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宏 毛 文 胡守惠
現代醫院會計信息化建設方向探索
■/呂 宏 毛 文 胡守惠
會計信息化是現代醫院管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對醫院會計信息化建設歷程的回顧及現狀的分析,總結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對醫院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方向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對策。
會計信息化 醫院 建設方向
醫院會計信息化是政府、社會及醫院管理者對醫院會計工作提出的內在要求,是會計工作順應信息化發展浪潮及管理精細化需求,提高會計工作水平的必然選擇,也是“互聯網+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醫院會計信息化,有助于提升醫院服務效率和增強綜合競爭力,有利于提高醫院管理決策水平和提升管理能力。因此,醫院會計信息化建設一直是醫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在不斷探索中發展。
從二十世紀八十代末、九十年代初開始,醫院會計信息系統從無到有,經歷了從單機、局域網應用到互聯網應用,從個別、局部應用到大部分會計領域應用的不斷發展與完善。根據信息化實現的程度,醫院會計信息化建設總體可劃分為兩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以會計電算化為核心的會計信息化建設。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醫院會計工作全部采用手工作業,會計工作的效率低,時效性差,信息查詢不便,信息加工處理不能深入,會計職能無法得到有效發揮。因此,當時實施會計電算化的主要目的是要解決效率問題,如記賬、報表、工資核算等重復勞動比較明顯的環節,通過運用會計核算軟件,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會計信息的查詢和統計。后來,又逐步擴展到醫院收費、資產管理等會計核算相關領域,主要還是為了用計算機替代手工來處理記賬、報賬及數據匯總等簡單重復的工作。此階段,會計信息系統以單機運行為主,部分系統如收費管理系統等實現閉環聯網運行,系統功能主要以模仿手工操作為主。與手工作業相比,會計電算化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及信息的準確性,較好地解決了長期以來會計人員把主要精力用于簡單機械的繁雜工作的問題,使會計人員能有更多的時間從事財務分析、成本管理等工作。但此階段在會計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最大問題是未能根據信息化的特點對業務流程進行改造,會計信息系統各模塊之間相互獨立,更談不上與人事管理、資產管理、業務管理等其他相關信息系統之間的數據、流程的互通共享,信息化的效果未得到充分的發揮。
第二階段,會計信息系統內容進一步擴展,成本核算等系統逐步得到應用,會計信息系統各子系統之間的數據互通共享基本實現。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以收費管理為核心的收入管理系統與業務管理系統逐步實現融合,醫院管理信息系統基本得以建立,財務數據與主要業務數據部分達到整合,這是醫院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節點,也是實現真正意義上會計信息化的重要一步,為財務精細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這一時期,為解決會計核算數據在不同系統重復輸入問題,在會計總賬核算系統與收入管理、工資核算、財產物資會計核算等相關系統之間,通過開發接口,實現部分原始憑證從其他系統自動獲取,會計憑證自動生成,提高了會計核算效率,也推動了會計信息系統的互聯與集成。而從二十一世紀初開始推進的醫院成本核算工作,推動了醫院成本核算系統的開發與應用,則是這一時期醫院會計信息化建設中的又一重大事件。一方面,成本核算系統的建立,使會計核算從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從醫院總賬核算向科室及項目核算深入;另一方面,開展成本核算需要取得大量的成本核算原始數據,這些核算數據往往要從相互獨立的會計總賬、收費管理、資產管理、人事及工資管理、病案統計、臨床業務等相關系統獲取,這就需要解決如何從這些系統直接導入數據的問題,從而進一步推進了各相關系統的數據接口開發與數據匹配工作,這些工作大大推進了醫院會計信息化建設。在此階段,醫院管理所需的主要會計工作基本實現信息化管理,會計信息的時效性、準確性大大提高。但是,通過上述接口方式實現的系統關聯,只是解決了由于信息孤島造成的重復勞動與效率問題,更多的是點對點的單向關聯,尚未實現真正的信息共享。
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醫院會計信息化建設目前基本處在第二階段,醫院會計信息系統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系統的功能不斷增強,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已涵蓋了人、財、物、醫療、科研、病案等幾乎所有與醫院財務工作相關的領域,也滲透到醫院管理的角角落落,并產生了海量的歷史數據,為財務人員參與醫院管理、提供醫改決策信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隨著醫改的深入和內部管理精細化要求的不斷提出,現有會計信息系統的局限性也越來越明顯。
