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錦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74-02
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雙邊活動過程。如果教師教得得心應手,學生則學得輕松愉快,教學的效果就會很好。中學地理教學采用怎樣的教學手段,才能創造最佳的成績呢?
一、明確在地理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困難
1.地理教學板書、板圖、板畫內容豐富,復雜多樣,在有限的黑板上難以充分展示出來。
2.教師在課堂上完成內容豐富的板圖、板畫,往往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特別是對部分青年教師來說,圖畫的正確、標準,并不是很容易的,而且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
3.課堂上的教學掛圖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它往往又是信息容量大、要素繁多、不分主次,而且能見度低,不利于學生由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的學習。
4.地理教學名詞概念多,原理、規律也不少,往往需要借用掛圖來幫助學習理解、類比歸納,實現圖文轉換,一般情況下一節課很難完成教學任務。
5.地理教學需要分析研究自然界客觀事物的發生、發展和演變的規律,同時還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特征、生產發展以及人地關系等問題。要使學生較好地掌握這些知識,多認識客觀事物的本身及其外貌特征,用一般的教學手段難以實現,這就妨礙了學生的認知過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發展。
二、運用電教手段,提高地理教學質量
電化教學運用于地理教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有利于學生認知發展過程的實現
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布魯姆將教育目標中的認知領域分為: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6個層次。地理教學采用電化教學有利于上述6個層次的教學目標。電化教學的過程主要是教師根據教材內容、選用合適的電教媒體(如電影、電視、錄像、幻燈、投影等)指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地理教學利用直觀教具(如錄像、投影)可以把學生所學知識具體形象、生動活波、新穎而有趣地表現出來,為學生感知、理解、記憶創造條件。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又適應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誘發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積極性。具體做法是: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借用電教媒體向學生提出一些具有啟發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問題,讓學生集中觀察、積極思維、相互探討、作出反饋。這樣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力,幫助識記、理解。學生的反饋有正確的和不正確的,正確的給予肯定,不正確的加以糾正,這樣對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大有幫助。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處理好教材內容、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把握關鍵,教師還可以借助錄像或投影進一步提出問題,指導學生自己進行分析概括、歸納綜合、得出結論。教師還可通過當堂測試的辦法進行檢驗。一方面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應用、遷移、評價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貫徹教學中的設疑、解疑、綜合、反饋、矯正、深化的過程。這樣既體現了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統一的原則,又突出了教學中的直觀性原則和啟發性原則。
2.有利于充分發揮地理教學中的地圖作用,達到圖文并用的效果
地理教學一刻也離不開地圖,地圖是地理學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學科的骨架,其中蘊藏著豐富的地理現象、地理知識、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因此,充分發揮地圖的作用是地理教學成功之母。就高中課本來講,大小圖形有228幅,另外還有高中地圖冊和與之配套的一些圖像。所以,掌握好這些圖的內容、發揮它的作用,是學好高中地理知識的關鍵。如果用一般的教學手段展示圖的內容,有一定局限性。而采用電教手段,就充分發揮了它的作用。例如,利用投影儀可以增加圖的用量和文字的輸入量,根據需要還可以使圖形由小變大、由虛變實、有無到有、由簡到繁、由遠到近,提高圖的清晰度、透明度和區分度,利于學生讀圖、填圖、圖文轉換,提高認識,發展思維,少花時間,多學知識。特別是對一些看上去無圖而又枯燥無味,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如果能夠采用一定的圖像來幫助理解,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到人教版必修二城市化問題時,按課本順序講,學生感到乏味,如果老師在幻燈上描繪出一幅城市圖,畫出城市格局和污染狀況,讓學生去看圖分析、綜合、歸納、評價、得出結論,就會改變古板單調的教學方法。學生從中會獲取很多知識,發展智力,又充分體現地理教學中地圖的作用,為完成教學目標打下良好基礎。
3.有利于培養智能型、開拓型人才
教學過程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也是培養人才的過程。根據中學生的學習心態:一是求知欲望大,凡事喜溯本求源;二是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給培養有地理素養的現代公民帶來更大困難。在教學中運用電教手段,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促進智力因素的發展,提高注意力,增強求知欲,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
總之,運用電化教學去完成中學地理教學任務,是教學中的一次改革,它能給地理教學帶來生機、帶來活力,是一種理想的教學形式。