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隱性財務資本特征及其顯性化探究
鄧小軍(教授)
目前隱性財務資本基本理論的研究近乎空白,通過分析隱性財務資本的基本特征可以認為,隱性財務資本與顯性財務資本并存且貫穿于企業財務價值決策的各個環節,是不確定的表外資本。隱性財務資本的測度分為Ⅰ類測度、Ⅱ類測度、Ⅲ類測度,對應地,隱性財務資本顯性化可表現為三種實現途徑,但Ⅲ類測度目前尚無有效的估值技術與方法。
隱性財務資本;特征;顯性化;估值測度
隱性財務資本是和表內顯性財務資本相對應、相聯系的表外財務資本,是能夠影響企業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財務價值決策實踐,而且必須借助特定的財務估值技術進行科學估算的不確定性財務戰略要素資本,體現著在隱性財務契約作用下企業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隱性財務關系。為深入認識隱性財務資本,可從源屬和隸屬兩個角度對其進行整體分類。為從理論上深刻揭示隱性財務資本的本質,必須進一步探討其基本特征、顯性化。
特征就是某一事物(某一類事物)用來區別其之所以是彼事物(彼類事物)而不是此事物(此類事物)的質的規定性。這種質的規定性是人們通過對某一事物(某一類事物)各種表現形式的邏輯抽象的認知,形成可識別的、能夠刻畫與描述某一事物(某一類事物)的整體標志性屬性。隱性財務資本的特征就是能夠將隱性財務資本和非隱性財務資本區分開來的、隱性財務資本所特有的一種質的規定性,這種規定性是其標志性屬性。具體而言,隱性財務資本有如下幾方面質的規定性:
1.與顯性財務資本并存,且貫穿于企業財務價值決策的各個環節。一方面,隱性財務資本和顯性財務資本的相互依存性既體現出兩者共同創造企業價值的價值屬性,又反映出隱性財務資本對企業財務價值決策的特有意義。毫無疑問,就兩者共同創造企業價值的相互依存性而言,顯性財務資本的現實存在和表現是隱性財務資本客觀存在的基礎和載體;同時,分散潛伏在企業的采購部門、財務部門、人力資源部門等各個部門的隱性財務資本,在消耗掉企業一定的資源后也會反作用于顯性財務資本。可見,對于可能體現時間連續性而潛在的隱性財務資本,如果企業不能夠獲取充分的與之相關的信息,并采取科學可行的方式及時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管控和處置,那么在當下被認為是科學的財務價值決策行為,在未來可能會由于隱性財務資本的影響而成為決策失誤,從而給企業預期的財務價值決策績效帶來重大損失。
另一方面,“財務價值創造無處不決策”成為貫穿整個財務循環的一條“紅線”,是企業財務價值決策最基本的理念和指導原則。從財務價值創造目標定位起到財務價值創造過程(如財務籌資決策、投資決策、資本運營管理決策等),再到財務價值戰略決策、財務價值估值決策、財務價值分配決策,時時處處體現著“財務價值創造無處不決策”的理念。與之相對應,在“財務價值創造無處不決策”的財務活動中又時時處處折射出隱性財務資本的“影子價格效應”。
決策有用觀是支撐財務價值決策的基本理論,為企業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在財務資本保值增值的基礎上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目標定位是決策有用觀對財務價值決策本質的內在要求。就新經濟時代的財務價值決策而言,基于隱性財務資本對企業價值創造的貢獻度,由企業的管理激勵機制、人力資本等因素誘發的隱性財務資本會體現出時間的連續性,在企業的持續經營過程中隱性財務資本就會隨著時間的推進而不斷積累,并體現或轉移在企業將來的財務價值決策中。因此,如何科學度量與財務價值決策相關的隱性財務資本成為新經濟時代衡量企業財務價值決策科學、高效與否的關鍵要素。
