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智媛
21世紀,人類社會正式進入到信息時代,媒體行業獲得了長足發展。傳統媒體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新媒體能夠突破時空限制,為人們帶來實時新聞報道,使其廣受關注。相比較其他媒體,文字新聞生命力持久,為了進一步穩固節目在媒體市場的地位,創新和發展文字新聞至關重要,利用細節化敘事,能夠賦予新聞更強的生命力,增強新聞可讀可看性。
細節是新聞的核心,通過細節表述新聞,能夠深入人心。隨著技術不斷發展,各類傳媒迅速發展,并開始市場化運作。受眾支持和關注成為新聞持續發展的關鍵。為了更好地吸引受眾,加強新聞觀賞性成為新聞工作者亟待思考的問題。合理的細節化敘事,能夠充分揭露事件本質,針對較為抽象的新聞,工作人員可以采用合理的細節手段,對新聞進行處理、刻畫,使得新聞能夠以更加形象、生動的形式展示出來,使得受眾即便置身事外,依舊能夠明確了解新聞事件,使得受眾能夠從新聞中學習到更多實踐經驗。同時,進行細節化敘事,能夠使新聞內容更加豐富和具體。
細節化敘事是對事物具體形象細微特點的描述,以此來再現情境,形成一種虛擬視覺效果,幫助讀者能夠充分想象,使得受眾能夠感受到更加真實的內容,降低內容理解難度。一般情況下,通過對文字細膩化處理,能夠將現實情境還原,受眾在腦海里構建形象的畫面,給受眾留下深刻的印象[1]。如在某篇關于沙漠化中民勒嚴重缺水的報道中,描述如下“你會看到大批枯死的樹木、廢棄的院落...”,能夠使受眾感受到極其惡劣的生態環境,相比較空洞的概念,能夠更加說明問題。相比較圖象、聲音,文字符號最大的缺點就是直觀性較差,需要讀者轉換、聯想,才能夠深刻理解語義。因此要充分把握細節化敘事,以此來提升報道形象性,賦予文字更大的活力。
文字新聞細節精彩,能夠突出整篇報道境界。尤其是人物報道,為了展現人物思想境界、精神品質等,需要進行細節化敘事,如在對孔繁森的報道時,他二次進藏前與母親辭別時的一段對話,記者對其進行了詳細的描述,通過二人對話,展現孔繁森對母親不舍的情感。整個細節沒有過分渲染,而是動作、對話的真實記錄,讓受眾能夠了解和認識到孔繁森。相比較議論孔繁森舍小家為大家等空洞的描寫,更加真實、更具吸引力。可見細節化敘事能夠使得報道更加生動,且能夠進一步深化文字新聞主題,以此來詮釋作品思想情感。
相比較大敘事來看,細節化敘事具有較強的親和力,能夠緊扣受眾思想和內心,使得受眾更好地理解新聞。從心理層面來看,很多重要的細節,能夠改變受眾對新聞的理解,以此來增強作品思想性。
細節賦予文字新聞的品質之感在于能夠給受眾帶來真實的感受。互聯網時代,新聞事件真實性成為人們衡量新聞的重要標準,提高報道可信度非常必要[2]。如在《5億人慢慢死去》報道中,其中記者將世界上5億人面臨著饑餓現象,細化到兩個孩子外貌、行為上,讓受眾能夠由個體到整體,給受眾真實的感受。該報道一經發表,很多讀者為之動容,并付諸于行動。正因如此,新聞的真實性,使威廉·馬倫獲得國際新聞獎項,而這些都歸功于其對新聞的細節化敘事。
新聞細節是記者通過觀察,從采訪中提煉出來的動人情節,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精彩的細節化敘事,能夠提高作品閱讀美感。如獲獎《目擊楊利偉飛天歸來》作品,其中對于細節敘事,能夠增強讀者代入感,即便受眾沒有親身參與到事件當中,但記者的細節描述,仿佛讓讀者親身經歷一般,在閱讀中獲得了極大的閱讀美感。新聞細節化敘事,能夠從根本上突破新聞寫作概念化問題,吸引更多受眾的關注,不斷提高新聞報道有效性。面臨著激烈的媒體市場競爭,重視對文字新聞的細節化敘事研究還要進一步深入,使得文字新聞能夠展現更強的信息傳遞價值。
根據上文所述,細節決定成敗,對于新媒體時代下的文字新聞,要想獲得長足發展,需要及時轉變自身發展理念,明確自身優勢。細節化敘事作為提高文字新聞活力的重要手段,合理的細節敘事,能夠再現新聞發生真實情景,使觀眾在觀看新聞時,能夠在腦海中形成真實的畫面。因此在文字新聞報道中,工作人員要加強細節化敘事,掌握要點,增強閱讀美感、提高新聞可信度,通過文字傳遞中心主題,使得整個細節能夠帶來整個新聞更多靈氣,不斷吸引受眾,從而促進文字新聞持續發展。
[1]葉瑞杰.電視新聞專題節目創作中的“細節”敘事探討[J].科技傳播,2013(22):10+3.
[2]李欣耘.電視新聞專題節目創作中的“細節”敘事[J].西部廣播電視,2015(0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