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珍
摘 要 田徑項目是體育比賽項目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比賽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國家的體育發展水平。而高中生正處在快速發育的階段,身體各項機能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如果在這個階段進行田徑項目的訓練,將會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本文分析了高中田徑項目訓練的關鍵點,為廣大高中的田徑訓練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 田徑項目 高中 訓練量 訓練強度
田徑是體育比賽當中的重點項目之一,其比賽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家體育發展水平。雖然我國近年來體育事業發展十分迅速,但是在田徑項目上并沒有太大的優勢,整體實力偏弱。高中生是我國體育發展的未來,而且各項身體機能也達到了訓練標準,所以提高高中生田徑訓練的質量也就成為當前高中體育訓練的首要任務。本文就以高中田徑訓練量與訓練強度控制為核心對高中田徑訓練的方式進行論述,為高中田徑訓練提供參考。
一、創新訓練理念
田徑的訓練理念對田徑訓練的效果有很大的影響,教練員訓練理念不同,所帶出來的運動員素質也會大不相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的田徑訓練都是使用傳統的訓練理念,沒有進行創新,在進行訓練時,采取降低訓練強度、增加訓練量的方式,這樣雖然可以保證運動員的持久能力,但是在爆發力方面卻是有所欠缺,使得田徑訓練效率不高。當前時代在不斷進步,傳統的訓練理念完全無法滿足現代田徑訓練的要求,所以田徑訓練理念也要及時創新。在高中田徑訓練當中,教練應該多借鑒先進的訓練理念,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改善當前的訓練方式,提高田徑訓練的效果[1]。
二、注意適量訓練
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把握好一個度,田徑訓練也不例外。高中生正處于快速發育的階段,各項身體機能都開始逐漸提高,同時由于學生發育還未完全成熟,相比青年人來說,身體還是比較脆弱的,所以如何合理控制田徑訓練的訓練強度與訓練量就成為高中田徑教練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首先,訓練量和訓練強度不能太小,田徑項目中包含有短跑、接力跑等項目,如果訓練量和訓練強度太小,那么根本無法達到訓練的預期目標,不僅浪費了訓練場地,還耽誤了學生的時間;其次,訓練量與訓練強度也不能太大,高中生正處于身體發育時期,許多組織還未完全成熟,比較脆弱,如果采用高強度的訓練方式,可能會對學生的身體造成損害,一旦治愈效果不好留下了后遺癥,將對學生未來的運動生涯造成巨大的影響。所以,高中田徑教練在訓練學生時,必須要把握好訓練強度與訓練量,在保證學生身體健康的前提下,適當提高訓練強度、加大訓練量,使得訓練效果達到最佳。
三、保證訓練時間
無論是何種體育訓練,最為忌諱的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田徑訓練也不例外。在田徑訓練時,最為關鍵的就是保證每天訓練的時間,將田徑訓練當做日常習慣,堅持下去。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許多高中的田徑訓練都很難做到長期堅持,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大部分高中都只注重文化成績而忽略體育訓練,所以在文化成績方面管理得比較嚴格,大量訓練的時間被占用,用于文化課程的學習以及文化考試的準備,從而使得田徑訓練的時間無法得到保證。
(二)某些高中田徑教練在安排學生訓練時太過隨意,缺少計劃和目標,使得田徑訓練缺乏穩定性。
(三)某些高中田徑教練太過注重賽前突擊,而忽略平時訓練的質量,在比賽前將學生組織起來進行集中訓練,以最快的速度提高學生的訓練水平,從而保證田徑比賽的成績。當比賽結束以后,訓練強度與訓練頻率都開始下降,賽前那段時間的訓練效果也開始逐漸消退,最終回到原點[2]。
針對以上幾種問題,首先必須要改變學校對體育訓練的看法,讓學校認識到體育訓練的重要性,從而協調好文化教育與體育訓練之間的關系;其次要提高高中田徑教練的責任心與綜合素質,為學生的田徑訓練制定好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案,加強日常訓練的質量,在比賽來臨前按照計劃對訓練量與訓練強度進行微調,使學生保持最佳的比賽狀態。
四、強調專項訓練
在當前的田徑比賽中,要想取得耀眼的比賽成績,就必須在各個方面都具備一定的優勢。比如說田徑項目中的跨欄比賽,不僅考驗運動員的短程爆發能力,還考驗運動員的跨欄技術與心理素質。這些能力是通過多種類型的訓練方式所獲得的,單一的訓練方式是無法實現目標的。所以,要將每一項田徑項目進行分解,找出田徑訓練的要點,開啟專項訓練模式。比如在短跑項目當中,訓練的要點就在于跑步的步法以及爆發力;而長跑項目當中,最主要的就是體能訓練以及呼吸節奏的調節。田徑項目的專項訓練主要有速度訓練、力量訓練以及心理素質訓練等。高中田徑教練在訓練學生時,要觀察學生各方面的表現,找出學生訓練中的弱項,然后針對弱項進行專項強化訓練[3]。
五、結束語
高中生是我國體育發展的未來,高中田徑訓練的質量將影響我國未來體育發展的水平,因此,學校必須要重視起田徑訓練,協調好田徑訓練與文化教育之間的關系;田徑教練也必須改變傳統的訓練觀念,積極創新,合理控制訓練強度與訓練量,在保證學生身體不受到損害的前提下,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田徑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德強,陳旭.基于田徑發展新特點的青少年田徑訓練措施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1):55+57.
[2] 楊明,佟彤,侯廣慶,馬海燕.國家競走青年隊冬訓訓練負荷特點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41(01):1-6.
[3] 胡靜靜.安徽高校田徑運動員訓練現狀研究[J].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5(03):29-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