2.不確定的表外資本。不確定性是隱性財務資本的本質屬性。潛伏形態的不確定性、動態發生的不確定性、涉及范圍的不確定性共同構成隱性財務資本不確定性特征的框架。就潛伏形態的不確定性分析,由不同形式經濟主體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經濟行為可能導致隱性財務資本隱蔽潛伏在經濟組織的各個環節。“漏斗效應”表明隱性財務資本為企業創造的收益和利潤現在已經被侵蝕或將要被侵蝕,這種侵蝕不能精確預測其發生與否,侵蝕的程度也不能夠進行精確的測度。對企業而言,隱性財務資本可能隱蔽潛伏在生產制造、運輸銷售、售后服務等各個環節,同時由于隱性財務資本的形成,企業核算對象一般以其整個生產過程為基礎,因此隱性財務資本在宏觀形態上表現出顯著的不確定性。
就動態發生的不確定性分析,隱性財務資本與企業的各種柔性因素(如企業管理者的經營風格和理念、企業的管理模式和激勵機制、人力資本的能力素質等)相關聯,柔性因素本身就具有不確定性。企業的各種柔性因素決定了企業的隱性財務資本發生與否、何時發生、以何種方式發生等尚無法感知,因此,難以管控的隱性財務資本在由量變到質變不斷累積的過程中爆發式地表現出來,形成較之于顯性財務資本最顯著的區別,體現出動態發生的不確定性。同時,隱性財務資本可能表現為營利性組織的隱性資本,也可能表現為非營利性組織的隱性資本,這是隱性財務資本涉及范圍的不確定性特征。
3.現有測度方法和資本市場上財會數據信息的質量決定著隱性財務資本的估值。對隱性財務資本進行較為準確的確認、計量、記錄、報告,是隱性財務資本顯性化后由表外資本向表內資本轉換的必經之路。這一顯性化途徑又受制于測度方法的創新性和資本市場上財會數據信息的可信性。就估值方法的創新性分析,估值技術的實踐需求推動著隱性財務資本測度技術的動態創新性。以Modigliani和Miller于1958年提出的MM理論為界,隱性財務資本估值技術經歷了由事后測度向事前測度轉變的質的飛躍和變遷。事后測度技術源自Solomon(1955)最初提出的用概率分布來衡量金融資產預期收益的思想,經過Williams(1963)的股利貼現模型、Markowitz(1952)的均值—方差模型等估值方法的發展,事后測度技術已趨于完善。這些測度技術使得隱性財務資本距離顯性化和能夠進行會計核算化的目標越來越接近。但由于不涉及或很少利用財務報表提供的會計信息進行隱性財務資本估值,日臻完善的事后測度技術的局限性也越來越明顯。在此前提下,充分利用財務報表提供的會計信息對隱性財務資本進行估值的以剩余收益模型為代表的現代隱性財務資本估值方法,越來越凸顯出其應有的價值,并日益呈現出以事前測度為主導,事后測度和事前測度緊密結合的創新性趨勢。事實上,無論是測度隱性財務資本的事后估算技術,還是測度隱性財務資本的事前估算技術,每一次創新性方法、模型的提出,在豐富隱性財務資本估值方法的同時,也為隱性財務資本的會計化應用奠定了估值基礎。
在知識經濟時代,顯性財務資本創造價值的收益空間已相對有限,加之其作為一種經濟資源,顯性財務資本的稀缺性、有限性也導致其很難在企業價值創造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相比較而言,智力資本、客戶資本、關系資本、聲譽資本等隱性財務資本在企業價值創造中發揮的“1+2≥3”的“價值創造溢出效應”越來越顯著,逐漸成為實施低成本領先戰略、保持和提升企業可持續價值創造能力的決定性因素。比如,連年資不抵債致使連年虧損的北電網絡,因凈負債約10億美元陷入財務困境而破產,然而破產后的北電網絡的4000多項專利在資本市場上的收購價一路走高,拍賣收益達45億美元。和能夠進行會計核算反映的顯性財務資本相比,現行財會制度在對隱性財務資本進行會計核算時,某一核算流程或某幾個核算流程無法實施決定了只能將其歸屬為表外資本并在表外進行反映和披露。
本文將隱性財務資本的基本特征歸納為上述三個方面,不確定性決定了對隱性財務資本特征的描述是一個不斷對隱性財務資本深化認識和反思的過程,也是一個隨估算技術的創新、完善而逐步顯性化、會計核算化的動態過程。
隱性財務資本顯性化和隱性財務資本的估值測度相互聯系、相互轉化。隱性財務資本的估值測度是其實現顯性化的基礎和前提,只有能夠較為精確測度的隱性財務資本才能實現其顯性化的測度目標;反之,隱性財務資本的顯性化又是衡量隱性財務資本測度結果的外在形式標桿,即只有實現了隱性財務資本顯性化的表現形式,測度誤差在可容忍誤差區間內的隱性財務資本估值結果才是企業及其利益相關者進行各種財務戰略決策時所期望的決策相關信息。
