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首聲樂作品中調性發展的程序,也就是調性變化的整體安徘,一般稱為調性布局。調性布局在多聲部聲樂寫作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它是一首作品整體設計的組成部分。調性布局是曲式結構、聲樂整體各部分的和聲基礎與支架,需加以細致考慮。
【關鍵詞】聲樂;調性;布局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4-0114-01
一般在介紹調性布局時,常只從調性的功能序列方面分析。但功能序列只是調性布局的一個方面,而且隨著歷史的發展,調性布局已不局限于古典的功能規律,而有許多新的設計方法。因此我們在這里介紹調性布局時,也需要從更多的方面來研究。
一、調性的統一與對比的原則
調性的布局首先應考慮調性處理上的統一與對比的一些原則與具體方法。在一首作品的主調與副調之間、各個調性之間如何達到統一與對比的作用,一般有下列方法:
(一)統一的方法比較簡單,首先就是以主調為中心來達到調性上的統一。例如保持型、循環型等調性處理方式都貫徹了調性布局上統一的原則。其他如調性呈現方式上的統一、調式色彩上的統一也都屬于調性布局中保持統一性的方法。
(二)在主調與副調之間以及各副調之間的基本要求是對比。調性之間的對比,范圍很廣泛,在以下各個方面都可形成對比:1.功能屬性的對比。在主調與副調或各副調之間通過它們各自不同的功能屬性而達到對比的作用。如主調與屬功能調或下屬功能調的對比,或屬功能調與下屬功能調之間的對比等。2.遠近關系的對比。有的副調為近關系調,有的副調為遠關系調,它們之間即在調性的遠近關系上有對比。如先轉向近關系調,以后再轉向遠關系調,這樣就在調性布局上產生了對比的作用。3.主音之間音程關系上的對比。例如五度關系調性與三度關系或二度關系調性之間的對比等。4.穩定度強弱的對比。有的調性穩定度強,有的調性穩定度弱,它們之間也就有對比。5.升降方向的對比。有的調性向升號方向發展,有的調性向降號方向發展,調性的五度圈方向不同,也能產生對比的作用。6.調式的對比。如有的調性為大調,有的調性為小調,它們之間即在調式色彩上形成對比。7.調性呈現方式的對比。8.調性時值長短的對比。9.轉調方法的對比等。
調性的變化是與聲樂內容的表現、曲式結構的部位、主題材料的呈示與展開密切相關的,因此,在調性布局中如何安排調性之間的對比也需要從這三方面來考慮。以上所舉九種對比的方法只是提供一些可能性,在實際處理時,調性之間并不必須全部包含這些對比。
二、支柱調性與過渡調性的安排
在一首作品的所有調性中,它們的重要意義并不相同,可以根據調性的重要程度而區分為支柱調性或過渡調性。支柱調性是由于在某一調性上呈示的主題意義重要以及在曲式結構上所處的部位重要而形成。過渡調性是那些在曲式結構上處于經過性、過渡性部位以及非聲樂主題呈示部分的、不起骨架作用的調性。在調性布局時要安排好支柱調性與過渡調性的關系。
首先要安排好支柱調性之間的關系。它們可以根據調性之間功能屬性的對比要求來安排,也可以按照主音音程關系的規律來安排,或者從其他對比的要求方面來安排。總之,支柱調性之間的關系既要有對比,又要有一定的規律和邏輯性,并在曲式結構上表現出調性布局的目的性,因為支柱調性的布局是整體調性布局的基礎和骨架,調性布局是否有良好的效果,大都取決于支柱調性的安排方面。
支柱調性一般采用功能意義清楚的呈現方式;主音之間的音程關系較融合;調性的時值長、穩定度強。過渡調性一般采用功能意義不重要或不明確的調性;主音之間的音程關系融合性較弱;調性的呈現方式較模糊;時值短、穩定度弱。當然,這只是就一般傳統的用法而言,在具體的處理中也必然有例外,特別在近代聲樂作品中,在調性關系的安排方面更有許多打破常規的做法。
三、調性發展的程序——具體的調性布局
調性發展的程序非常多樣,在聲樂創作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調性發展的規律,這些規律是在一定的條件形成的,有它的科學性和邏輯性。但是調性布局與其他技術手法一樣,不可能一成不變,既然是在歷史的發展中形成,也必然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演進,因此,調性布局的規律性為多樣性所代替。但是過去形成的調性發展的規律對我們仍然有它歷史的、傳統的意義,有借鑒參考的價值。
總之,聲樂作品中的調性布局,從局限于近關系范圍內的順流型到有規定格局的規律型,再發展為可以在廣闊的調性天地內遨游的多樣型,成為可由作曲者充分發揮創造性處理的一個和聲領域。但即使如此,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調性的處理方法,包括調性布局的規律,對我們來說,仍有它重要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史麗欣,史改麗.歌唱聲音抽象立體空間概念的構想與探究[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
[2]姜麗.論聲樂表演藝術中的文化修養[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
作者簡介:
郭航維,大慶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聲樂專業2013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