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杰
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都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因此,如何開展精準脫貧精準扶貧工作成為全國上下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駐村幫扶是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一項基本措施。駐村幫扶是駐村幫扶干部在國家政策方針的指導下,根據貧困地區的實際情況,建立良好的目標機制,提出切實可行的扶貧計劃,因人而異、因地而異的采取扶貧措施,做好扶貧工作。在帶領農村地區脫貧解困的過程中紛紛各地區紛紛出臺了一些相關的政策來進行援助,并且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各項舉措紛紛奏效的過程中,農村地區的扶貧解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在2020年摘掉貧困縣的帽子的目標下,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有著重要的作用。駐村幫扶工作是對精準扶貧工作的一項基本實踐方式。駐村幫扶是解決貧困地區困難,實現共同富裕的迫切要求。干部駐村幫扶能夠深入了解到貧困地區的實際困難,同時能夠運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來提出實際可行的幫扶措施。干部駐村能夠深入的推進扶貧改革機制,更加直接有效的幫助貧困地區抓住機遇,實現農村轉型發展。
駐村幫扶工作,是實現精準扶貧、有效整合項目資金的務實之舉。精準扶貧要求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扶貧的效率和針對性。進一步的平衡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縮小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差距。同時進一步深挖貧困地區人口潛力,將農村流動性人口穩定在一定的區間內,實現現代化發展,解決好“最后一公里”問題,將精準扶貧落到實處,提高精準扶貧的精準性和可行性。
做好駐村幫扶工作,是實現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平臺。選派干部到貧困縣和貧困村開展幫扶工作是鍛煉干部的一項重要內容。新時期中,干部下基層解決實事,感受群眾的安危冷暖,才能進一步把握農村發展的動態,了解農村發展的實時狀況,加強黨與群眾的聯系,同時真正的做到給百姓辦實事、解難事。其次在實踐中考驗干部的能力和鍛煉干部的意志,進一步培養與群眾密切聯系的干部。精準扶貧工作通過干部駐村幫扶的形式表現出來,同時在這樣的形式中,檢驗駐村幫扶的工作成效。
在新時期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得不承認其自身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單一、農村地區經濟基礎比較差、農村地區勞動力比較缺乏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限制了農村地區自身經濟的發展,導致在新時期與城市經濟發展差距甚至出現拉大的趨勢。農村地區自身存在的問題制約了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同時農村自身的發展在發展目標上沒有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規劃,我國農村農業的發展基本上還是小農發展,沒有實現現代化的集約式的發展,農業沒有形成產業化的發展。因此在這些條件的制約下,駐村扶貧工作的開展也更零散和更復雜。
新時期農業與工業、服務業相比,其受到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的政策、資金等幫扶程度不夠,制約了其在新時期的發展。在此背景下,農村經濟發展與城市的差距有拉大的趨勢。駐村幫扶工作隊扶貧解困工作的過程中,由于農村地區缺乏相關支持和優惠政策,導致其質量和效率比較低。其次在整合利用資金方面,利用率低,整合較差。貧困農村的分散性,以及每位農戶的接受教育程度不同,對駐村幫扶工作的開展都有一定的影響,在這樣的條件下,資金不到,整合跟不上,那么駐村幫扶工作就無法更有效的開展。
精準扶貧需要駐村幫扶干部幫助建立良好的目標瞄準機制、提出切實可行的扶貧規劃并能夠采取多樣性的手段,根據不同村莊和不同農戶的致貧原因,采取有針對的幫扶措施。要達到這個目標,現有工作隊人員構成、工作安排都還存在著不足。
