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紅
摘 要:興趣是學習的內動力,是創造才能的催化劑。興趣能轉化為樂趣,樂趣可轉化為志趣,有了志趣愛好,即能“學海無涯樂作舟”,從而促進創造能力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誘發學生作文的興趣,把作文這一“苦差”變成“樂事”,如此才能讓學生愛上作文,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
關鍵詞:興趣;作文;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5-019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5.122
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代著名文學家郭沫若也曾經說過:“興趣出勤奮,勤奮出天才。”由此可見,興趣乃創造之母。興趣既是一個人成才的起點,同時也是成才的內動力。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兒童對學習的目的和意義的認識還不太明確,好動而富有好奇心,注意力難以穩定、持久,側重形象思維。所以,興趣是構成小學生學習動機中最活潑、最現實的成分。
作文是小學生最為害怕的事情,原因就是他們缺乏作文的興趣。如果能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把寫作文變為一種興趣,那么,興趣就會成為學生最好的老師,最終達到作文的目的。具體而言,主要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摸準學生的心理,適合學生的性情
教是為了學,教法的設計必須有的放矢,視教學對象而定。贊可夫曾指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所以,作文教學設計必須適合兒童的性情,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例如,我在指導學生寫一篇《老師,我對你說》的記敘文時,抓住學生想和老師談論一些問題,但又怕老師會責備的心理,上課先神秘地說:“今天,我要對大家講一些我的秘密。”接著我介紹了自己一些有趣的,甚至尷尬的事,學生聽得入了神,我不失時機地對他們說:“我也想聽聽大家的心里話,希望大家如實對我說,今天我們就寫一篇《老師,我對你說》的作文。”聽了這句話,學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很快完成了習作,寫得情真意切。有的學生給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有的學生誠懇地道出了自己的心事,有的學生說出了班中的一些不良現象,有的學生在文章的結尾還希望老師今后要多布置這類作文……摸準了學生的特點,使他們在作文中得到了樂趣,這樣一來,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二、把握時機,使興趣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文教學的過程要注意誘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選擇最佳時機,做到“課伊始,趣即生”,引發學生的作文熱情,調動其主動性。
記得有一次,上課鈴聲剛響,我站在教室門口正準備上課,突然聽到教室傳來一聲“安哲嘔吐了!”我連忙沖進教室,發現已有兩個同學走進安哲身旁,神情異常關切,其中一個同學用手輕輕捶著安哲的背,另一同學對全班同學說:“誰有驅風油?”這時,我來到他們跟前,對他們說:“請你們幾個趕快把安哲同學扶去衛生室。”另外兩個同學對我說:“老師,我們把贓物打掃干凈!”我滿意地點點頭。這時,全班同學都圍了上來,關切之情溢于言表。然而,這節課的時間已不充足,于是我立即把語文課改為作文課(希望同學在下一節課內完成),題目是《安哲同學病了以后》,要求大家把剛才看到的場面寫下來,并選擇幾個同學幫助安哲時的神態、動作、語言等具體描寫。由于大家目睹了那動人的一幕,所以很快提筆完成了作文,不少同學寫得情真意切,相當感人。
三、難度適中,讓學生體驗到取得成功的滿足感和愉悅感
趣味作文教學的目的之一,在于激發學生作文的積極性和愉悅感,使其產生自覺作文的興趣和動機。教師在考慮作文教學內容和創設教法時,須根據“充分負荷原理”,做到難度適當,讓學生體會到歡樂和滿足,一旦作文的成績使他們得到“勝任”的滿足和快感的心境,將會激發他們進一步的寫作興趣。自然地,那些害怕作文的思想,就會轉化為希望老師多布置作文,甚至自己作文的沖動。
在難度適中的基礎上,教師還要考慮到各層次的學生,所以在評改時要靈活掌握尺度。今年我任教的班里有一位學生,平時基礎差,作文常不寫。有一次班里組織了一次大掃除活動,我讓他注意觀察,將大掃除寫進日記里。在當天日記里,這位學生不僅把大掃除的經過寫得很清楚,還能把當時的感受寫出來,雖然語句欠通順,但進步很大。于是我立即在他的本子上寫上“作文認真,有進步,望繼續努力!”并給了高分。在發作文時,我特別留意他的表情,當時的他,臉上洋溢著興奮和喜悅。第二天,他還遞給我一份寫得十分認真的決心書。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這個學生的作文和語文成績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四、作文趣味課的形式要多樣
小學作文訓練的體裁有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等,所以在作文形式上應多種多樣。既可口頭作文、書面作文,又可游戲作文、即興作文,還可以綜合運用表演、游戲、錄音、錄像、電腦、圖片、實物等藝術手段。但在創設趣味教法時,必須根據每項訓練重點,富于變化,發揮創造性,唯有如此,才能取得較好效果。
如我在一次上《看不慣的行為》的說話課時,先用電腦制作出一系列的圖片,有隨地吐痰的、有亂摘花的、有亂丟果皮的、有在公共場合吸煙的……當我用投影儀放出來時,學生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有的小聲議論,有的流露出不滿的表情。這時,我立即抓住時機啟迪學生:“你們看了這些行為有何感想?請同學們想一想,然后說一說。”學生興趣十足,發言積極,且有中心、有條理、有感情。顯而易見,學生的濃厚興趣與創設的恰當情境是分不開的。
五、結語
正如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所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教學內容應當把愉快的東西跟有益的東西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美感和想象力,令人耳目一新。興趣就像老師一樣,能夠引導學生自然、自發地進行作文,帶領學生去發掘生活素材,總結經驗及教訓,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參考文獻:
[1] 李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談培養學生作文興趣的激發法[J].中學語文教學,1998(10):36-37.
[2] 林慶圩.興趣,是寫作最好的老師[J].青年作家,2015(4):107.
[責任編輯 馮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