隱性財務資本的估值測度就是對隱性財務資本的定量度量,即借助現有財務估值技術或方法使不確定的隱性財務資本顯性化的過程。從會計學角度分析,隱性財務資本的估值測度就是實現表外隱性財務資本表內化或者會計核算化的過程。根據對隱性財務資本度量測度時所應用的方法和數據的信息含量,可進一步將隱性財務資本的測度分為Ⅰ類測度、Ⅱ類測度、Ⅲ類測度三大類。
1.Ⅰ類測度。Ⅰ類測度是指對金融資本和隱性股權資本的測度,也就是基于有關會計數據或者分析師的預測數據,采用目前較為完善的財務估值方法,包含長時間視窗和大樣本長面板數據對金融資本和隱性股權資本進行測度。這類測度具有方法相對成熟、數據信息量大、測度結果誤差較小、可靠性較高等特點,是主流財務研究者所倡導的隱性財務資本的經典測度模式。
2.Ⅱ類測度。Ⅱ類測度是指除對金融資本和隱性股權資本之外的其他可測度的隱性財務資本的測度。這類測度從方法上看,沒有形成相對統一的財務估值方法體系;從數據信息量上看,都是依據各種不同的調研活動獲得的包含短時間視窗的小樣本面板數據。因此,這類測度具有方法相對不完善、數據信息量小、測度結果誤差較大、可靠性較低等特點,今后財務研究者應該大力研究并改進隱性財務資本估值測度模式。比如:測度客戶資本的VBR模型,將顧客關系生命周期概念導入客戶資本測度而形成測度客戶資本的ARA模型,測度客戶終身價值的CLV模型等。
3.Ⅲ類測度。Ⅲ類測度針對的是不能夠測度的隱性財務資本。這里的“不能夠測度”是相對而言的,即相對于現有隱性財務資本估值技術和方法而言,對于這類隱性財務資本迄今為止還沒有提出行之有效的估值技術和方法。此外,這類測度的對象還包括沒有納入隱性財務資本范圍的隱性資本,比如沒有應用于投資對象因而不產生預期收益的居民或者家庭沉淀、閑置的資本。
如前所述,隱性財務資本顯性化是隱性財務資本定量測度過程的預期結果與外在表現形式。隱性財務資本測度和顯性化的相互轉化關系表明:依據對隱性財務資本測度的分類,隱性財務資本的顯性化同理可相應表現為三種不同的實現途徑,即Ⅰ類隱性財務資本顯性化、Ⅱ類隱性財務資本顯性化、Ⅲ類隱性財務資本顯性化。Ⅰ類隱性財務資本顯性化就是借助Ⅰ類測度方法和數據對隱性財務資本進行測度后的一種表現形式;Ⅱ類隱性財務資本顯性化就是借助Ⅱ類測度方法和數據對隱性財務資本進行測度后的一種表現形式;Ⅲ類隱性財務資本顯性化就是運用現有財務估值技術和方法無法顯性化的隱性財務資本。
隱性財務資本的顯性化為隱性財務資本的實踐應用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思路和途徑,解決了實踐應用中隱性財務資本的度量難題,使得表外戰略性隱性財務資本進入到對收益的會計化預期和管控的戰略技術層面,成為在此基礎上借助財務戰略矩陣進行各種財務決策的相關資本,也提升了微觀層面財務績效考核制度制定和實施的客觀性、科學性。
鄭傳海.隱性成本:效益流失的漏斗[J].經營管理者,2006(2).
Franco Modigliani,Merton H.Miller.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8(3).
Ezra Solomon.Measuring a company's cost of capital[J].The Journal of Business,Capital Budgeting,1955(4).
William F..A simplified model for portfolio analysis[J].Management Science,1963(2).
Harry Markowitz.Portfolio selection[J].Journal of Finance,1952(1).
GordonM.,E.Shapiro.Capitalequipment analysis:The required rate of profit[J].Management Science,1956(3).
李浩,戴大雙.西方智力資本理論綜述[J].經濟經緯,2003(6).
朱廣其.基于顧客資本建立競爭優勢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06.
F275
A
1004-0994(2017)34-0011-3
西安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西安7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