比如說部分駐村工作隊的工作人員由于思想態度不端正,在工作的過程中存在敷衍了事的態度,沒有付出全部的精力。有經驗的干部所占比例不高,一些青年干部下鄉以后,不知道如何開展農村工作;駐村幫扶一定程度上存在“短平快”,快速的人員流動會降低幫扶的穩定性;考核機制存在不足,監督駐村幫扶工作隊所完成的工作和開展的活動比較容易,但是卻很難監測其扶貧的效果。這些不足制約了駐村幫扶在精準扶貧中作用的發揮。
“其始不立,其卒不成?!敝醒雽τ谧龊梅鲐毠ぷ?,有清醒而明確的認知。那就是真正把把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等搞清楚,摸準制約發展的“窮根”,真正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駐村幫扶工作的開展正是對摸準制約發展的“窮根”進行深入的了解和挖掘,明確農村發展的限制因素和根本因素,然后再進行改革。例如某地的制約因素是土地土壤的成分,要對土壤進行檢測了解土壤的成分,適合種茶樹還是適合種花生等等,根據具體的土壤成分進行對癥下藥的措施。又如制約因素是人口的老齡化問題,那么駐村幫扶就必須要制定針對老齡化的優惠幫扶政策,有的放矢解決好老齡群眾養老醫療生活問題。同時還要穩固農村的勞動力,依靠這些有勞動能力的群眾發展村集體經濟和產業。
駐村幫扶要更好的開展幫扶工作,除了摸準當地的“窮根”,還要幫助貧困村選準主導產業。例如我們在湖北省竹溪縣中峰鎮樟扒溝村開展精準扶貧駐村幫扶工作中了解到本地有種植水藕的能人大戶,村民也有種植水藕的基礎。但水藕種植在該村一直是零星規模發展,收入也不可觀。能人大戶被迫到外縣租田種藕。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制定好的扶持政策和產業規劃。根據這一實情,我們重點圍繞“以農富民快調整、二三產業并舉促增收”的發展道路,制定了水藕水稻種植和土雜雞養殖的“兩水一雞”產業規劃,尤其以彩藕種植為主,融觀賞性、食用性、保健性于一體的綜合立體開發種植,實現農產品附加值開發,吸引更多加工企業到該村開發蓮米、荷葉茶、泡椒藕帶等產品。讓更多游客慕名來樟扒溝村賞荷花、品貢米、嘗土雞。讓看得見摸得著的產業鏈撐起貧困群眾的錢袋子。同時做好環境的保護和治理工作,不能為了發展經濟而犧牲農村的自然環境。其次要根據農村的具體情況,看能不能發展農業的產業化發展,適合什么樣的產業發展,要制定出明確的發展步驟。
貧困地區的“窮根”有著自己地區的特色和根本,不同的貧困地區的發展需求不相同,對駐村隊伍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要滿足不同的貧困區的需求,就要有特點的駐派人員,實現駐派人員與當地需求的統一。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駐村幫扶工作。例如一些農村有旅游資源,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就很有可能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性產業。因此在駐派人員方面就要選擇一些懂旅游開發和經營旅游產業的人員,到貧困村進行幫扶。這樣具有特色的駐派工作,就需要上級部門對貧困地區的發展和特色有一個具體的調查和了解,這樣才能做到有針對性的駐派。
駐村幫扶工作隊是帶領農村地區脫貧致富工作的重要形式,對于精準扶貧工作至關重要,對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由于農村地區經濟基礎差,基礎設施不完善等等各方面原因,導致整個扶貧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存在一定的問題。我們要勇于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對癥下藥,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找到適合的措施,從而不斷提高其工作質量和效率,不斷提高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進一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貧困地區困難群眾早日脫貧致富。統籌城鄉發展,唱響中國好聲音。
[1]柯尊平.干部駐村幫扶對精準扶貧工作意義重大[J].中國扶貧,2014(23).
[2]馬培艷.回族村社多種權威的博弈與整合[D].云南大學,2015.
[3]俊 歌 .扎 根 麻 風 村 用 愛“照亮”300個孩子的前程[J].勞動保障世界,2011(12).
[4]劉新社.攜手并肩 讓溫暖惠及廣大職工——在兵團工會“心系職工情”送溫暖活動啟動儀式上的講話(摘要)[J].兵團工運,2011(01).
[5]王曉毅.精準扶貧與駐村幫扶[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