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
高中體育教學要解放學生的頭腦、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一、加強理解,重視創新教育
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的永恒主題,培養具有創造思維和發散思維的人才是現代社會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中學階段,學生對新鮮的體育運動和知識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同時學生也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如果教師能夠采取有效適合的手段和方法,那么對學生創造力的發展和培養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也就是說,在我們的中學體育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有著必然性和可行性。
但是,創新能力不是像頭發一樣會自己長出來的。因此,我們體育教師應樹立起新的教育理念,在體育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好最基本的體育知識和鍛煉身體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習慣和品格,等等。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創新活動,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通過對教學組織和教學方法的改變,激發和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模仿學轉變為學生主動學,不斷提高體育教學的創新意識,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我們的教學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認真分析,認清創新教育的必要性
新課標提倡新的教育理念,但是我國傳統的教育存在重知識的灌輸和高考中的分數、輕技能訓練、身體全面發展和實踐能力發展的弊端,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習能力與創造能力的養成。我覺得以上這些可以用“五多五少”問題來歸納:“課堂控制學生太多,引導學生太少;要求整齊劃一太多,因材施教太少;學生被動學習太多,主動學習太少;教學關注分數太多,激發興趣太少;教師辛勤付出太多,思考方法太少”。其中主要原因在于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尚未落實到行為層面,學校教育中有利于學生潛能發揮的平臺太少,學生的成功體驗太少。學生們少有活動的自由,少有思考的時間,少有參與管理的主動權。大部分學生的自信心因此逐步下降,有的甚至產生焦慮甚至厭學情緒。
現代社會發展飛速,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生已經不滿足于一些簡單枯燥的知識技能的學習和了解,出現了一大批非常叛逆的學生群體。這就要求教師營造好的教學氛圍,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不斷加強學生體育教學的自主性和參與性。
教師教學生學會自學的方法,就是交給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主創造的利器,就是交給學生獨立打開知識寶庫進行自主探索的金鑰匙。學生一旦掌握了學法,就能夠主動學習、獨立思考、靈活應變、果斷決策、不斷創新,從而獲得飛躍式發展。
三、推行創新,教會學生創新的方法
創新教育的推行主要是要靠教師們的共同努力,但是現如今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師還守著自己的老一套過日子,對新的教育理念“充耳不聞”,造成創新教育在中學中很難甚至無法得到推行。所以,想要從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中受益,首先要從我們教師抓起。
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落后的教學理念,從以鍛煉身體為目標向以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和學生的創造力為主的現代體育教學模式轉變,由以教師為教學主體轉變為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通過對教學組織和教學方法的改變,激發和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模仿學轉變為學生主動學,不斷提高體育教學的創新意識。
高中體育教師還應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增加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自主性的強心劑,也是推行創新教育最好的方式。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競賽,通過愉快輕松的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活動,逐步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熱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創新意識。
四、教會提問,進一步加強創新意識的培養
在高中體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應當主動參與其中,實現自己的主體地位。要積極大膽地提問,不依賴老師,敢于質疑問難,不斷提高提問藝術。學生要學會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問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水平,學生要根據教師的設問學會提問,要抓住問題的重點來想問題、提問題。學生要由被動的接受者向主動的參與者轉變。要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在我們的創新體育課程的教學中,不再是一味地由教師講解示范,而是由學生主動實踐、思考、創造的新的適合個性發展的教學模式。這要求學生熟悉和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并在實踐中成為創新和發展的主體。高中體育教學應是多樣性和活潑的,而不是單調的運動。在創新體育教學中,學生應養成質疑的習慣,應當帶著問題去學去練,要大膽地提出問題,并反復地研究實踐,養成“我要學”的強烈求知欲。
總之,創新教育中高中學生要提高自己的主人翁意識和參與性。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模式,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注重對高中生的體育運動興趣的培養,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要注意溫馨的教學氛圍的創造,使學生實現由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轉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教學中不斷進步,為教育事業做出自己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