生率為22.4%,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書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膝關節炎的發病率在骨關節炎中最高, 因為膝關節的活動較為頻繁, 容易受到損傷, 也與患者年齡較長有關, 一部分患者則患有先天性關節疾病, 因為關節變形而導致關節炎。骨關節炎會讓患者骨關節出現退行性變化[4], 患者骨關節周圍的骨質出現增生現象, 平常工作、生活中一旦活動就會引起骨關節的腫脹、疼痛和變形, 使患者生活質量降低[5-9]。骨關節炎的臨床治療方案有中醫、西醫兩種, 關節積液和腫脹等癥狀盡管可以通過西醫治療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 然而長期效果并不理想, 治標不治本, 玻璃酸鈉的臨床效果不盡人意, 反復地抽取積液和注射對患者的關節、關節腔會造成嚴重傷害, 而且治療期間的無菌操作難以百分百保證, 患者常在抽液和注射中出現感染問題, 不僅無法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反而會讓患者的病情進一步加重[10-15]。本研究中, 采用西醫治療的對照組, 發生感染者5例、出現皮疹3例、便秘2例、腹瀉3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22.4%, 治療總有效率為81.0%。
中醫治療包括中醫飲劑、熏洗和針灸推拿都是無創治療, 采用辨證分型加減方劑[5], 更契合患者具體病情。骨關節炎在中醫學中屬于“骨痹”范疇, 在“腎為先”的中醫治療理念的指導下, 深入研究古代驗方, 同時用現代中醫學研究調整古代驗方, 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16-20]。水煎方劑后的藥渣可作為熏洗藥材加以利用, 配合針灸推拿, 三管齊下治療效果顯著。本研究中, 觀察組出現腹瀉、便秘者各1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3.4%, 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4.8%。
綜上所述, 在骨關節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 應用中醫治療療效確切、安全性高, 可作為臨床首選治療方案予以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麗平, 趙鐵軍, 劉建玲, 等.豚鼠原發性骨關節炎的關節軟骨顯微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研究.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12, 32(10):2651-2655.
[2] 孫正平, 許學猛, 陳能, 等.退行性骨關節炎與中醫體質類型和患病影響因素的相關性研究.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5, 6(9): 12-14.
[3] 孫雪蓮, 劉淵.從中醫“腎主骨”理論出發防治骨關節炎.西部中醫藥, 2016, 29(3):48-50.
[4] 沈偉明.骨關節炎中醫綜合治療的效果觀察.中國醫藥指南, 2012, 10(18):640-641.
[5] 李鳳玲, 陳潔.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中醫辨證施護及通絡治療.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6, 22(29):4160-4162.
[6] 陳碩敏, 葉建勛, 杜松柏. 中醫骨科康復治療老年骨性關節炎臨床效果分析. 中國當代醫藥, 2012, 19(14):109-110.
[7] 李振健. 中醫骨科康復治療老年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效果分析. 健康大視野, 2013(6):169.
[8] 陳梅花. 中醫骨科康復治療老年骨性關節炎臨床效果分析. 中外醫學研究, 2014(3):27-28.
[9] 余樂為. 中醫骨科康復治療老年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效果探討.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3, 7(10):64-65.
[10] 陳偉, 寧順強, 付濤, 等. 中醫骨科康復治療老年骨性關節炎臨床效果分析. 中國傷殘醫學, 2013, 21(9):158-159.
[11] 徐昌斌. 中醫骨科康復治療老年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效果觀察. 中醫臨床研究, 2013(1):65-66.
[12] 李秀海. 中醫骨科康復治療老年骨性關節炎臨床效果分析.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版), 2014(2):142-143.
[13] 陳光, 肖艷紅. 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性膝關節炎的臨床效果. 醫學信息旬刊, 2011, 24(2):760-761.
[14] 黎沛裕, 陳海鵬, 丘宏龍. 原發性膝骨關節炎中醫治療研究進展. 中醫研究, 2014, 27(11):72-75.
[15] 李選民. 探討中醫綜合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臨床效果.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2(12):1392-1393.
[16] 范洲. 中醫骨科康復治療老年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效果觀察. 中國社區醫師, 2014, 30(6):92-93.
[17] 曲方園, 陳玲, 付志丹, 等. 運用中醫腎主骨的理論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臨床研究. 中國傷殘醫學, 2016, 24(10):120-121.
[18] 陳瑞斌. 中醫腎主骨理論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效果觀察. 大家健康旬刊, 2014, 8(3):36.
[19] 徐光均. 中醫骨科康復治療老年骨性關節炎臨床效果. 中醫臨床研究, 2014(13):121-122.
[20] 明麗. 中醫骨科康復療法治療老年骨性關節炎40例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4(19):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