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
http://www.caijing.com.cn/review
春節是工程項目開工的傳統淡季,但用于機械工程的挖掘機卻淡季不淡。銷售方面,過去四個月,在銷量同比增長70%的基礎上,1月淡季挖掘機銷量增速高達54%;需求旺盛的局面拉動了產量的提升,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挖掘機產量逐步走高,2016年12月產量同比增速達到65.4%,創2011年2月以來新高。
挖掘機行業的全面向好并非偶然,作為工程運行活躍程度的重要晴雨表,挖掘機行業的供需兩旺在筆者看來只是一個縮影,其背后實則是去年中以來,政府“穩增長”政策加碼、積極財政和房地產拉動投資明顯提升的效果體現。
與挖掘機行業火爆相互印證,自去年三季度以來,重型卡車的市場表現同樣搶眼。根據中汽協公布的數據,1月重型載貨車產銷增速分別為87.62%和125.15%,均是近六年來的新高。
從周期角度看,挖掘機行業與宏觀經濟景氣周期高度重合。從與工業增加值的關系來看,2008年-2010年,經濟波動先受到海外金融危機沖擊大幅下滑,之后得益于經濟刺激計劃出現明顯反彈。同期,挖掘機的銷量從2008年的增速105%快速回落至2008年底的-33%,但2009年下半年又出現了正增長,直至年底反彈至136%。
然而,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挖掘機市場火爆,但工業增加值數據并未出現明顯好轉。去年宏觀數據與微觀數據存在不一致的情況:工業增速疲軟,但發電量向好、工業企業利潤大幅攀升、貨運量持續、PMI等數據走高;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數據持續下滑,但如果剔除遼寧省異常值,投資增速仍保持高位。
數據“打架”混淆了判斷,整體來看,利潤、貨運量、機械產品銷售等微觀數據對市場變化更為敏感,且難以粉飾、更為可信,其積極向好說明了經濟復蘇實則強于預期。目前來看,當下基建投資熱情不減,主要體現在:
一是基建項目審批仍然較快。1月發改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8個,總投資1539億元,金額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
二是PPP項目合作熱情較高。截至去年底,PPP投資額達13.5萬億元,入庫1.126萬個項目中一般項目在識別階段、移交階段暫無項目,說明后續對投資的支持有望持續,同時監管層對于PPP證券化也采用了“即報即審、絕對優先”的態度。
三是政策性銀行對基建的支持力度仍然較大。專項建設基金始于2015年8月,由國開行、農發行向郵儲銀行定向發行專項建設債券,中央財政進行貼息,旨在解決重大項目資本金不足的問題。據媒體報道,兩年已安排資金投放七批,金額超過2萬億元。同時,央行對政策性銀行發放抵押補充貸款仍在持續,1月央行對三家政策銀行共凈增加抵押補充貸款543億元,截至1月末抵押補充貸款余額已達2.1萬億元。
四是財政支持持續,地方債務置換加大。2016年,地方債放量發行規模超6萬億元,其中包括1.18萬億元新增債券和4.87萬億元存量置換債券。同時,在貨幣政策比去年略有收緊的情況下,預計今年財政赤字率進一步提升至3.5%左右。
五是地方政府引導資金爆發增長。有報道稱,近期多地政府引導基金設立的步伐在明顯加快,還有不少地方把積極組建政府引導的產業基金、做大基金規模提上了日程。據統計,2016年新設立政府引導基金384只,披露目標規模超過3.1萬億元,比2015年同比增長100.8%。
不難發現,當下基建項目大舉推進的態勢仍在延續。展望未來,由于今年房地產投資受到政策調控的影響,存在回調空間,但考慮到大量基建項目已然開工,1萬多PPP入庫項目尚未交付,后期項目落地對投資的帶動存在慣性,在積極財政、債務置換以及基建專項基金的資金支持下,筆者預計,基建投資仍能保持高速,進而支持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