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瑤
從本質上來說,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主要對媒體節目進行編導,需要立足于媒體行業,但實質上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也屬于藝術專業,因此,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具有一定的綜合性質。通過分析市場對廣播電視編導人才要求,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不僅要具備較高的政治素養,同時也有要具備更多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夠滿足當地廣播電視編導崗位需求。但是通過分析當今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課程設置與教學模式來說,其中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難滿足廣播電視編導崗位需求。因此,本文從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局限性與開放性出發,探究如何提高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育質量。
從廣播電視編導崗位設置要求來看,其主要的限制因素就是廣播電視自身。也就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必須要立足于市場,而廣播電視行業的相關要求成為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重要限制因素。廣播電視編導崗位主要工作內容有:策劃、節目創作、節目編導等。從廣播電視行業實際應用情況來看,廣播電視編導工作更加趨于多元化發展,也就需要不斷進行革新創作,并且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展,廣播電視編導崗位的涉及范圍也會更加廣泛。
對于廣播電視編導人才來說,不僅要涉及相應的編導專業知識,同時也要對創意、音樂、編輯、文化、政治等有一定了解,這就要求在進行教育中需要保障教育的全面性,但教育課時畢竟有限,專業課程無法保障學生全面發展需求,然而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又是一個偏向技術性的專業,要求工作人員能夠掌握電視節目節奏,熟練掌握多媒體設備與技術,并對錄制場景及錄制效果進行掌控,這些知識僅憑借課堂教育是無法實現的,必須要在實踐工作中不斷積累。在廣播電視編導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員的藝術、技術、創新能力有限,成為阻礙工作人員發展的巨大阻礙。可以說針對廣播電視編導崗位需求,學生如果掌握知識全面而不精或掌握知識精但不全面都不符合該崗位需求。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當今的社會是愈加開放。在開放社會的背景下,由于廣播電視編導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工作模式也沒有定性,因此,廣播電視編導工作還有很大的可能性與開放性。高校在推動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發展的成效有目共睹。廣播電視節目也變得更加豐富、創新,這些優秀的節目都融入了廣播電視編導的智慧結晶。可以說,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開放性離不開社會的發展,簡單來說為了生存不得不跟上社會發展潮流。廣播電視編導工作涉及的內容非常多,例如主持、導演、戲劇、新聞等,都能夠看到廣播電視編導的影子,也就是廣播電視編導正在朝向多元化、跨行業方向發展,其發揮的價值也越來越大。廣播電視編導廣受社會各個階層的關注,從實現方法和崗位需求層面上看,開放性社會作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開放性的基礎,更是廣播電視編導工作未來發展的巨大推動力。再者,由于新媒體、網絡信息技術不斷發展,這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有著直接影響,能夠進一步提高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開放性。
因此,在廣播電視編導人才培養中,高校也更加注重廣播電視編導人才的實踐培養,通過采用社會實踐、企業實習等形式豐富人才培養模式,讓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選擇層面上更為清晰,再加上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涉及范圍廣,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挑選相關崗位,例如有些學生成為了導演、有些學生成為了劇本作家等,這些變化雖然能夠推動畢業生能夠個性化發展,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界限卻標的愈加模糊,這也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開發性的特點之一。此外,在多元化社會背景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與崗位朝向多元化發展是必然趨勢,未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勢必會出現新的向往,也為我國媒體行業發展提供新的驅動力。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媒體行業不斷發展,廣播電視行業對編導的需求量與崗位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充分發揮高校的人才培養作用,一改傳統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育的局限性,將廣播電視編導教育立足于行業、立足于市場,從而實現開放性發展,拓寬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涉及范圍,推動廣播電視編導人才多元化發展,從而為我國媒體行業提供更加充足的驅動力,給廣播電視編導人才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1]劉新業.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現狀思考[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5):34-35.
[2]楊尚紅.傳播學視野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定位再思考[J].西南大學學報,2010(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