(一)會計信息化建設缺乏統一規劃
醫院信息化建設盡管近年來在快速發展,但由于缺少頂層設計,需求分析不夠科學全面,導致系統整合性較差,存在先天性缺陷。這種帶有明顯缺陷的信息化發展模式,雖在當時為解決一些短期和單一方面的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給整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帶來許多不利影響。同時,由于事先論證不夠充分,信息化重復建設現象比較普遍,信息資源與財務資源的浪費都比較嚴重。
(二)會計信息化建設理念落后
長期以來,醫院在會計信息系統建設上主要的目標和出發點是:在既有的流程上如何利用計算機的強大處理功能來滿足會計核算需要,走的是會計電算化的道路。而會計信息化所要解決的是如何集合和利用信息對流程進行再造。兩者的發展理念大不相同,而不同的理念必然帶來不同的信息系統建設模式。從現實看,部分醫院的會計信息系統仍停留在簡單的模仿手工管理的層次上,信息系統內部各子系統之間各自為政仍較嚴重,信息流通不暢,信息傳輸交換仍主要采用手工方式,信息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會計系統與業務系統之間的融合更是任重而道遠。這些都需要及時更新觀念,加大從會計電算化模式到會計信息化模式的轉型力度。
(三)會計信息質量不高
由于信息系統在設計上的先天不足,在信息系統前期建設上會計人員參與度不夠,部門與部門之間、系統與系統之間沒有很好地進行協調,甚至一個部門內部的幾個子系統之間也未能考慮流程的關聯和信息的共享,加上后期的不斷修修補補及不重視系統開發和修改后的數據準確性測試,有些連最基本的信息元素如科室代碼、員工代碼都無法做到統一,給數據的整合與匹配帶來很大的困難,信息的可用性及信息處理的效率大打折扣,導致部分醫院會計信息系統數據的不準確。
(四)信息系統安全性存有隱患
部分醫院數據安全防護及管理制度不健全,數據庫管理不規范,如數據庫保密措施不嚴密、直接對數據庫數據進行修改、直接在系統前臺修改軟件等問題,均對信息安全及財務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
(五)對信息化環境下的內部控制管理重視不夠
醫院會計工作在手工模式下已初步形成了與當時控制環境相適應的內部控制體系。隨著信息化的實施,醫院內部控制的諸多環節都將通過信息系統來實現。首先,它為內部控制提供了剛性控制的條件,醫院可以運用信息系統對工作流程實施強制、實時的控制;其次,因為醫院是通過信息系統來實現內部控制,所以對信息系統(包括硬件和軟件)本身的控制變得十分重要,如果系統本身漏洞百出,那么內部控制只能是空中樓閣;再次,隨著信息化建設的進展,原來的業務流程將根據網絡化管理的特點進行優化和調整(如費用結算方式等),相應地,內部控制手段也就必須根據變化了的流程作相應調整。
近年來,部分醫院為解決上述問題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如通過建設數據中心的方式實現數據的共享,基本滿足財務管理對大數據應用的需要;或通過實施或部分實施ERP系統,基本實現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的融合,從而為全流程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及大數據應用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平臺。數據中心的優點是投入少、見效快,不需對原有系統的流程進行大的改造,缺點是只能實現數據的共享,無法通過數據的直接互聯實現對流程的實時管理。采用ERP系統可以重新梳理業務流程和信息需求,進行流程再造,實現全流程的管理,但對原有系統改造較大或推倒重來,打破原有工作流程與習慣,工作難度大,開發時間跨度較大。上述兩種改造方式都有成功案例,但均困難重重。
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會計信息化的建設方向應體現以下主要內容。
(一)會計信息實現全要素覆蓋
會計信息化有別于會計電算化,會計信息化的核心是會計信息可追蹤性及流程的再造,這是精細化管理的根本。所謂信息的可追蹤性,以醫院衛生材料成本變動分析為例,在會計信息化條件下,應追蹤各科室衛生材料成本的變化,繼而追蹤衛生材料品種、規格、數量、價格變化直至供應商變化及某位醫生用量的變化。這樣的信息化有助于提高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和成本管控的針對性。要實現上述要求,首先,會計原始數據要實現信息化全覆蓋;其次,在信息化建設上必須實行統一規劃,對信息要素進行標準化處理,實現數據共享;再次,必須進行流程再造,以原始數據信息平臺為核心,對財務會計、預算管理、成本管理、內部控制、財務分析等實行模塊化管理,真正做到數出一門,數據共享。
(二)信息系統實現高度自動化
醫院通過整合內部業務流程,財務管理系統與醫療臨床診療業務相結合,與供應鏈相結合,與醫保系統等社會資源相結合。信息系統綜合了醫院所有主要的業務及管理活動,如:人力資源、設備、藥品材料、財務、病案統計、采購、后勤、臨床服務、醫技服務等,形成一個醫院信息資源綜合平臺。全院管理系統基本整合并實現自動化,管理信息要素實行標準化管理,所有管理信息系統集成整合,會計信息實現實時自動獲取、實時查詢分析,并可對成本進行實時控制。使用者在任一地點都可以存取成本信息和提交報告,這樣就為分析數據和流程重建提供了方便。由于信息高度集成,信息化工作遍及醫院的角角落落,信息的分類、計算、匯總等均實現自動化處理,數據采集與加工、預算編制與控制、財務分析、成本計算與控制等均可實現自動化甚至智能化,醫院管理者可以實時了解各項作業和工序詳盡數據,能為員工的學習和改進活動提供更快的反饋信息。
(三)會計信息化平臺資源高度共享
隨著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發展,信息成本已成為醫院的一項重要成本,并有進一步增大的趨勢,因此如何提升信息系統的成本效益是醫院信息系統建設的重要內容。亞馬遜公司的CEO在2006年的一次采訪中認為:“我們的系統能力有時只利用了不到10%。”而信息系統公共化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比爾.蓋茨于2005年時就認為:“軟件正變成一種通過互聯網提供的簡單服務,并將戲劇性地改變提供給各企業的解決方案的性質和價格。”而會計信息化的終極目標正是建立在云存儲與云計算平臺之上的信息系統,“軟件即服務”。互聯網上的軟件服務,利用服務商通過互聯網提供的會計公共軟件,甚至全套的ERP系統軟件,構建醫院的會計信息化系統。正如SAP公司與德國電信公司的一個合作計劃,使用戶能在家里用電信公司經營的公共服務網運行SAP公司的軟件。就像我們使用電力一樣,而不是自己發電。經濟、快速,既可實現更穩定的軟件應用,又能最大限度地防止資源的閑置浪費。
(四)會計信息化系統應符合內部控制要求
首先,通過系統軟硬件安全控制、不相容崗位控制、數據邏輯校驗控制、數據儲存控制等手段,使得會計信息的安全性、真實性、準確性得到全面保障。具體表現為:信息系統數據控制制度、系統維護管理制度等制度健全并得到嚴格執行;信息系統數據輸入、輸出及存檔得到有效控制,所有與系統有關的記錄都得到保護;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合理性得到充分校驗;非法操作得到有效控制,對涉及軟件修改、升級以及調整等,得到充分的論證、計劃和報告,并得到充分的測試、驗收;其次,內嵌于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具體要求在業務流程中得到全面體現并被強制執行,一些控制由人控變為機控,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力及效果大幅提高。
(五)應用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提高財務報告效率
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XBRL)在互聯網上提供了大量計算機能“直接讀懂”的信息,降低了分析和使用信息的門檻,使用者根據自身需要量身定制各種基于財務報告信息的數據,取得決策信息。對政府部門和監管機構來說,財務報告信息的管理和分析將更加及時、規范和標準,大幅提升監管效能。對醫院來說,一方面,XBRL可延伸至醫院內部管理報告領域,提高醫院內部管理的精細化程度;另一方面,隨著XBRL被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和監管機構所采用,共用同一個平臺的多目標財務報告體系還將顯著降低醫院多重編制報告的負擔,從而極大地提高財務報告工作效率及報告內容的一致性。
財政部在《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要在不斷提高企業會計信息化水平的同時,積極探索推動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工作,推動基層單位會計信息系統與業務系統的有機融合,推動會計工作從傳統核算型向現代管理型轉變。引導企業以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XBRL)提升內部管理信息標準化,促進財務、業務數據的融合與互聯。同時,密切關注大數據、“互聯網+”發展對會計工作的影響,及時完善相關規范,研究探索會計信息資源共享機制、會計資料無紙化管理制度。《規劃》重點強調了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化建設,給醫院會計信息化建設與發展指明了方向,確定了目標。可以期待,“十三五”期間醫院會計信息化建設將迎來新一輪高質量的發展。
[1]尼古拉斯·卡爾.大轉換:重連世界,從愛迪生到Google〔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2]財政部.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S〕.2016-10-8.
[3]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指導意見〔S〕.2009-4-12.
[4]胡守惠.信息化環境下醫院內部財務控制的途徑及方法〔J〕.財會研究,2010(04).
◇作者信息:浙江醫院
浙江省兒童醫院
杭州醫學院
◇責任編輯:閆樹北
◇責任校對:閆樹北
F810
A
1004-6070(2017)05-006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